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反倾销申诉法律实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反倾销申诉法律实务
  • 谢琳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83971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95页
  • 文件大小:142MB
  • 文件页数:318页
  • 主题词:反倾销法-申诉-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反倾销申诉法律实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反倾销申诉法律实务简介1

第一节 导言2

一、反倾销申诉的重要性2

二、反倾销申诉业务的前景2

第二节 法律框架4

一、立法4

(一)国内反倾销法律框架4

(二)国际条约5

二、案例分析6

(一)案件时间分布6

1.年份分布6

2.案件数量月度分布情况7

(二)行业分布8

第三节 参与主体8

一、调查机关8

二、申请人9

(一)概况9

(二)“一人一案”9

(三)“多人一案”11

(四)“一人多案”16

1.“一货多案”16

2.“多货多案”17

3.“一货多案加多货多案”19

三、协会19

(一)概况19

(二)作为申请人20

(三)作为证人20

四、被诉国家或地区20

五、代理律师21

(一)申诉方代理律师21

1.各律师事务所代理案件数量分析21

2.各律师事务所代理案件结案情况分析22

3.案件代理律师地域分析23

(二)应诉方代理律师24

(三)小结25

第四节 程序简介26

一、初始调查立案前阶段26

二、初始调查立案后至初始调查初步裁定之前26

三、初始调查初步裁定后至初始调查最终裁定之前27

四、初始调查最终裁定至日落复审之前27

(一)初始调查后续事项27

(二)复审27

五、日落复审28

六、争端解决28

(一)国内救济途径28

(二)WTO争端解决28

七、总结29

第二章 初始调查立案前阶段31

第一节 基础法律问题介绍32

一、倾销的认定32

(一)正常价值的认定32

1.出口国国内市场的可比价格33

2.第三国可比价格34

3.结构价格35

4.原产国价格36

(二)出口价格的认定36

1.实际出口价格37

2.首次转售给独立购买人的价格37

3.推定出口价格37

(三)倾销幅度的认定38

二、损害的认定39

(一)概述39

(二)审查内容40

(三)累积评估46

第二节 确定申请人及代理律师49

一、确定申请人49

(一)申请人是国内产业本身或者国内产业的代表人49

(二)被视为代表国内产业的申请人51

(三)协会52

(四)注意事项52

(五)案源开拓54

二、聘请代理律师54

第三节 反倾销申请书准备55

一、确定范围55

(一)产品55

(二)调查期56

二、收集数据估算倾销幅度60

(一)需要收集的数据种类60

(二)收集数据的途径61

(三)倾销幅度估算61

三、申请书起草66

(一)申请书正文67

1.申请人信息67

2.申请调查的进口产品信息68

3.国内同类产品信息68

4.申请调查进口产品的数量和价格对国内产业的影响69

5.倾销及倾销幅度69

6.国内产业受到损害的情况69

7.因果关系72

8.申请人认为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72

(二)申请书附件制作73

(三)公开版本制作74

(四)申请书模式74

1.环中模式74

2.博恒模式75

3.天路模式76

四、申请书提交76

(一)提交前沟通76

(二)正式提交76

1.提交要求76

2.提交方式77

3.调查机关签收77

五、递交申请书至立案期间77

第三章 初始调查立案至初始调查初步裁定83

第一节 立案84

一、立案前程序84

(一)期限84

(二)立案前通知84

(三)立案前审查84

1.调查内容84

2.调查方式85

3.立案前沟通85

二、立案决定85

(一)依申请决定85

(二)调查机关自行决定85

三、立案决定的公告与通知86

(一)公告86

(二)通知86

(三)送达87

四、立案公告分析87

(一)标题87

(二)正文87

1.调查期88

2.被调查产品及调查范围88

3.参加调查登记88

4.查阅公开信息89

5.对立案的评论93

6.调查方式93

7.保密信息的提交和处理94

8.不合作的后果95

9.调查期限95

10.商务部联系方式95

第二节 初裁前调查96

一、调查时间96

