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冶金矿山地质技术管理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冶金矿山地质技术管理手册
  • 位永德主编;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430954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67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82页
  • 主题词:金属矿开采(学科: 作业管理 学科: 技术管理) 金属矿开采 作业管理 技术管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冶金矿山地质技术管理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总则1

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

1.1.1 主题内容1

1.1.2 适用范围1

1.2 矿山地质工作机构1

1.3 矿山地质工作的性质及职能1

1.3.1 矿山地质工作性质1

1.3.2 矿山地质工作的主要职能1

1.4 矿山地质工作的任务1

1.4.1 矿山地质工作的基本任务1

1.4.2 矿山地质工作的具体任务2

2 生产勘探3

2.1 概述3

2.1.1 定义与适用范围3

2.1.2 生产勘探的目的与任务3

2.1.3 生产勘探分类4

2.2 勘探工程布设4

2.2.1 总体布设的原则4

2.2.2 勘探工程布设4

2.2.3 采矿工程中的勘探工程布设5

2.2.4 勘探深度6

2.3 生产勘探工程间距7

2.3.1 工程间距确定的基本原则7

2.3.2 勘探工程间距确定的主要因素7

2.3.3 工程间距的确定8

2.4 生产勘探手段10

2.4.1 生产勘探手段的选择10

2.4.2 主要勘探手段10

2.5 生产勘探主要技术要求10

2.5.1 生产勘探的一般要求10

2.5.2 槽探与井探技术要求11

2.5.3 岩心钻探技术要求11

2.5.4 坑探技术要求13

2.5.5 探矿用采矿爆破孔的技术要求14

2.6 生产勘探程度14

2.6.1 生产勘探程度的基本要求14

2.6.2 生产勘探程度与矿量保有15

2.6.3 生产勘探超前期与超前范围15

2.7 生产勘探设计与审批16

2.7.1 生产勘探设计的编制16

2.7.2 生产勘探设计的审批16

2.8 生产勘探总结报告的编制与审批17

2.8.1 生产勘探总结报告的编制17

2.8.2 总结报告的审批17

附录17

3 矿山地质取样24

3.1 概述24

3.1.1 定义24

3.1.2 矿山地质取样的目的与任务24

3.1.3 矿山地质取样的种类24

3.2 基建和生产勘探地质取样25

3.2.1 钻探取样方法和技术要求25

3.2.2 槽探取样方法和技术要求27

3.2.3 井探取样方法和技术要求28

3.2.4 坑探取样方法和技术要求29

3.3 矿山生产取样30

3.3.1 生产地质取样及其方法30

3.3.2 爆堆取样方法和技术要求31

3.3.3 采矿掌子面取样方法和技术要求31

3.3.4 矿车取样方法和技术要求33

3.3.5 贮矿堆取样方法和技术要求33

3.3.6 磁化率仪应用取样方法和技术要求35

3.3.7 X射线荧光分析仪应用取样方法和技术要求36

3.3.8 潜孔钻及牙轮钻矿粉(矿浆)取样方法和技术要求37

3.3.9 取样中夹石夹层的处理38

3.4 水文地质取样38

3.5 工程地质取样38

3.6 矿石、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定取样38

3.6.1 矿石、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定取样38

3.6.2 矿石、岩石测试(鉴定)试样及矿石、岩石标本的取样与要求45

3.7 矿石选、冶试验取样46

3.7.1 矿石选、冶试验取样的目的及种类46

3.7.2 矿石选、冶试验试样的采集47

3.7.3 矿石选、冶试验试样取样工作中的地质工作48

3.8 化学分析试样加工49

3.8.1 试样加工的目的和任务49

3.8.2 试样加工程序49

3.8.3 K值的确定方法49

3.8.4 试样的加工方法50

3.8.5 试样加工技术要求50

3.8.6 试样加工质量检查51

3.9 化学分析试样的化验与检验51

3.9.1 化学分析的任务和分类51

