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字油藏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数字油藏理论与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39/32998610.jpg)
- 李功权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53397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44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57页
- 主题词:油藏-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数字油藏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言1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
第二节 数字油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3
一、数字油藏的研究现状3
二、数字油藏软件的研究现状4
三、油气储层表征的发展趋势6
第三节 空间信息科学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研究现状7
一、GIS的应用现状7
二、GIS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8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目标9
第五节 研究思路及全书结构10
一、研究思路10
二、全书结构10
第六节 小结13
第二章 数字油藏的可行性及其解决方案14
第一节 数字油藏的目的14
第二节 数字油藏工作流程及特点14
一、数字油藏流程分析14
二、数字油藏特点22
三、影响数字油藏的主要因素22
第三节 空间信息科学的关键技术23
第四节 GIS在数字油藏中的作用25
第五节 数字油藏的实现途径26
第六节 数字油藏系统分析27
一、数字油藏系统的功能需求27
二、数字油藏系统的设计目标28
三、数字油藏系统的解决方案29
第七节 数字油藏系统的整体规划30
一、数字油藏系统的设计思路30
二、数字油藏系统的总体架构31
第八节 小结31
第三章 数字油藏的数据管理模型33
第一节 油气勘探开发数据管理现状及问题33
一、油气勘探开发数据管理的研究现状33
二、数字油藏的数据管理问题34
第二节 油藏的数据分析34
一、数字油藏的数据需求34
二、油藏中的地质对象35
三、数字油藏的数据特点40
四、数字油藏数据管理的应用需求40
第三节 空间数据仓库的基本特征41
第四节 数字油藏空间数据仓库的设计42
一、空间数据仓库的概念模型42
二、空间数据仓库的逻辑模型43
三、空间数据仓库的物理模型45
第五节 数字油藏的数据管理解决方案47
第六节 小结49
第四章 油气储层地质知识库50
第一节 储层地质知识的研究方法50
一、露头或现代沉积调查方法51
二、沉积过程模拟方法53
三、开发成熟区的密井网解剖方法56
四、三种方法的对比57
第二节 储层地质知识库的基本内容和建库步骤58
一、储层地质知识库的基本内容58
二、储层地质知识库的建库步骤60
第三节 储层地质知识类型61
第四节 储层地质知识的组织方式62
一、知识库与数据库的对比62
二、储层地质知识库的建立63
第五节 储层地质知识的应用机制65
第六节 小结66
第五章 数字油藏中的空间数据挖掘技术67
第一节 数字油藏中数据挖掘的目的和任务67
第二节 数字油藏中数据挖掘应用条件67
第三节 数字油藏中数据挖掘对象的类型及其特点69
一、数字油藏中数据挖掘对象的类型69
二、数字油藏中数据挖掘的特点70
三、空间数据挖掘方法分类71
第四节 常用空间数据挖掘方法72
一、空间分析方法72
二、三维可视化方法72
三、人工神经网络的沉积微相识别方法73
四、统计分析方法76
五、支撑向量机(SVM)的储层参数预测76
第五节 数字油藏中数据挖掘的一般步骤84
第六节 数字油藏中数据挖掘应注意的问题86
第七节 小结87
第六章 油藏实体重构技术88
第一节 井眼轨迹重构88
第二节 断层面重构91
一、Fault Sticks的断层面的创建方法91
二、从断层多边形创建断层92
三、从离散点创建断层94
四、直接创建断层95
五、断层面拟合98
第三节 层面重构99
一、断层约束的插值方法99
二、层面的创建101
第四节 三维储层的重构102
一、变差函数的含义和理论模型103
二、地质统计学插值方法104
三、随机模拟原理107
第五节 重构的不确定性因素112
一、数据尺度和体积变化引起的不确定性112
二、构造模型的不确定性113
三、测井曲线粗化和细分层引起的不确定性113
四、储层建模的不确定性115
五、不确定性的级次116
第六节 三维储层模型的优选116
一、生成储层模型的整体表示116
二、三维储层模型的优选原理117
三、三维储层模型的优选流程122
第七章 油藏的可视化126
第一节 油藏可视化的需求分析126
一、可视化的应用需求126
二、可视化的功能需求127
三、可视化软件包的选择127
四、实现方法129
第二节 空间数据结构129
一、基于面表示的数据结构130
二、基于体表示的数据结构132
三、混合数据结构133
第三节 油藏的可视化技术133
一、散乱数据场的可视化133
二、常用体绘制技术133
三、地震数据体的可视化138
四、油藏数值模拟模型的可视化140
第四节 交互技术145
一、三维交互技术145
二、体数据的抽取146
三、水平切片的交互技术148
四、层面交互编辑148
第五节 数据的集成展示149
一、层位的集成展示150
二、井筒集成150
第六节 小结151
第八章 数字油藏系统的开发技术152
第一节 数字油藏系统的开发方法及思路152
一、开发方法152
二、开发思路154
第二节 系统分析155
一、功能分析155
二、设计目标156
三、系统数据需求157
四、系统体系结构分析157
第三节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158
一、数据管理功能159
二、图形编辑功能160
三、查询、统计与分析功能160
第四节 系统开发所需要的关键技术161
一、面向对象方法及组件开发技术161
二、SQL Server 2008开发技术164
三、常用地质图件的编制方法165
四、模板思想168
五、储层模型的动态更新169
第五节 系统总体设计169
一、系统设计思想169
二、系统设计目标170
三、系统设计原则170
四、系统总体结构设计170
五、系统数据库设计171
六、系统用户界面设计172
第六节 系统功能组件设计与实现173
一、平面图组件174
二、单井图组件174
三、连井剖面图组件175
四、三维可视化组件176
五、常规图绘制组件177
六、专业算法组件177
第七节 软件成果展示179
一、主界面179
二、井位图180
三、单井图181
四、连井剖面图183
五、三维图184
六、统计分析184
七、空间数据挖掘189
八、储层模型优选190
第九章 应用实例191
第一节 温西一区块油藏概况191
一、构造特征191
二、油层划分192
三、勘探开发简况192
第二节 储集砂体划分与对比193
一、基准面旋回的确定193
二、地层等时对比及地层格架196
第三节 沉积微相分析198
一、三间房组沉积微相特征199
二、沉积微相的分布特征200
三、沉积演化特征202
第四节 储层分布特征206
一、砂体纵向分布特征206
二、砂体横向分布特征206
第五节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214
一、层内非均质性214
二、层间非均质性216
第六节 储层地质知识的提取216
一、储层分布知识216
二、数据挖掘在储层地质研究中的应用217
第七节 地质知识约束的地层格架模型的建立221
第八节 储层属性模型的建立224
一、模拟网格的定义224
二、纵向分旋回224
三、储层属性模型的建立225
第九节 模型优选230
一、温西一区块开采特征230
二、模型优选方案232
三、模型优选分析232
四、参数敏感性分析234
第十节 小结236
主要参考文献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