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运动治疗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运动治疗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33/32905893.jpg)
- 张绍岚,王翔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497052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40页
- 文件大小:132MB
- 文件页数:361页
- 主题词:运动疗法-高等职业教育-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运动治疗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概述1
一、基本概念1
二、运动治疗技术的形成与发展2
三、运动治疗的目的和作用4
四、运动治疗技术的分类4
五、运动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6
六、运动治疗的禁忌证9
七、运动治疗的基本原则10
八、运动治疗的注意事项10
九、运动治疗技术常用器械10
第二节 运动治疗技术的基础理论20
一、运动治疗技术的生理学基础20
二、运动治疗技术的运动学基础22
三、运动治疗技术的生理治疗作用25
第三节 运动治疗技术的现状及展望26
一、我国运动治疗技术的现状26
二、21世纪运动治疗技术的发展28
三、运动治疗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8
第四节 运动功能评定29
一、运动功能概述29
二、躯体外观情况检查30
三、肌力评定32
四、关节活动度评定36
五、步态分析38
六、痉挛的评定41
七、平衡功能的评定43
八、协调性的评定46
九、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功能独立性评定47
十、残疾评定50
第二章 常规运动治疗技术55
第一节 关节活动范围训练技术55
一、基本概念55
二、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的原因55
三、关节活动范围训练的基本原则57
四、常用关节活动范围训练技术57
五、关节活动范围训练的注意事项68
第二节 关节松动技术69
一、基本概念69
二、关节运动的基本理论70
三、关节松动术的基本手法72
四、关节松动术的分级72
五、关节松动术的治疗作用73
六、关节松动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74
七、关节松动术的操作程序74
八、四肢关节松动技术74
第三节 肌力和肌肉耐力训练技术94
一、基本概念94
二、肌力和肌肉耐力训练的基本原理94
三、肌力和肌肉耐力训练的基本原则94
四、肌肉收缩形式和影响肌力的因素95
五、肌力和肌肉耐力训练技术的分类98
六、肌力训练和肌肉耐力训练的关系99
七、常用肌力和肌肉耐力训练技术99
八、肌力和肌肉耐力训练的注意事项100
九、肌力和肌肉耐力训练技术的临床应用102
第四节 牵伸技术103
一、概述103
二、上肢牵伸技术107
三、下肢牵伸技术115
四、脊柱牵伸技术124
第五节 平衡能力训练技术127
一、基本概念127
二、维持平衡的生理机制128
三、平衡功能障碍的原因129
四、平衡能力训练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30
五、平衡能力训练的基本原则130
六、常用平衡能力训练技术131
七、平衡能力训练的注意事项136
八、平衡能力训练技术临床应用137
第六节 协调能力训练技术139
一、定义139
二、协调能力障碍的发生机制141
三、协调能力障碍的临床表现141
四、协调能力训练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42
五、常用协调能力训练技术142
六、注意事项146
七、临床应用147
第七节 体位与转移训练技术148
一、体位摆放148
二、体位转换训练150
三、转移训练155
第八节 步行训练技术167
一、概念168
二、步行训练的基本条件168
三、常用步行训练技术168
四、步行能力训练177
五、常见异常步态的矫治训练180
第九节 心肺功能训练技术181
一、概述181
二、呼吸功能训练189
三、心功能训练198
四、有氧训练199
第三章 牵引技术206
第一节 概述206
一、基本概念206
二、牵引技术分类207
三、牵引的生理效应207
四、牵引技术的选择208
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208
一、概述208
二、颈椎牵引适应证和禁忌证209
三、常用颈椎牵引技术210
四、注意事项212
五、不良反应及其预防212
第三节 腰椎牵引技术213
一、概述213
二、腰椎牵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214
三、常用腰椎牵引技术214
四、注意事项215
五、不良反应及其预防215
第四节 四肢关节牵引技术216
一、概述216
二、牵引技术216
三、临床应用216
四、四肢关节牵引的注意事项216
第四章 神经生理学疗法218
第一节 Bobath治疗技术219
一、理论基础与基本观点219
二、Bobath技术的治疗原则220
三、适应证和禁忌证221
四、基本操作技术221
五、注意事项230
六、临床应用230
第二节 Brunnstrom治疗技术232
一、概述232
二、基本理论232
三、治疗原则235
四、评定方法235
五、操作技术与临床应用236
第三节 PNF治疗技术246
一、概述246
二、理论基础247
三、基本技术248
四、运动模式249
五、临床应用267
第四节 Rood治疗技术268
一、基本概念268
二、神经生理学基础269
三、基本理论269
四、适应证271
五、基本操作技术272
六、临床应用274
第五节 Vojta治疗技术277
一、概述277
二、理论基础——反射性移动运动278
三、Vojta姿势反射279
四、中枢性协调障碍284
五、Vojta治疗技术285
六、临床应用289
第五章 运动再学习技术292
第一节 概述292
一、基本概念292
二、运动再学习技术发展的背景293
三、运动再学习技术的基本原理293
四、运动再学习技术与神经生理学疗法的异同点296
五、运动再学习技术治疗原则296
六、注意事项297
第二节 训练步骤297
第三节 训练技术及临床应用298
一、上肢的功能训练298
二、口面部功能训练300
三、仰卧到床边坐起训练301
四、坐位平衡训练303
五、站起与坐下训练304
六、站立平衡训练305
七、行走训练306
第六章 引导式教育技术310
第一节 概述310
一、基本概念310
二、引导式教育技术的发展311
三、基本理论311
第二节 引导式教育技术的实施318
一、引导式教育技术的评定318
二、制订目标319
三、训练用具及使用方法319
四、引导式教育小组324
五、引导员325
六、具体实施程序325
七、每日课题326
八、引导式教育技术促通方法327
九、诱发技巧330
十、习作程序337
十一、临床应用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