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侵权责任法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侵权责任法教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15/30242806.jpg)
- 江平,费安玲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80247874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88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05页
- 主题词:侵权行为-民法-中国-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侵权责任法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绪论1
第一章 侵权责任法概述1
【本章导读】1
第一节 侵权行为2
一、债与侵权行为2
二、侵权行为的概念3
三、侵权行为的类型8
第二节 侵权责任法10
一、侵权责任10
二、侵权责任法的制度功能14
三、侵权责任法及其宪政基础16
四、侵权责任立法的演进17
五、侵权责任法律制度在民法体系中的地位26
第二章 侵权责任主体27
【本章导读】27
第一节 概述27
一、单独侵权主体与共同侵权主体28
二、直接责任主体与替代责任主体28
三、补充责任29
第二节 自然人31
一、作为民事主体的自然人的侵权责任31
二、监护责任35
三、校园内的侵权责任38
四、个人劳务关系中的侵权责任40
第三节 雇主的侵权责任41
一、雇主侵权责任的概念41
二、雇主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42
三、雇主侵权责任的法律后果44
四、劳务派遣的侵权责任的认定45
五、定作人的指示过失责任45
第四节 专家责任47
一、专家责任的概念47
二、专家责任的性质48
三、专家责任的构成要件49
四、专家责任的法律后果52
第五节 共同侵权行为55
一、共同侵权行为的概述55
二、共同侵权行为的演进57
三、共同侵权行为的理论基础58
四、共同侵权行为的形态60
五、共同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63
六、无意思联络的数个侵害行为间接结合的数人侵权65
第六节 网络侵权责任66
一、网络侵权责任的法律特征66
二、网络用户的侵权责任67
三、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70
第七节 安全保障义务73
一、安全保障义务的定义与性质73
二、安全保障义务的法理基础74
三、安全保障义务的主体与内容76
四、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的类型77
五、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78
第三章 侵权责任法保护的权益80
【本章导读】80
第一节 保护权益的概述80
一、权益的定义80
二、受保护的法益81
第二节 保护的法益(一):人身权利82
一、概述82
二、侵害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83
三、侵害名誉权、隐私权88
四、侵害姓名权、肖像权91
五、侵害肖像权93
六、侵害自由权94
七、侵害配偶权、亲权、亲属权95
第三节 保护的法益(二):财产权利98
一、概述98
二、财产权利保护的制度价值99
三、侵害财产权的主要形式100
四、侵害财产权利的侵权责任104
第四节 保护的法益(三):知识产权105
一、概述105
二、侵害商标权106
三、侵害专利权108
四、侵害著作权与邻接权111
五、侵害商业秘密114
六、侵害其他知识产权115
第五节 保护的法益(四):其他权利116
一、概述116
二、侵害继承权116
三、侵害股权118
四、死者利益的保护118
五、特殊纪念品的利益保护121
【前沿问题研究】121
第四章 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126
【本章导读】126
第一节 归责原则概述126
一、归责原则的概念126
二、归责原则的功能价值127
三、侵权法归责原则的发展进程130
四、归责原则体系的建立134
五、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的归责原则136
第二节 过错责任原则138
一、过错责任原则的概念138
二、过错责任原则的意义139
三、过错责任原则的功能140
四、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142
五、过错责任的推定146
第三节 无过错责任原则150
一、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概念150
二、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特征151
三、与相关概念的异同152
四、无过错责任原则的产生154
五、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理论基础155
六、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156
【前沿问题研究】158
第二编 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第五章 概述161
【本章导读】161
第一节 关于构成要件的学说162
一、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基本分类162
二、关于一般侵权责任具体构成要件的分歧167
三、侵权责任构成要件与归责原则的关系168
第二节 一般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立法例169
一、古代侵权法中的构成要件169
二、近现代大陆法系侵权法中的构成要件170
三、英美侵权法中的构成要件173
第三节 我国立法上的一般侵权责任构成要件174
第六章 损害175
【本章导读】175
第一节 损害的概念176
一、损害的定义176
二、损害的法律特征178
第二节 损害的分类179
一、物质损害、精神损害与纯粹经济损失179
二、客观损害和主观损害181
三、直接损害与间接损害182
四、积极损害和消极损害182
五、违约损害与侵权损害183
六、象征性损害与微额损害184
第三节 纯粹经济损失185
一、纯粹经济损失的概念与特征185
二、纯粹经济损失的类型187
三、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问题190
第七章 加害行为197
【本章导读】197
第一节 加害行为的概念和类型197
一、加害行为的概念与法律特征197
二、加害行为的分类199
第二节 加害行为的违法性202
一、违法性的含义202
二、关于违法性判断的学说分歧203
三、违法性的具体判断标准205
四、关于违法性阻却207
第八章 因果关系208
【本章导读】208
第一节 因果关系概述209
一、因果关系的概念及意义209
二、因果关系的类型213
第二节 因果关系的理论学说215
一、大陆法系主要因果关系学说215
二、英美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学说220
