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化验员读本 上 化学分析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化验员读本 上 化学分析 第3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66/32866567.jpg)
- 刘珍主编;黄沛成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21526
- 出版时间:1983
- 标注页数:464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9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化验员读本 上 化学分析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玻璃仪器1
一、仪器玻璃1
目录1
第一章 常用玻璃仪器及其它制品1
二、常用的玻璃仪器2
(二)各种洗涤液的使用16
2 合成洗涤剂水刷洗16
三、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16
(一)洗涤仪器的一般步骤16
1 水刷洗16
(三)砂芯玻璃滤器的洗涤18
(四)吸收池(比色皿)的洗涤19
2 烘干20
1 晾干20
(五)特殊的洗涤方法20
四、玻璃仪器的干燥和保管20
(一)玻璃仪器的干燥20
(二)玻璃仪器的保管21
3 吹干21
1 喷灯和火焰22
五、简单玻璃加工操作22
2 玻璃管的切割23
3 拉制滴管和毛细管24
4 弯管25
5 玻璃棒的加工26
1 打开粘住的磨口塞27
六、使用玻璃仪器的小经验27
第二节 石英玻璃仪器28
3 在玻璃上作编号的方法28
2 玻璃磨口塞的修配28
第三节 瓷器和非金属材料器皿30
一、铂制品31
第四节 铂及其它金属器皿31
二、其它金属器皿33
一、聚乙烯和聚丙烯制品34
第五节 塑料制品34
二、聚四氟乙烯制品35
1 煤气灯36
一、加热用品36
第六节 其它用品36
3 泥三角、石棉网37
2 水浴锅37
3 坩埚钳38
2 烧杯夹38
二、夹持器具38
1 双顶丝、万能夹、烧瓶夹38
2 移液管架39
1 滴定台及滴定管夹39
三、各种台架39
3 漏斗架40
5 铁架台、铁环、铁三角架41
4 试管架、比色管架41
学习要求42
2 打孔器42
四、零星用品42
1 螺旋夹、弹簧(止水)夹42
复习题43
一、天平的分类及各类天平的特点44
第一节 天平的分类、性能和选用44
第二章 天平44
2 分度值45
1 最大称量45
二、天平的主要技术规范45
三、天平的型号及规格46
3 秤盘直径和秤盘上方的空间46
四、正确选用天平48
一、双盘天平的称量原理49
第二节 双盘天平(部分机械加码分析天平)49
1 横梁部分50
二、双盘天平的构造50
4 制动系统51
3 立柱部分51
2 悬挂系统51
6 机械加码装置52
5 光学读数系统52
1 温度和相对湿度53
(一)对天平室的要求53
7 外框部分53
三、双盘天平的安装53
(二)天平的安装方法54
3 其它环境条件54
2 防尘54
2 砝码的使用与保养56
1 砝码的等级与规格56
四、砝码56
3 称量方法57
2 天平零点的测定和调整57
五、双盘天平的使用方法57
1 使用前的检查57
一、单盘天平的称量原理与特点59
第三节 单盘精密天平59
(二)起升部分61
(一)外框部分61
二、单盘天平的构造61
(三)横梁部分62
(四)悬挂系统63
(五)光学读数系统64
三、单盘天平的安装65
(六)机械减码装置65
2 检查及调整零点66
1 检查及调整水平66
四、单盘天平的使用方法66
3 称量方法67
一、电子天平的称量原理68
第四节 电子天平68
二、电子天平的特点69
(二)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70
(一)电子天平的安装70
三、电子天平的安装和使用方法70
第五节 试样的称量方法及称量误差71
四、电子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71
2 减量法称样72
1 指定质量的试样的称量方法(固定称样法)72
一、试样的称量方法72
二、称量误差74
3 挥发性液体试样的称量74
2 天平和砝码的影响75
1 被称物情况变化的影响75
第六节 天平的性能指标和砝码的允差76
5 操作者造成的误差76
3 环境因素的影响76
4 空气浮力的影响76
第七节 天平常见故障及排除77
一、双盘天平常见故障及排除78
二、单盘天平常见故障及排除80
复习题83
学习要求83
一、采样的重要性85
第一节 试样的采取和制备85
第三章 化验分析的一般知识及基本操作85
1 金属试样86
(一)组成比较均匀的试样的采取和制备86
二、采样的方法86
2 水样87
4 气体试样89
3 化工产品89
(二)组成很不均匀的试样的采取和制备90
1 破碎91
2 缩分92
二、分解试样的方法94
一、分解试样的一般要求94
第二节 试样的分解94
1 酸溶法95
(一)溶解95
2 碱溶法100
1 酸熔法101
(二)熔融101
2 碱熔法102
1 定温灰化法104
(三)有机化合物的分解104
3 坩埚材料的选择104
(一)原理105
三、微波加热技术在化验工作中的应用105
2 氧瓶燃烧法105
3 湿法分解105
3 环境分析中的应用106
2 熔解试样106
(二)应用106
1 消化试样106
二、沉淀107
一、溶解样品107
第三节 重量分析基本操作107
1 滤纸的选择108
(一)用滤纸过滤108
三、过滤和洗涤108
3 滤纸的折叠109
2 漏斗的选择109
5 倾泻法过滤和初步洗涤110
4 做水柱110
6 沉淀的转移112
(二)用微孔玻璃坩埚(或漏斗)过滤113
7 洗涤113
(一)坩埚的准备115
四、干燥和灼烧115
(二)沉淀的干燥和灼烧116
(三)干燥器的使用方法118
第四节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119
(一)种类120
