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师德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师德概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60/33047158.jpg)
- 任顺元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730802702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23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38页
- 主题词:中学教师-职业道德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师德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 论1
第一节 师德建设及其误区1
一 师德建设必须与时俱进1
二 师德建设的新要求4
三 师德建设的误区7
第二节 师德的本质及其特征8
一 师德的含义8
二 师德的本质10
三 师德的特征21
第三节 师德的作用24
一 师德对教育过程的调节作用24
二 师德对教师自身的激励作用26
三 师德对学生品德的定向作用28
四 师德对学生智能的促进作用31
五 师德对社会环境的改善作用33
第二章 教师道德的科学体系35
第一节 师德原则、师德规范和师德范畴的含义35
一 师德原则的含义35
二 师德规范的含义36
三 师德范畴的含义37
四 师德的原则、规范和范畴的关系3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师德的基本原则39
一 以热爱教育和导学育人为社会主义师德原则的依据39
二 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师德原则42
三 执教为生、导学育人的师德原则53
一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59
第三节 师德规范的基本内容59
二 严谨治学,搞好导学62
三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65
四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66
五 遵纪守法,廉洁从教68
六 诚信立身,信誉立教69
第四节 师德范畴的基本内容71
一 教师道德的善恶观72
二 教师的道德义务73
三 教师的道德良心75
四 教师道德的幸福观78
五 教师的道德荣誉80
六 教师的道德公正81
一 师德在导学工作中的重要性83
第三章 导学工作中的师德问题83
第一节 师德在导学工作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83
二 师德在导学工作中的必要性87
三 师德在导学工作中的迫切性88
第二节 导学工作中的师德问题89
一 导学目的与导学道德90
二 导学内容与导学道德93
三 导学原则与导学道德96
四 导学方法与导学道德98
五 导学口语与导学道德100
六 课堂导学与导学道德104
七 导学创新与导学道德111
一 教师与学生个体的关系121
第四章 对待学生的师德问题121
第一节 育人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121
二 教师与学生集体的关系127
第二节 教师“学生观”中的道德问题129
一 “分数至上”观129
二 “强制压服”观131
三 “保持距离”观132
四 “遗传决定”观133
五 “平均发展”观134
六 “绵羊”观135
七 “放任自流”观136
八 “罚款教育”观136
第三节 教师角色认知中的道德问题138
第四节 教师对学生个体的不道德行为142
一 偏爱行为143
二 偏见行为146
三 冷漠行为149
四 猜疑行为151
五 体罚行为153
六 挖苦行为156
七 权压行为158
八 “告状”行为160
九 放任行为162
十 罚款行为164
第五节 教师在师生沟通中的道德问题166
第六节 教师对学生集体的不道德行为174
一 不关心学生集体的发展175
二 不了解和研究学生集体176
三 不重视学生集体的意见177
四 对虚假的集体主义不批评、不阻止179
第五章 教师对待自己的道德问题180
第一节 教师自知与自我道德180
一 教师自知的重要性181
二 教师自知的必要性182
三 教师自知的困难性183
四 教师自知的功能184
第二节 教师自学与自我道德185
一 学习、领会教育文件的自学能力186
二 更新知识的自学能力187
三 获得信息的自学能力188
四 探求新的教育艺术的自学能力189
第三节 教师自控与自我道德190
一 教师自控的必要性190
二 出色的自控能力191
第四节 教师自尊与自我道德194
一 教师自尊的特点195
二 教师自尊的反面:自卑196
三 教师自尊的作用197
第六章 教师人际交往中的师德问题201
第一节 教师与同事的关系201
一 教师间交往的基本道德要求202
二 不同教师之间交往的道德规范208
一 教师集体中的矛盾213
第二节 教师与教师集体的关系213
二 教师集体中交往的道德规范215
三 反对虚假的集体主义217
第三节 教师与学校领导的关系217
一 教师与领导之间存在着道德方面的冲突218
二 教师在对学校领导态度上的要求219
三 学校领导在对教师态度上的要求220
第四节 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222
一 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的特点222
二 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冲突223
三 教师与学生家长交往的道德要求226
第一节 教师日常行为规范的制订依据230
一 教师日常行为规范的重要性230
第七章 教师日常行为中的师德问题230
二 教师日常行为规范的必要性232
三 教师日常行为规范的紧迫性233
第二节 教师日常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234
一 服饰方面的行为规范234
二 举止方面的行为规范237
三 谈吐方面的行为规范240
四 体貌方面的行为规范242
五 态度方面的行为规范243
六 作风方面的行为规范244
第八章 教师的教学疾病与师德246
第一节 教学失衡症与师德246
一 教学缺失症与师德246
三 教学滞后症与师德248
二 教学过度症与师德248
第二节 教学专制症与师德250
一 体罚性教学与师德250
二 心罚性教学与师德252
三 “填鸭式”教学与师德252
第三节 教学偏见症与师德253
一 外表偏见的教学与师德254
二 座位偏见的教学与师德254
三 问答偏见的教学与师德255
四 交往偏见的教学与师德256
第四节 教学阻隔症与师德256
二 心理阻隔症与师德257
一 空间阻隔症与师德257
三 学科阻隔症与师德259
第九章 教师的心理疾病与师德261
第一节 教师心理疾病的严重性及危害性261
一 教师心理疾病的严重性261
二 教师心理疾病的危害性263
第二节教师心理疾病的类型及产生原因与师德265
一 教师心理疾病的类型与师德265
二 教师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与师德267
第三节 问题教师与师德269
一 怨职型教师与师德269
二 自我型教师与师德269
四 暴力型教师与师德270
五 不良型教师与师德270
三 异常型教师与师德270
第十章 师德修养272
第一节 师德修养的重要性和可能性272
一 师德修养的重要性272
二 师德修养的可能性273
第二节 师德修养的基本任务275
一 提高师德认识,坚定师德信念275
二 陶冶师德情感276
三 磨炼师德意志277
四 养成师德行为习惯278
第三节 师德修养的艰巨性279
第四节 师德修养的方法282
一 加强自身学习283
二 投身教育实践285
三 严于解剖自己286
四 “慎独”288
第五节 师德修养的自我评价法289
一 参照法289
二 自评法290
三 水平对比法291
四 期望比较法291
第十一章 师德教育292
第一节 师德教育的意义292
一 师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292
二 师德教育是培养一代新人的需要293
三 师德教育有利于教师师德水平的提高294
一 灌输型的师德教育活动296
第二节 师德教育的类型296
二 发动型的师德教育活动297
三 激励型的师德教育活动299
四 评价型的师德教育活动300
第三节 师德教育的原则301
一 共产主义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相结合301
二 提高认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302
三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302
四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303
第四节 师德教育的方法304
一 说服教育305
三 陶冶教育307
四 指导自我教育307
二 实践锻炼307
五 师德评价308
第五节 师德教育的组织形式309
一 师德课的教学309
二 专题讨论310
三 师德演讲310
四 现场参观310
五 师德征文311
六 师德承诺311
七 师德上网312
八 师德论坛312
附:1.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313
2.教师个人师德的修养方法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