第三节 因果关系的认定222
一、认定因果关系的基本规则222
二、因果关系的推定227
第九章 过错229
【本章导读】229
第一节 概述229
一、关于过错概念的理论学说230
二、过错的意义234
第二节 过错的类型235
一、故意和过失235
二、单独过错、共同过错、受害人过错、混合过错与第三人过错242
第三节 过错的认定247
一、关于过错认定标准的理论分歧247
二、司法实践中过错的具体判断249
第十章 抗辩事由252
【本章导读】252
第一节 概述253
一、抗辩事由的概念253
二、抗辩事由的成立要件254
三、抗辩事由的分类254
第二节 正当理由256
一、依法执行公务256
二、正当防卫257
三、紧急避险260
四、自助行为263
五、受害人同意265
第三节 外来原因270
一、不可抗力270
二、意外事件273
三、受害人过错274
四、第三人过错278
【前沿问题研究】278
第三编 特殊侵权责任第十一章 特殊侵权责任(一)298
【本章导读】298
第一节 产品责任299
一、产品责任概述300
二、相关立法的发展与完善301
三、产品责任的性质302
四、产品的范畴304
五、产品缺陷307
六、承担责任的主体309
七、免责事由310
八、惩罚性赔偿312
第二节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313
一、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概述314
二、机动车交通事故的范畴315
三、《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理解与适用317
四、机动车所有人的责任321
五、交强险与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324
六、同车受害人的问题326
第三节 医疗损害责任327
一、医疗关系与医疗损害责任327
二、从医疗事故到医疗损害329
三、医疗机构过错的认定332
四、信息告知334
五、免责事由340
六、准产品责任341
七、误诊的民事法律责任342
第四节 环境污染责任346
一、环境污染责任概论346
二、《侵权责任法》第65条的理解348
三、举证责任350
四、不承担责任与减轻责任的情形351
五、共同侵权356
【前沿问题研究】357
第十二章 特殊侵权责任(二)364
【本章导读】364
第一节 高度危险责任365
一、高度危险责任概说365
二、高度危险的概念及外延366
三、高度危险责任的性质369
四、若干特别规定370
第二节 动物侵权责任374
一、动物致人损害概论374
二、饲养的动物376
三、动物致人损害责任的性质及构成要件377
四、责任主体的具体认定:饲养人或管理人的认定379
五、责任减轻及免责事由381
第三节 物件损害责任382
一、物件损害责任概论382
二、物件的范畴384
三、物件损害的界定384
四、物件损害责任的性质386
五、关于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387
六、第87条的特别规定388
第四编 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第十三章 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392
【本章导读】392
第一节 概述392
一、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特征392
二、我国立法中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类型393
第二节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394
一、停止侵害394
二、排除妨碍395
三、消除危险396
第三节 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396
一、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的概念397
二、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的适用398
第四节 损害赔偿398
一、损害赔偿的概念398
二、损害赔偿的法律特征400
三、损害赔偿的法律关系400
四、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402
五、损害赔偿的规则403
【前沿问题研究】408
第十四章 人身损害赔偿412
【本章导读】412
第一节 概述412
一、人身损害赔偿的理解412
二、人身损害赔偿所保护的法益414
第二节 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415
一、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的确定415
二、人身损害赔偿的内容417
第三节 人身损害赔偿的方式427
一、概述427
二、一次性赔偿的计算428
三、定期金方式429
四、继续赔偿请求权430
【前沿问题研究】431
第十五章 财产损害赔偿433
【本章导读】433
第一节 概述433
一、财产损害的概念433
二、财产损害的特征435
第二节 财产损害赔偿的范围436
一、财产损害赔偿的原则436
二、财产损害赔偿的计算标准438
三、财产损害赔偿的减少439
第三节 财产损害赔偿的计算440
一、直接损失的计算440
二、间接损失的计算441
三、其他财产利益的计算443
第四节 财产损害赔偿的方式443
一、恢复原状443
二、实物赔偿444
三、折价赔偿444
第十六章 精神损害赔偿446
【本章导读】446
第一节 概述446
一、精神损害的概念446
二、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依据450
三、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演进454
四、精神损害赔偿的性质与功能456
第二节 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457
一、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的基本理论457
二、我国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460
三、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的要件462
第三节 精神损害赔偿的计算463
一、精神损害赔偿计算的特点463
二、精神损害赔偿计算的原则465
三、精神损害赔偿计算的标准467
四、精神损害赔偿计算的方法469
五、精神损害赔偿金额的减少469
第四节 精神损害赔偿的特殊问题471
一、胎儿的精神损害赔偿471
二、法人的精神损害赔偿473
三、对痛苦无感觉的人的精神损害赔偿474
四、死者的精神损害赔偿475
第十七章 惩罚性损害赔偿478
【本章导读】478
第一节 概述478
一、惩罚性赔偿的概念478
二、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演进480
三、惩罚性赔偿的功能482
第二节 惩罚性赔偿的适用484
一、我国关于惩罚性赔偿的法律规定484
二、惩罚性赔偿的适用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