一、滴定管120
2 涂油123
1 洗涤123
(二)准备123
4 装溶液和赶气泡125
3 试漏125
(三)滴定126
(四)读数127
(一)洗涤129
二、移液管和吸量管(统称吸管)129
(五)注意事项129
(二)吸取溶液130
(四)放出溶液131
(三)调节液面131
三、容量瓶132
(五)注意事项132
3 转移133
2 洗涤133
1 试漏133
6 使用容量瓶注意事项134
5 摇匀134
4 稀释134
四、容量仪器的校正135
(一)滴定管的校正137
1 绝对校正法138
(三)容量瓶的校正138
(二)移液管和吸量管的校正138
学习要求139
2 相对校正法139
复习题141
第四章 分析实验室用水142
2 有机物143
1 电解质143
第一节 源水的杂质143
一、纯化流程简介144
第二节 水的纯化方法144
3 颗粒物质144
4 微生物144
5 溶解气体144
2 电渗析146
1 离子交换146
二、纯化方法简介146
4 超滤和微孔过滤147
3 反渗透147
6 紫外线杀菌148
5 活性炭吸附148
一、分析实验室用水的规格149
第三节 分析实验室用水的规格及检验方法149
6 可溶性硅150
5 蒸发残渣150
二、分析实验室用水的检验方法150
(一)标准方法简介150
1 pH值范围150
2 电导率150
3 可氧化物质150
4 吸光度150
(二)一般检验方法151
第四节 分析实验室用水的贮存和选用152
一、蒸馏法153
第五节 蒸馏法制纯水153
二、亚沸法154
一、离子交换树脂155
第六节 离子交换法制纯水155
二、流程和设备157
三、离子交换树脂的预处理、装柱和再生161
(一)树脂的预处理162
1 阳柱再生方法163
(三)树脂的再生163
(二)装柱方法163
3 混柱的再生方法164
2 阴柱再生方法164
(一)离子交换树脂的寿命166
四、树脂寿命、污染及其清除166
(二)离子交换树脂的污染及其清除167
一、电渗析工作原理168
第七节 电渗析法制纯水168
(三)操作温度的影响168
第八节 超纯水制备170
二、电渗析纯水系统170
学习要求171
复习题172
一、溶液的定义173
第一节 溶液的基本知识173
第五章 溶液配制及浓度计算173
二、溶解过程174
三、溶解度175
(一)化学试剂的分类176
一、化学试剂的分类和规格176
第二节 化学试剂176
1 化学试剂的规格177
(二)化学试剂的规格与包装177
2 化学试剂的包装与标志179
二、化学试剂的选用180
三、化学试剂的使用方法182
一、法定计量单位183
第三节 分析化学中的计量关系183
1 物质的量184
二、分析化学中常用法定计量单位184
4 摩尔质量185
3 体积185
2 质量185
5 摩尔体积186
三、SI词头及其应用187
8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87
6 密度187
7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187
(一)等物质的量规则的含义188
四、等物质的量规则及其应用188
1 计算αA的浓度189
(二)等物质的量规则在滴定分析中的应用189
2 计算A的质量和质量分数190
(三)基本单元的确定191
一、B的物质的量浓度192
第四节 溶液浓度表示方法192
三、B的质量浓度193
二、B的质量分数193
1 Ts/x194
六、滴定度194
四、B的体积分数194
五、比例浓度194
2 Ts195
1 溶质是固体物质196
一、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和计算196
第五节 一般溶液的配制和计算196
1 溶质是固体物质197
二、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和计算197
2 溶质是浓溶液197
2 溶质是浓溶液198
五、比例浓度溶液的配制和计算199
四、体积分数溶液的配制和计算199
三、质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和计算199
(一)一般规定200
一、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的配制和计算200
第六节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计算200
1 直接配制法201
(二)配制方法201
2 标定法203
3 标准溶液浓度的调整205
4 物质的量浓度(CB)与滴定度(Ts/x)的相互换算206
二、微量分析用离子标准溶液的配制和计算207
第七节 配制溶液注意事项208
复习题210
学习要求210
2 总体平均值与样本平均值212
1 总体与样本212
第六章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212
第一节 准确度和精密度212
一、真实值与平均值212
(一)真实值212
(二)平均值212
二、准确度与误差213
(一)偏差214
三、精密度与偏差214
(二)算术平均偏差215
3 相对标准偏差216
2 样本标准偏差216
(三)标准偏差216
1 总体标准偏差216
四、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217
4 样本标准偏差的简化计算217
第二节 误差来源及消除方法218
4 操作误差219
3 试剂误差219
一、系统误差219
1 仪器误差219
2 方法误差219
二、偶然误差220
2 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222
1 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222
三、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222
3 消除测定中的系统误差223
二、有效数字中“0”的意义224
一、有效效字224