3.9.2 化学分析项目的确定51

3.9.3 组合分析、化学全分析、光谱分析、物相分析试样的取样方法与要求53

3.9.4 化学分析结果的检查54

3.9.5 检查分析结果的处理54

3.9.6 矿石化学分析允许偶然误差的规定57

附录58

4 矿山地质编录79

4.1 概述79

4.1.1 矿山地质编录及其分类79

4.1.2 矿山地质编录的目的与任务79

4.2 原始地质编录80

4.2.1 原始地质编录的基本原则80

4.2.2 原始地质编录种类80

4.2.3 钻探地质编录80

4.2.4 槽探地质编录82

4.2.5 井探地质编录83

4.2.6 坑探地质编录84

4.2.7 露天采场地质编录85

4.2.8 坑下采场地质编录86

4.2.9 采矿工程地质编录87

4.3 综合地质编录89

4.3.1 综合地质编录分类89

4.3.2 综合地质编录(图)的一般要求90

4.3.3 综合图件90

4.3.4 综合台账98

4.3.5 综合文字资料99

4.3.6 计算机资料99

附录100

5 矿产资源储量计算与管理103

5.1 概述103

5.1.1 引用标准103

5.1.2 矿产资源储量计算与管理的目的与任务103

5.2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103

5.2.1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定义103

5.2.2 矿产资源分类与储量104

5.2.3 块段地质可靠程度的划分及其条件107

5.3 矿产工业指标及其修订109

5.3.1 工业指标的作用109

5.3.2 工业指标的基本内容109

5.3.3 工业指标修订(制定)的原则与一般要求110

5.3.4 工业指标修订(制定)的一般方法111

5.3.5 工业指标的优化111

5.3.6 几种主要工业指标的确定方法112

5.4 矿产资源储量计算与管理的基本要求114

5.4.1 矿体的圈定114

5.4.2 资源储量计算基本参数的确定116

5.4.3 传统资源储量计算方法和公式的选择119

5.4.4 地质统计学及SD法资源储量计算方法122

5.4.5 资源储量计算中的特殊问题124

5.4.6 资源储量计算与管理的一般规定126

5.5 矿山建设过程中的资源储量计算与管理127

5.5.1 矿山初步设计的资源储量核算127

5.5.2 矿山基建过程中的资源储管理128

5.6 矿山开采过程中的资源储量计算与管理128

5.6.1 矿山采掘计划编制中的资源储量计算与管理128

5.6.2 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的资源储量计算与管理128

5.6.3 地下矿山开采过程中的资源储量计算与管理129

5.7 资源储量变动与注销129

5.7.1 资源储量变动129

5.7.2 资源储量注销130

5.8 生产准备矿量的计算与管理131

5.8.1 生产准备矿量及其分级131

5.8.2 生产准备矿量划分标准131

5.8.3 生产准备矿量的地质工作程度131

5.8.4 生产准备矿量合理保有量的核定132

5.8.5 计算生产准备矿量实际何有量特殊情况的处理133

5.9 资源储量台账与报表管理133

5.9.1 资源储量台账的管理与要求133

5.9.2 资源储量报表的管理与要求135

附录136

6 矿石质量管理151

6.1 概述151

6.1.1 矿石质量管理的意义与基本内容151

6.1.2 矿石质量管理的目的151

6.1.3 矿石质量管理的任务151

6.2 矿石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152

6.2.1 矿石质量管理的基础资料及其要求152

6.2.2 矿石质量管理台账及其要求152

6.2.3 矿石计量标准及计量要求153

6.3 矿石质量计划154

6.3.1 矿石质量计划编制的基本原则154

6.3.2 矿石质量计划编制的内容及计算154

6.3.3 矿石质量预告155

6.4 采矿生产过程中的矿石质量管理156

6.4.1 采矿生产过程中矿石质量管理的一般要求156

6.4.2 采矿生产各工序中的矿石质量管理156

6.5 矿石质量均衡管理157

6.5.1 矿石质量均衡157

6.5.2 矿石质量均衡方法157

6.5.3 矿石质量均衡的计算158

6.6 矿石产品质量标准与检验159

6.6.1 矿石产品质量标准159

6.6.2 质量检测的界定与计算160

6.6.3 输出矿石产品质量标准的认定160

7 矿石损失贫化管理与监督162

7.1 概述162

