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重庆抗战史 1931-1945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重庆抗战史 1931-1945](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3052139.jpg)
- 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周勇主编;陈全,张鲁鲁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出版社
- ISBN:7536673450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27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544页
- 主题词:抗日战争-史料-重庆市-1931~1945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重庆抗战史 1931-1945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邢元敏1
绪论 重庆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的历史地位和重大贡献1
一、重庆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的历史地位2
(一)重庆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战时首都2
(二)重庆是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所在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舞台3
(三)重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6
二、重庆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大贡献8
(一)作为中国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政治中心,重庆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下,坚持抗战到底,直至最后胜利8
(二)作为中国抗战大后方的经济中心,重庆承接了中国生产力布局的重大调整,构筑了战时中国的经济基础,支撑了抗战危局12
(三)重庆作为中国大后方的文化中心,创造了14
一系列难以企及的文化成就,成为中国新14
民主主义文化的一座高峰14
(四)重庆奉献了伟大的红岩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18
第一章 “九一八”前后的重庆经济与政治格局21
第一节 军阀割据下的重庆社会21
一、清末民初的重庆社会和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21
二、刘湘势力在重庆的膨胀和复杂的社会矛盾24
三、各阶层人民对军阀统治的反抗29
第二节 国民党中央势力进入四川32
一、参谋团入川与地方军阀实力的削弱32
二、中央势力的进入与防区制解体34
三、地方实力派与中央势力的矛盾和斗争37
第三节 城市经济的缓慢增长41
一、城市工场手工业的新发展42
二、新兴的机器大工业的出现44
三、交通运输业的长足发展48
第二章 抗日救亡运动在重庆的兴起53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后重庆的反日斗争53
一、四川各界民众反日救国大会的召开与群众反日浪潮53
二、收回王家沱日本租界的斗争55
三、地方实力派立场的转变58
第二节 中共地方组织在重庆的恢复及主要活动61
一、中共地方组织在重庆的恢复61
二、发动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63
第三节 重庆救国会及其组织开展的抗日救亡运动70
一、“一二·九”运动以后的重庆反日斗争70
二、重庆救国会的建立及其抗日救亡活动72
第三章 三大主力红军北上抗日战略转移过程中在重庆的斗争80
第一节 红一军团在綦江83
一、为保卫遵义会议红一军团进入綦江84
二、红一军团在綦江的活动85
第二节 红二、六军团与湘鄂川黔根据地89
一、红三军在湘鄂川黔根据地的活动89
二、红二、六军团会师南腰界95
第三节 红四方面军与城口县苏维埃政权的建立100
一、红四方面军在城口的活动101
二、城口县苏维埃政权的建立107
三、策应中央红军长征118
第四章 抗日战争与重庆地位的提升121
第一节 抗战时期的战时首都121
一、战局迫使国民政府迁都重庆121
二、重庆成为战时首都123
第二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舞台127
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127
二、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建立129
第三节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132
一、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形成132
二、中国战区的建立135
第四节 重庆人民的奉献与牺牲138
一、重庆大轰炸与重庆人民反抗日军空袭的斗争138
二、川军出川对日作战144
三、重庆人民对抗日战争的积极支持145
第五章 国民政府的内政和外交147
第一节 国民政府的政治147
一、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与《抗战建国纲领》147
二、国民政府政治统治的加强149
三、国民政府的消极抗日和亲日派的投敌叛国162
四、国民参政会165
第二节 国民政府战时经济和军事政策167
一、战时经济政策167
二、军事政策193
第三节 国民政府的战时外交196
一、战时外交策略196
二、对美英苏的外交198
第六章 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领导的抗日民主运动201
第一节 中共中央南方局201
一、南方局成立与历史演变201
二、南方局组织分工及机构状况204
三、南方局与中共代表和中共代表团205
第二节 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的抗日民主运动207
一、维护国共合作抗战到底207
二、团结争取中间势力218
三、发展民主运动230
四、开拓外事工作新局面237
五、巩固发展党的组织242
第三节 中共重庆地方组织的重建与发展247
一、中共重庆地方组织在抗日救亡中恢复重建247
二、动员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救国运动251
三、巩固党的组织积蓄革命力量254
第七章 中间力量在抗日民主运动中的觉醒和发展258
第一节 中间力量在救亡运动中汇集258
一、救亡运动的开展258
二、中间力量汇聚重庆261
第二节 抗战时期中间力量在重庆的发展264
一、中间力量的发展和新党派的建立264
二、中间力量与抗战民主事业271
第八章 国共合作在曲折中发展283
第一节 曲折发展的国共关系283
一、国共在抗战初期的合作与相持阶段的冲突283
二、走向缓和的国共关系293
三、再次危机与新的发展296
第二节 争取建立民主联合政府301
一、中共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301
二、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进步人士为建立联合政府的努力302
第三节 国共合作的新阶段310
一、中共七大与国民党六大310
二、国际社会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的作用313
第九章 抗战胜利后争取和平民主的艰难历程315
第一节 重庆谈判315
一、抗战胜利后的时局315
二、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的签订318
三、中共代表团在重庆谈判期间的统战工作326
第二节 政治协商会议329
一、国统区民主运动的高涨329
二、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及其成果332
第三节 社会各界为争取和平民主而不懈努力338
一、社会各界为实现“政协路线”的斗争338
二、反对召开伪国大,努力制止内战343
第十章 大后方抗战经济中心347
第一节 相对完备的近现代工业的形成347
一、沿海工矿企业的内迁347
二、战时重庆工业主要行业发展状况349
三、重工业主导地位的形成372
四、工业的主要缺陷372
第二节 重庆交通业的大发展374
一、形成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公路运输网374
二、航运业的发展380
三、航空运输业的发展386
四、战时联运和驿运388
第三节 繁荣的战时金融业391
一、银钱业的发展391
二、保险与信托业406
三、金融市场的完善与新的金融网络的形成410
第四节 战时商业414
一、全面抗战时期重庆商业的发展状况414
二、战时重庆的物价与消费422
第十一章 重庆城市的发展429
第一节 抗战全面爆发前重庆城市发展状况429
一、行政区划的雏形429
二、城市社会基本状况430
三、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432
第二节 全面抗战期间重庆城市的发展状况437
一、国民政府战时对重庆的管理437
二、重庆市区行政区划的调整442
三、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卫生建设445
四、城市人口发展状况及其管理463
第十二章 大后方抗战文化中心468
第一节 抗战文化中心的形成468
一、抗战文化中心形成的基本条件468
二、抗日民主文化主要机构及团体477
第二节 抗日民主文化运动的曲折发展488
一、抗日民主文化运动的艰难历程489
二、新闻界为宣传抗日民主和争取舆论自由的抗争495
第三节 抗日民主文化的空前繁荣504
一、以戏剧为代表的文学艺术的发展504
二、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512
三、中国科协的成立和自然科学界的发展514
参考书目519
后记&周勇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