第三节 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224
三、数字修约规则226
1 加减法227
四、有效数字运算规则227
2 乘除法228
学习要求229
3 自然数229
复习题230
一、分析化学的任务和分类231
第一节 概述231
第七章 化学分析法基础231
二、化工生产分析的任务和作用232
3 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233
2 常量、半微量及微量分析233
三、分析方法分类233
1 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233
四、滴定分析法的要求和分类235
4 例行分析和仲裁分析235
一、方法简介236
第二节 酸碱滴定法236
1 指示剂的变色原理237
二、酸碱指示剂237
2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238
3 混合指示剂241
1 强碱滴定强酸(或强酸滴定强碱)244
三、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244
2 强碱滴定弱酸247
3 强酸滴定弱碱253
4 多元酸的滴定255
5 盐类滴定258
1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259
四、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259
2 HCI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260
3 比较261
1 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262
五、酸碱滴定法应用示例262
2 混合碱的测定263
3 硫磷混合酸的测定266
4 有机物测定示例268
一、方法简介269
第三节 配位滴定法269
1 EDTA的性质270
二、EDTA及其分析应用方面的特性270
2 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的特点271
1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272
三、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离解平衡272
2 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273
四、EDTA酸效应曲线275
3 配合反应的完全程度275
1 金属指示剂变色原理276
五、金属指示剂276
2 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277
3 常用金属指示剂278
2 标定284
1 配制284
六、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284
1 水硬度的测定285
七、配位滴定法应用示例285
3 水中镁的测定287
2 水中钙的测定287
2 氧化还原滴定法滴定终点的确定289
1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分类289
第四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289
一、方法简介289
2 标准溶液的配制292
1 方法简介292
二、高锰酸钾法292
3 标准溶液的标定293
4 应用示例294
1 方法简介295
三、重铬酸钾法295
3 应用示例296
2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296
2 间接碘量法298
1 直接碘量法298
四、碘量法298
(一)方法简介298
1 碘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299
(二)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299
3 碘量法误差来源299
2 Na2S2O3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301
1 氧化塔净化液NaOCl有效氯的测定304
(三)应用示例304
2 铜的测定305
(一)方法简介307
五、溴酸钾法307
(二)溴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308
(三)应用示例——苯酚含量的测定309
1 莫尔法——铬酸钾作指示剂法311
二、银量法确定理论终点的方法311
第五节 沉淀滴定法311
一、方法简介311
2 佛尔哈德法——铁铵矾作指示剂法313
3 法扬司法——吸附指示剂法315
三、AgNO3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317
四、NH4SCN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318
2 水中氯化物的测定319
1 电解食盐车间入槽盐水中NaCl含量的测定319
五、沉淀滴定法的应用示例319
1 对沉淀式的要求321
二、重量分析法中对沉淀的要求及沉淀剂的选择321
第六节 重量分析法321
一、重量分析法原理321
3 沉淀剂的选择322
2 对称量式的要求322
三、试样和沉淀剂用量的计算323
2 盐效应324
1 同离子效应324
四、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324
1 共沉淀现象325
五、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325
3 酸效应325
4 配位效应325
5 其它因素325
2 后沉淀现象326
2 形成晶形沉淀的条件327
1 沉淀的形状327
六、沉淀的条件327
3 形成无定形沉淀的条件328
九、重量分析结果计算329
