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文学的想象力 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与文学问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文学的想象力 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与文学问题
  • 贺桂梅著 著
  • 出版社: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91433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65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373页
  • 主题词:文学思想史-研究-中国-当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文学的想象力 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与文学问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上编:20世纪80—90年代的思想状况17

第一章 80—90年代人文思想分化的要素及过程17

一、人文思想界分化的历史脉络18

二、“现代化”与80年代的“文化革命”22

三、80年代的终结与人文研究的“规范化”25

四、结语:批判性思考的可能性和立足点30

第二章 80年代文学与五四传统34

一、“成也‘五四’,败也‘五四’”34

二、“重写历史”和历史的重写36

三、历史坐标的挪用与重构42

四、结语53

第三章 “重写文学史”思潮与新文学史范式的变迁54

一、“当代文学”概念的提出54

二、“重写文学史”59

三、两种文学史范式的冲突与现代性问题69

第四章 人道主义思潮及其话语变奏76

一、80年代人道主义思潮及其三种形态77

二、“人性”修辞和“家”/“国”想象81

三、“主体”与“国民”88

四、“审美生成”的“个人”与中产阶级主体想象93

五、结语99

第五章 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三种资源100

一、“女性文学”与新启蒙主义话语100

二、男(父)权批判和西方当代女性主义理论105

三、被遗忘的资源:马克思主义女性话语109

四、结语113

第六章 “长江《读书》奖”、文化媒体与90年代的思想冲突114

一、论争的经过115

二、网络媒体与“火焰战争”118

三、“程序公正”、媒体与“事实”121

四、公共效应:“学术腐败”126

五、《读书》转向:媒体与意识形态128

六、结语:思想纷争与媒体之争132

第七章 文化研究与90年代知识群体的批判空间134

一、大众文化在90年代知识界的“入场式”134

二、并非自明的知识谱系和文化观念138

三、“文化研究”作为一种批判路径142

四、批判的效应146

中编:世纪之交的文学与文化151

第八章 文学与城市——80—90年代小说中的北京记忆151

一、传统/现代的两难:“京味小说”中的文化152

二、回望视野中的北京书写:“个人怀旧”与家园表象158

第九章 文学与城市——世纪之交的城市书写与女性表象168

一、三个女人与三座城市:城市/女性的文本同构170

二、时间与空间的置换:“怀旧”的文化动力173

三、“老房子”的继承人:市民伦理与性别修辞180

四、女性/城市:主体和客体的双重书写185

第十章 文化媒介——“女性文学”与女作家出版物192

一、“文化场域”的构成193

二、“女性”符码:“女性文学热”或“媒体热”196

三、“美女作家”和畅销书202

第十一章 文化媒介——1998年的“反右”书籍热与知识群体的历史救赎207

一、缘起:历史记忆的浮现207

二、1998:浮现的契机210

三、80年代的书写——苦难的合法化:补偿抑或合谋217

四、90年代:重返创伤情境的迷离路径221

第十二章 历史的幽灵——“现实主义冲击波”与社会主义经典话语的挪用229

一、现实主义的“归来”及其社会动因229

二、社群、阶级、意识形态233

三、“权力”、“大众”和市场238

四、“空间”认同与“分享艰难”244

第十三章 历史的幽灵——《激情燃烧的岁月》与红色怀旧247

一、引论:《激情》及其反响247

二、新版“主旋律”:以“家庭老照片”连缀当代史250

三、“激情”:革命与爱情258

四、“父亲”的故事:父/子、家/国之间268

五、结语:暧昧的红色怀旧274

下编:当代视野中的文学史问题279

第十四章 知识生产与学科体制——“现代文学”的确立与50—60年代的教育体制279

一、从“新文学史”到“现代文学史”281

二、“现代文学”知识体系的确立284

三、现代文学史的生产和教育体制291

第十五章 知识分子、女性与革命——丁玲与延安作家的身份冲突297

一、引论:左翼思想资源的复现297

二、革命体制中的知识分子角色:新/旧主体的断裂301

三、马克思主义与女性主义:“不快乐的婚姻”310

四、《在医院中》:裂隙与缝合317

第十六章 知识分子、革命与自我改造——丁玲“向左转”问题的再思考324

一、问题的提出324

二、个人主义的困境与自我的二元结构328

三、革命/爱情与新我/旧我334

四、结语:自我改造的轨迹与空白337

第十七章:重新思考文学的“现代性”——以赵树理文学为对象340

一、“现代性”的不同内涵:从两篇互相冲突的评论文章说起342

二、文体:作为现代/当代“媒介”的赵树理文学347

三、人物:空间性主体、个人主义和“还原”353

四、资源:旧文艺、启蒙和“农民”书写36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