7.1.1 矿石损失贫化管理工作的原则162

7.1.2 矿石损失贫化管理的目的162

7.1.3 矿石损失贫化管理的任务162

7.2 矿石损失贫化的分类162

7.2.1 矿石损失162

7.2.2 矿石贫化163

7.3 合理的矿石损失、贫化计划指标的确定164

7.3.1 合理的矿石损失、贫化计划指标确定的原则164

7.3.2 合理的矿石损失率、贫化率计划指标的确定方法164

7.3.3 矿石损失、贫化的监督管理165

7.4 矿石损失率、贫化率的计算167

7.4.1 矿石损失率的计算167

7.4.2 矿石贫化率的计算168

7.4.3 损失与贫化基本计算参数及其确定方法168

7.5 矿石损失与贫化的综合管理169

7.5.1 矿石损失、贫化台账的建立169

7.5.2 矿石损失与贫化管理总结报告的编写169

7.5.3 矿石损失率与贫化率的复核与验证170

附录171

8 矿山水文地质工作173

8.1 概述173

8.1.1 矿山水文地质工作的目的173

8.1.2 矿山水文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173

8.2 矿山水文地质条件分类173

8.2.1 矿床充水条件分类173

8.2.2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类型173

8.2.3 矿床充水主要含水层的富水性174

8.3 矿山日常山水文地质工作174

8.3.1 矿坑(井)水文地质测量编录174

8.3.2 矿坑(井)水文地质观测176

8.3.3 矿山水文地质图纸资料184

8.4 矿坑涌水量预测185

8.4.1 矿坑涌水量预测的一般规定185

8.4.2 地下开采矿山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186

8.4.3 露天采矿坑涌水量预测188

8.5 矿床疏干190

8.5.1 矿床疏干的一般原则190

8.5.2 矿床疏干方法191

8.5.3 地表疏干191

8.5.4 地下疏干195

8.5.5 联合疏干法200

8.6 矿山注浆堵水201

8.6.1 注浆堵水的种类201

8.6.2 注浆堵水的一般要求201

8.6.3 井巷工程注浆堵水201

8.6.4 突水点注浆堵水205

8.6.5 注浆防渗帷幕206

8.7 矿区地表水的防治215

8.7.1 矿区地表水的防治及主要工程种类215

8.7.2 一般规定215

8.7.3 截水沟216

8.7.4 防洪堤216

8.7.5 河流改道216

8.7.6 河床防渗217

8.7.7 调洪水库217

8.7.8 地面防渗217

8.8 矿井突然涌水的预测与防治217

8.8.1 突然涌水的预测217

8.8.2 突然涌水的防治218

8.8.3 突水淹没矿井的恢复及其水文地质工作220

8.9 矿坑水的利用、排放与环境保护221

8.9.1 矿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221

8.9.2 矿坑地下水的综合利用221

8.9.3 矿坑水排放要求224

8.10 矿山闭坑水文地质工作225

8.10.1 矿山闭坑水文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225

8.10.2 闭坑水文地质总结编写内容提纲225

8.10.3 闭坑应附的图件226

8.10.4 闭坑应队的水文地质原始编录资料226

9 矿山工程地质工作227

9.1 概述227

9.1.1 适用范围227

9.1.2 矿山工程地质工作的任务与目的227

9.1.3 矿山工程地质的主要内容227

9.2 岩土工程地质性质227

9.2.1 一般土的工程地质特征227

9.2.2 特殊土的工程地质特征228

9.2.3 岩石的力学性质229

9.3 岩体工程地质性质231

9.3.1 岩体结构231

9.3.2 岩体结构类型231

9.4 矿山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231

9.4.1 矿山工程地质测绘的基本任务与目的231

9.4.2 工程地质测绘的基本要求232

9.4.3 工程地质测绘的程序与方法233

9.4.4 工程地质测绘的内容233

9.4.5 工程地质图的编制235

9.5 矿山工程地质勘探237

9.5.1 工程地质勘探的目的与要求237

9.5.2 勘探工程布置原则及勘探手段237

9.5.3 勘探技术要求238

9.6 矿山工程地质测试与监测239