二、调查概述100

三、问卷调查101

(一)概述101

(二)问卷发放102

1.发放前登记102

2.发放时间103

3.问卷类型103

(三)答卷要求107

(四)答卷提交108

1.期限108

2.保密109

3.证明信111

4.提交方式111

5.不合作后果112

四、抽样调查112

(一)适用范围112

(二)抽样方法113

1.出口商或生产商的抽样113

2.产品型号的抽样114

3.交易的抽样115

(三)案例115

五、听证会116

(一)《反倾销调查听证会暂行规则》116

1.适用范围116

2.类别117

(二)《产业损害调查听证规则》120

1.适用范围120

2.听证会前准备120

3.听证会程序121

4.听证会延期、中止、终止123

(三)案例124

六、实地核查125

(一)定义125

(二)适用对象125

(三)核查内容126

(四)核查程序126

1.核查时间126

2.通知与取得同意126

3.组织核查小组127

4.核查信息通知及发放核查问题单127

5.被核查出口商、生产商准备与配合128

6.核查方式128

(五)核查后续事项128

七、陈述会129

(一)召开方式灵活,可以应申请召开,也可以由调查机关主动召开129

(二)陈述会在时间安排上也非常灵活129

(三)陈述会地点安排比较灵活130

(四)参加陈述会的形式要求130

(五)典型案例130

第四章 初始调查初裁至终裁133

第一节 初步裁定134

一、初步裁定分析134

(一)调查程序134

1.立案134

2.倾销及倾销幅度的初步调查134

3.产业损害及损害程度的初步调查135

(二)被调查产品及调查范围138

(三)国内同类产品和国内产业138

1.同类产品138

2.国内产业140

(四)倾销和倾销幅度140

1.正常价格、出口价格及价格调整项目的初步认定140

2.价格比较141

3.倾销幅度141

(五)产业损害及损害程度141

1.累积评估的适当性141

2.被调查产品进口数量及所占中国大陆市场份额141

3.被调查产品进口价格及其对中国大陆同类产品价格的影响141

4.产业相关经济因素和指标的评估142

(六)因果关系142

(七)初步调查结论142

二、初步裁定执行143

(一)临时反倾销措施143

(二)价格承诺143

1.价格承诺的提出144

2.调查机关接受或者拒绝145

3.价格承诺的内容147

4.价格承诺的执行147

5.价格承诺的有效期147

6.价格承诺的监督148

7.价格承诺的撤销、撤回及违反149

三、继续调查151

第二节 最终裁定155

一、最终裁定分析155

(一)调查程序156

1.初裁后对倾销及倾销幅度的继续调查156

2.初裁后对损害及损害程度的继续调查157

(二)被调查产品158

1.被调查产品范围问题158

2.某些产品的排除问题158

(三)国内同类产品和国内产业159

1.国内同类产品的认定159

2.国内产业160

(四)倾销和倾销幅度163

1.正常价值的认定163

2.出口价格167

3.价格调整169

4.到岸价格(CIF价格)171

5.其他公司的正常价值、出口价格、调整项目的认定172

6.价格比较173

(五)产业损害及损害程度173

1.累积评估173

2.倾销进口产品数量及所占市场份额174

3.倾销进口产品对国内产业同类产品价格的影响175

4.国内产业相关经济因素和指标的评估177

5.被调查产品出口国家的生产能力、出口能力及对国内产业可能产生的进一步影响178

(六)因果关系179

1.被调查产品是否造成国内产业损害179

2.可能影响国内产业损害情况的其他因素分析179

(七)最终裁定182

二、初始调查立案至最终裁定183

三、反倾销税187

(一)反倾销税的征收187

(二)适用范围188

(三)纳税人190

(四)税率190

(五)反倾销退税191

1.退税申请191

2.退税审查193

第三节 终止调查194

一、概述194

二、实际案例分析195

(一)申请人撤销申请195

1.血液透析机案195

2.葡萄酒案195

3.涂布白卡纸案196

4.干玉米酒糟案196

5.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仪案196

6.三元乙丙橡胶案196

7.双酚A案197

8.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MDI)案197

(二)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存在倾销、损害或者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的197