八、沉淀的烘干或灼烧329
七、沉淀的过滤和洗涤329
十、应用示例331
学习要求333
复习题335
4 按所存在的离子形式表示339
3 按元素形式表示339
第八章 滴定分析计算与数据处理339
第一节 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339
1 按实际存在形式表示339
2 按氧化物形式表示339
一、直接滴定法计算340
第二节 滴定分析结果计算340
二、间接滴定法计算341
三、反滴定法计算342
四、混合物滴定结果的计算344
一、分析结果的判断345
第三节 分析结果数据处理345
1 4?法346
二、分析结果数据的取舍346
2 Q检验法347
3 格鲁布斯(Grubbs)法348
三、平均值精密度的表示方法349
四、平均值的置信区间351
2 一元线性回归353
1 概述353
五、回归分析法在标准曲线上的应用353
3 相关关系和相关系数357
复习题359
学习要求359
1 回收率(Rr)362
第一节 概述362
第九章 化验分析中的分离和富集方法362
2 富集倍数(F)363
3 沉淀为氢氧化物364
2 沉淀为硫酸盐364
第二节 沉淀分离法364
一、无机沉淀剂沉淀分离法364
1 沉淀为氯化物364
4 沉淀为硫化物365
1 8-羟基喹啉366
二、有机沉淀剂沉淀分离法366
3 1-亚硝基-2-萘酚367
2 丁二酮肟367
三、共沉淀分离法368
5 氯化四苯鉮368
4 铜铁试剂368
(二)有机共沉淀剂369
(一)无机共沉淀剂369
1 分配系数370
一、萃取分离法的基本原理370
第三节 溶剂萃取分离法370
2 分配比371
3 萃取率372
1 形成螯合物373
二、萃取体系373
4 分离因数373
2 形成离子缔合物374
1 萃取375
四、萃取分离操作方法375
三、有机物的萃取分离375
五、溶剂萃取的应用376
3 分离和洗涤376
2 分层376
(三)其它仪器分析方法用的分离、富集方法377
(二)萃取光度分析377
(一)分离干扰物质377
一、离子交换树脂378
第四节 离子交换分离法378
1 阳离子交换树脂379
二、离子交换树脂的种类379
3 螯合型离子交换树脂380
2 阴离子交换树脂380
1 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和交联度381
三、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质381
3 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382
2 离子交换树脂的孔结构382
4 离子交换的亲和力383
四、离子交换分离操作方法384
第五节 色谱分离法386
3 阴阳离子的分离386
五、离子交换分离法应用386
1 水的净化386
2 微量组分的富集386
一、柱色谱387
2 吸附剂388
1 基本原理388
(一)吸附柱色谱法388
3 流动相389
(二)分配柱色谱390
4 色谱体系选择390
4 分配色谱溶剂系统的选择391
3 固定相与流动相391
1 基本原理391
2 载体391
1 装柱392
(三)柱色谱操作方法392
(四)柱色谱分离法的应用393
3 色谱分离393
2 加样393
二、薄层色谱法394
(一)薄层色谱分离原理395
1 薄层板制备396
(二)薄层色谱操作方法396
3 展开397
2 点样397
4 定位与显色398
5 定性399
(三)薄层色谱法应用示例400
6 定量400
学习要求401
复习题402
二、化验室设计要求403
一、化验室的分类及职责403
第十章 化验室建设403
第一节 化验室的分类及设计要求403
1 精密仪器室404
2 化学分析室405
一、概述407
第二节 分析测试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407
3 辅助用室407
二、标准化与标准方法409
(一)标准物质的分级和分类413
三、标准物质413
(二)一些常用的标准物质414
2 用于评价分析方法415
1 用于校准分析仪器415
(三)标准物质的应用415
6 用于制订标准方法、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技术仲裁416
5 用于分析化学的质量保证416
3 用作工作标准416
4 提高实验室间的测定精密度416
(一)化学试剂417
五、化学试剂和材料417
四、化验室环境417
(二)器皿材料418
八、原始记录及数据整理419
七、化验室操作及测定规程419
六、计量器具的校准419
一、精密仪器的管理420
第三节 化验室的管理420
九、人员的技术能力420
2 化验室试剂存放要求421
1 属于危险品的化学药品421
二、化学药品的管理421
三、其它实验物品的管理422
一、防火防爆423
第四节 化验室安全423
二、灭火424
1 毒物426
三、化学毒物及中毒的救治426
2 中毒症状与救治方法427
1 汞蒸气及其它废气432
四、有毒化学物质的处理432
2 废液433
3 废渣434
2 气瓶的存放及安全使用435
1 气瓶内装气体的分类435
五、气瓶的安全使用435
1 电击防护436
六、电气安全436
2 静电防护437
七、一般安全守则438
3 用电安全守则438
学习要求439
复习题440
主要参考文献441
表一 酸、碱的离解常数442
附录442
表二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445
表三 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447
表四 标准电极电位?O(18~25℃)448
表五 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18~25℃)451
表六 常见化合物的俗名454
表七 相对分子质量表(1993年)458
表八 相对原子质量表(1993年)462
表九 不同标准溶液浓度的温度补正值(ml/L)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