9.6.1 室内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测试239

9.6.2 现场岩石点荷载强度试验239

9.6.3 大剪仪法直剪试验240

9.6.4 声波测试240

9.6.5 矿山岩体初始应力场评估241

9.6.6 边坡变形监测242

9.6.7 地压监测245

9.6.8 尾矿坝安全监测248

9.7 矿山斜坡稳定性分析252

9.7.1 矿山斜坡252

9.7.2 斜坡变表与破坏252

9.7.3 斜坡稳定性分析253

9.7.4 斜坡稳定计算257

9.8 地下开采岩体稳定性分析258

9.8.1 矿山地下工程岩体稳定性问题258

9.8.2 影响围岩岩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259

9.8.3 地下开采岩体稳定性分析方法259

9.9 矿山环境地质调查261

9.9.1 天然斜坡滑移和崩塌261

9.9.2 流砂261

9.9.3 泥石流261

9.9.4 岩溶262

9.9.5 矿山环境污染的调查262

9.10 矿山特殊工程地质勘察264

9.10.1 勘察范围264

9.10.2 线路地基的工程地质勘察264

9.10.3 工业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265

9.10.4 地下开采主要开拓工程的工程地质勘察267

9.10.5 尾矿坝工程地质调查267

附录268

10 探采对比与闭坑地质工作282

10.1 探采对比工作282

10.1.1 概述282

10.1.2 探采对比所需的有关资料282

10.1.3 探采对比的基本工作方法284

10.1.4 探采对比总结报告的编写289

10.2 闭坑地质工作291

10.2.1 概述291

10.2.2 矿区及采掘单元停采与闭坑的原因292

10.2.3 矿区及采掘单元停采与闭坑的条件292

10.2.4 矿区及采掘单元停采与闭坑的地质工作292

附录296

11 矿山地质科学技术研究及计算机应用300

11.1 矿山地质科学技术研究300

11.1.1 释义300

11.1.2 矿山地质科学技术研究的目的300

11.1.3 矿山地质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要求300

11.1.4 矿山地质科学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301

11.2 矿山地质技术工作方法、手段及管理的研究301

11.2.1 矿产取样的合理性、代表性研究301

11.2.2 资源储量计算方法和公式选择的合理性研究301

11.2.3 矿、岩物理力学性质与矿床开采关系的研究301

11.2.4 矿床勘探与储备矿量保有的研究302

11.2.5 矿石损失贫化的研究302

11.3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研究302

11.3.1 矿石综合回收地质评价与研究302

11.3.2 矿山补充资源综合利用的地质研究303

11.3.3 矿坑水综合利用的地质研究304

11.4 综合地质科学方面的研究304

11.4.1 矿床物质组成研究304

11.4.2 矿床构造的研究305

11.4.3 成矿控制因素及成矿规律的研究305

11.4.4 矿石选冶(技术加工)性质研究306

11.4.5 矿山地质经济研究306

11.4.6 矿山环境地质调查研究307

11.5 计算机在矿山地质工作中的应用307

11.5.1 矿山地质工作中应用计算机的意义307

11.5.2 矿山地质工作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的领域307

11.5.3 矿山地质工作中应争取应用计算机技术的领域308

11.5.4 矿山地质部门在应用计算机技术中应注意的问题309

12 地质资料的管理310

12.1 概述310

12.1.1 地质资料管理的目的310

12.1.2 地质资料管理的任务310

12.2 地质资料的分类310

12.2.1 依据资料的性质分类310

12.2.2 依据资料的保存期限分类311

12.2.3 依据资料的密级分类312

12.3 地质资料的保管与使用312

12.3.1 地质资料的保管312

12.3.2 地质资料的使用313

12.4 地质资料的呈报与审批314

12.4.1 地质资料的呈报314

12.4.2 地质报告和报表的审批315

附件 矿山地质图式图例317

参考文献3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