1.丁醇案197

2.辛醇案198

3.饲料级L一赖氨酸盐酸盐案198

4.聚苯乙烯案198

(三)倾销幅度低于2%的——锦纶6、66长丝案198

(四)倾销进口产品实际或者潜在的进口量或者损害属于可忽略不计的199

(五)商务部认为不适宜继续进行反倾销调查的200

第四节 信息披露201

一、披露的定义201

二、披露的分类201

(一)初裁决定公布后披露和终裁决定作出前披露的内容201

(二)实地核查结果的披露202

(三)涉及复审方面的信息披露203

第五章 初始调查终裁至日落复审之前205

第一节 概述206

第二节 期中复审207

一、定义207

二、启动方式210

(一)应申请立案210

(二)调查机关自行立案210

三、申请210

(一)出口商、生产商申请210

1.申请要求210

2.申请材料210

3.通知原申请人211

4.复审范围211

(二)国内产业申请212

1.申请要求212

2.申请范围212

3.出口商、生产商发表意见213

4.调查213

(三)进口商申请213

1.申请范围213

2.申请材料213

3.原申请人意见214

四、申请时间214

五、立案审查215

(一)申请依据审查215

(二)立案决定215

(三)驳回申请215

六、立案公告215

七、调查216

(一)调查期限216

(二)抽样调查216

(三)倾销及倾销幅度216

(四)实地核查217

八、信息披露217

九、价格承诺217

十、对反倾销措施的影响218

十一、复审终止与合并218

(一)终止218

(二)合并218

第三节 新出口商复审218

一、申请人218

二、提出申请219

(一)申请时间219

(二)书面形式220

(三)申请材料220

(四)文本数量220

三、立案审查221

(一)通知原申请人221

(二)作出决定221

(三)通知海关222

四、开展调查222

(一)调查期222

(二)问卷调查222

(三)倾销及倾销幅度的确定222

(四)实地核查222

(五)初步结论223

(六)价格承诺223

(七)裁决223

第四节 情势变更复审224

一、名称变更224

二、企业合并224

第五节 反倾销产品范围调整程序225

一、申请程序225

二、申请书的内容226

三、受理、调查、决定和公告程序226

第六章 日落复审229

第一节 日落复审概述230

一、日落复审与反倾销初始调查的关系233

(一)联系233

1.申请人相同233

2.调查程序相同233

3.调查机关相同233

4.紧密关联234

(二)不同点234

1.具体的申请人会有不同234

2.裁定数量不同234

3.具体负责的调查部门可能会产生变化234

4.调查的目的不同234

5.可重复性不同234

二、日落复审与期中复审的关系234

(一)相同点234

(二)不同点235

三、日落复审的重要性235

(一)保护国内产业的有力手段235

(二)律师业务的重要案源235

第二节 到期公告235

一、反倾销措施终止日60天前可以提出复审申请235

(一)调查机关一般在反倾销措施到期前半年发布到期公告235

(二)一并公告236

二、无申请无主动发起日落复审则反倾销措施终止237

第三节 复审申请237

一、申请人237

二、代理律师238

三、申请书238

(一)申请书目录对比239

(二)期终复审申请书起草的注意事项239

第四节 立案240

一、立案前通知240

二、立案前审查240

(一)申请人资格240

(二)申请书及相关证明材料是否符合立案要求240

三、立案公告241

(一)继续实施反倾销措施241

(二)复审调查期241

(三)复审调查产品范围243

(四)复审内容243

(五)复审程序243

(六)查阅公开信息244

(七)对立案的评论244

(八)保密信息的提交和处理244

(九)不合作的后果244

(十)商务部联系方式244

四、立案通知及利害关系方评论245

(一)通知被诉国家(地区)245

(二)通知申请人及已知的涉案方生产商和出口商245

(三)利害关系方评论245

第五节 日落复审调查245

一、登记应诉245

二、倾销调查246

(一)收集证据246

(二)听证会和意见陈述246

(三)披露246

三、损害调查247

(一)参加产业损害调查活动登记247

(二)成立产业损害调查组247

(三)发放和收回调查问卷247

(四)听取利害关系方意见陈述248

(五)召开上下游企业意见陈述会248

(六)接收利害关系方书面评论意见248

(七)实地核查248

(八)听取上下游企业意见陈述249

(九)信息公开250

(十)信息披露250

第六节 复审裁定分析250

一、原反倾销措施251

(一)原审终裁公告251

(二)公司更名公告251

(三)期中复审裁定公告251

二、期终复审调查程序251

(一)到期公告252

(二)复审申请252

(三)立案前通知252

(四)立案252

(五)复审内容252

(六)立案通知及利害关系方评论252

(七)倾销调查和损害调查252

三、被调查产品及调查范围253

(一)被调查产品253

(二)调查范围253

四、中国大陆同类产品和中国大陆产业254

(一)同类产品的认定254

(二)中国大陆产业的认定254

五、复审调查期254

六、倾销继续或再度发生的可能性255

(一)倾销调查期内的倾销情况255

(二)倾销继续或再度发生的可能性255

1.倾销调查期内的倾销情况256

2.出口能力256

3.对中国大陆的出口258

4.对第三国(地区)的出口258

(三)倾销调查结论258

七、损害继续或再度发生的可能性258

(一)调查期内中国大陆产业状况258

(二)损害再度发生的可能性259

1.中国大陆产业市场状况259

2.被调查产品对中国产业的影响259

3.被调查产品大量增加的可能性260

4.被调查产品对同类产品价格的影响260

5.未来产业状况260

(三)产业损害调查结论260

八、复审裁定260

第七章 争端解决261

第一节 国内途径262

一、行政复议262

(一)反倾销行政复议的内容262

(二)反倾销行政复议中的被申请人262

二、司法途径263

(一)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范围263

(二)当事人263

1.原告263

2.被告264

3.第三人264

(三)管辖264

(四)审查范围264

(五)举证责任264

1.被告的举证责任264

2.原告的举证责任265

(六)证据265

(七)判决265

第二节 WTO争端解决266

一、案例介绍266

二、程序266

(一)磋商266

(二)斡旋、调整和调停267

(三)专家组程序268

1.专家组的建立268

2.专家组的职权268

3.专家组的组成269

4.专家组的职能272

5.专家组程序272

(四)上诉机构审议275

1.常设上诉机构275

2.上诉方276

3.时限277

4.上诉审议内容277

5.上诉审议的程序277

6.上诉机构报告的通过278

7.争端解决机构作出决定的时间框架278

(五)各项建议和裁决的执行与监督278

(六)仲裁281

三、国内律师聘用程序282

(一)负责部门282

(二)程序282

1.内部批准程序282

2.招标282

3.聘请283

4.签约284

5.综合评估285

6.其他程序285

(三)对律师的要求286

1.拟参加招标律师的要求286

2.聘用律师要求286

四、国内执行286

(一)建议或决定286

(二)再调查287

1.立案公告287

2.再调查调查期288

3.申请书的重新递交审查288

4.倾销部分再调查288

5.产业损害及损害程度调查290

6.裁定292

7.决定2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