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个案社会工作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个案社会工作](https://www.shukui.net/cover/76/33017403.jpg)
- 陈志霞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93777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77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93页
- 主题词:社会个案工作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个案社会工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个案社会工作概述3
第一部分 个案社会工作基础3
第一节 个案社会工作的概念4
一、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内涵4
二、相关概念9
第二节 个案社会工作的目标功能12
一、目标对于个案社会工作的意义12
二、个案社会工作的目标层次13
三、个案社会工作的目标要求14
四、个案社会工作的功能15
五、个案工作的应用领域和服务对象16
一、个案社会工作的萌芽时期(17世纪—19世纪中期)20
第三节 个案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20
二、个案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时期(19世纪中后期)22
三、个案社会工作的科学化时期(20世纪初期)24
四、个案社会工作的多元化时期(20世纪30年代后)25
第二章 个案社会工作价值观29
第一节 个案社会工作哲学30
一、个案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30
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哲学37
第二节 个案社会工作基本价值观40
一、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意义40
二、社会工作基本价值体系41
一、社会工作伦理的含义45
第三节 个案社会工作伦理守则45
二、美国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47
三、中国社会工作者守则55
四、我国台湾地区社会工作伦理守则57
五、我国香港特区社会工作者注册局工作守则62
六、社会工作的伦理冲突65
第三章 个案社会工作的专业关系67
第一节 专业关系概述67
一、专业关系的含义67
二、专业关系的性质70
第二节 专业关系的基本要素72
一、目的73
二、关心和积极关注74
三、权力和权威77
四、承诺与责任78
五、接纳与期望79
六、共情82
七、真诚和一致性85
第三节 专业关系的相关心理因素88
一、案主和工作员的现实性心理反应88
二、移情和反移情91
第四章 个案社会工作的过程98
一、工作员的个人准备99
第一节 个案社会工作准备99
二、会谈环境准备102
第二节 接案或转介104
一、处理求助的三种方式104
二、接案时的主要工作105
第三节 资料收集和诊断109
一、资料收集110
二、评估和诊断111
第四节 制订服务目标和计划113
一、制订服务目标114
二、工作计划115
三、工作协议116
第五节 持续服务与治疗117
一、工作员的角色117
二、主要工作目标和方法119
三、工作中的注意事项119
第六节 结案与评估120
一、结案120
二、评估122
第五章 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技术125
第一节 个案社会工作沟通125
一、人际沟通125
二、个案会谈及其特点127
三、个案会谈的过程128
四、个案会谈的注意事项130
五、个案会谈的基本技巧132
第二节 资源运用与探访技巧138
一、社会资源的运用138
二、探访技巧143
第三节 个案社会工作记录145
一、记录的作用和内容145
二、记录的原则和方式149
第六章 行为矫正模式157
第一节 概述158
一、理论背景和发展历史158
二、主要特点161
第二节 基本概念和原理163
一、基本概念163
二、治疗过程165
三、基本原理168
第三节 具体方法和技术171
一、强化和模仿172
二、放松训练177
三、泛暴疗法和系统脱敏181
四、自我管理183
第四节 评价184
一、贡献184
二、局限185
第七章 认知治疗模式187
第一节 贝克认知治疗188
一、基本原理188
二、基本过程191
三、主要特点194
四、基本技术195
五、评价199
第二节 理性情绪治疗201
一、发展历程201
二、基本原理202
三、基本过程210
四、方法和技术211
五、评价213
第八章 人本治疗模式217
第一节 概述218
一、产生和发展218
二、基本原理221
第二节 治疗过程和策略226
一、工作目标226
二、有效治疗的条件228
三、治疗过程和策略230
四、当事人和辅导员在辅导过程中的角色235
五、人本治疗的特点236
一、贡献238
第三节 评价238
二、局限240
第九章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243
第一节 概述243
一、产生与发展243
二、基本原理245
三、对求助者问题的假设247
第二节 治疗过程和策略248
一、工作程序248
二、治疗方法和技术253
一、贡献260
第三节 评价260
二、局限262
第十章 家庭治疗模式264
第一节 结构家庭治疗模式265
一、产生与发展265
二、基本概念和假设267
三、治疗过程与技巧273
四、评价282
第二节 联合家庭治疗模式283
一、产生与发展283
二、基本概念和原理285
三、评估与诊断289
四、治疗过程与技巧294
五、评价299
第十一章 危机干预模式301
第一节 概述302
一、产生和发展302
二、基本概念和原理303
第二节 危机和危机干预的理论307
一、基本危机理论307
二、扩展危机理论308
三、应用危机理论310
四、生态系统理论311
五、折中的危机理论312
第三节 治疗过程和策略312
一、危机干预的目标312
二、危机干预的原则313
三、危机干预的形式314
四、危机干预的步骤316
五、危机干预中的评估317
第十二章 任务中心模式321
第一节 概述321
一、产生和发展321
二、基本原理322
一、治疗过程326
第二节 治疗过程和策略326
二、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327
三、沟通技巧331
第三节 评价334
一、贡献334
二、局限336
第十三章 其他治疗模式337
第一节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模式337
一、产生和发展337
二、基本原理338
三、会谈流程及技术343
四、评价346
第二节 叙事治疗模式349
一、产生和发展349
二、基本原理350
三、基本步骤与技巧351
四、评价356
第三节 积极心理治疗357
一、产生和发展357
二、基本原理358
三、治疗过程和方法362
四、评价367
参考文献370
后记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