图书介绍

二十世纪陶行知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二十世纪陶行知研究
  • 金林祥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ISBN:753209884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21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440页
  • 主题词:陶行知(1891~1946)-教育思想-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二十世纪陶行知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前言1

第一章 探索研讨期13

一、由“教授法”改“教学法”及其影响13

二、围绕晓庄学校的讨论和评论15

(一)晓庄同志围绕晓庄的研讨16

(二)参观晓庄,宣传晓庄18

(三)学习晓庄,效法晓庄23

(四)对晓庄的质疑25

(五)晓庄被封及各界反应27

三、人口统制与教育问题的争论30

(一)争论的缘起30

(二)对陶行知人口统制教育论的批评32

(三)争论的余音41

(一)关于工学团的目标和意义43

四、对工学团和小先生制的研讨43

(二)有关小先生制的价值和作用46

(三)对工学团和小先生制的质疑48

五、对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评论50

(一)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价值50

(二)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与其他乡村教育理论的异同53

六、对生活教育理论的研讨56

(一)对生活教育理论的肯定性评价57

(二)对生活教育理论的质疑64

第二章 纪念评价期71

一、陶行知逝世与各界悼念71

(一)陶行知逝世71

(二)海内外的悼念活动77

(三)撰写纪念文章,出版研究著作82

二、对陶行知的总体评价83

(一)对陶行知哲学思想的评价97

三、对陶行知哲学、政治思想的评价97

(二)对陶行知政治思想的评价103

四、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评价109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109

(二)生活教育理论的特点112

(三)生活教育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17

五、对陶行知诗歌的评价121

(一)诗人陶行知122

(二)陶行知诗歌的特点123

(三)陶行知诗歌的历史地位126

第三章 批判沉寂期130

一、从批判电影《武训传》到批判陶行知130

(一)对电影《武训传》及武训的批判131

(二)对陶行知的批判138

(一)呼吁重新评价陶行知153

二、由要求为陶行知翻案变为对陶行知的再批判153

(二)对陶行知的再批判160

三、海外的陶行知研究175

(一)日本的陶行知研究175

(二)欧美的陶行知研究180

四、以政治批判替代学术研究183

第四章 争鸣复兴期188

一、重评陶行知的呼声及其不同意见的争论188

(一)要求重新评价陶行知的呼声渐起189

(二)讨论与争鸣192

二、陶行知九十诞辰纪念大会与陶行知研究的复兴201

(一)陶行知九十诞辰纪念大会的召开201

(二)为陶行知平反204

(三)陶行知研究的复兴208

(一)关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性质223

三、理论研究的新进展223

(二)关于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杜威教育思想的关系225

(三)关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科学性226

(四)关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包容性228

(五)关于陶行知及其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230

四、研究的总体态势和特征232

(一)既受政治环境制约,又具相对独立性232

(二)既立足国内,又沟通海外233

(三)既提倡争鸣,更着意复兴234

(四)既承接原有基础,更注重开拓创新236

(五)成果蔚为可观,亦有待加强237

第五章 发展实验期(上)239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242

(一)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认识和评价243

(二)陶行知教育思想与现当代教育改革的探讨248

(三)新时期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与发展的讨论256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其实践意义研究259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缘起和发展259

(二)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涵和基本特征262

(三)生活教育理论的历史定位和当代价值266

三、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研究269

(一)陶行知对中国现代师范教育的贡献270

(二)借鉴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促进我国师范教育改革272

(三)实践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推动师范教育改革274

四、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研究276

(一)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277

(二)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特征278

(三)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其现实意义280

五、陶行知德育、科学教育、终身教育思想研究282

(一)陶行知德育思想研究282

(二)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研究286

(三)陶行知终身教育思想研究290

六、陶行知哲学政治文化思想研究296

(一)陶行知教育哲学思想研究296

(二)陶行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研究299

(三)陶行知政治思想转变研究303

(四)陶行知中西文化观研究307

七、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314

第六章 发展实验期(下)316

一、实践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开展农村教育综合改革317

(一)“教育与农业携手”的创举318

(二)“科教兴村”的明星322

(三)“科教兴镇”的典范329

(四)“科教兴县”的旗手334

二、借鉴陶行知全面发展教育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337

(一)从事素质教育的早期探索338

(二)促进素质教育的蓬勃开展343

(三)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354

(四)实施素质教育的区域推进360

三、发展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加速职业教育现代化365

(一)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标兵366

(二)女子职业教育的成功范例369

(三)以造福一方为己任的生利教育群体372

四、学习陶行知崇高品德,加强师资队伍建设375

(一)加强现有师资队伍建设375

(二)深化师范教育改革379

五、几点启示383

附录一 陶行知研究大事记385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406

后记4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