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曾国藩家藏史料考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曾国藩家藏史料考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6/32865638.jpg)
- 王澧华著 著
- 出版社: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321985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292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0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曾国藩家藏史料考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曾国藩奏稿考论1
一、曾氏家藏奏稿的四种本子1
二、传忠书局的《曾文正公奏稿》3
三、传忠版之前的三个刻本6
1.薛福成编、张瑛刊《曾文正公奏议》6
2.张树声编刊之《曾文正公奏疏文钞合刊》6
3.包三鏸重校《曾文正公奏议补编》7
四、岳麓书社版《曾国藩全集·奏稿》8
五、自撰与幕拟9
六、曾国藩的拟奏幕友12
1.李元度13
2.李鸿章14
3.程鸿诏15
4.李鸿裔16
5.钱应溥16
6.吴汝纶17
1.前期(1850—1857)之戇直、激切与倔强18
七、曾国藩奏稿的特点18
2.后期(1858—1872)之绵里藏针、缜密老到与平淡质实22
曾国藩书信考述30
一、存稿述略30
二、传忠编校31
三、曾氏手札之钩刻与选编37
1.郭氏家刻《名贤手札》中之曾札37
2.李氏家刻《曾文正公手札》37
3.杜春和、耿来金等编《曾国藩未刊往来函稿》38
4.江世荣编《捻军史料丛刊》第三集《曾国藩书牍》40
5.江世荣编注本《曾国藩未刊信稿》41
四、书启幕友42
1.罗萱42
2.许振祎43
3.冯竣光44
4.王敬恩45
5.柯钺45
7.王定安46
6.向师棣46
8.王镇镛47
五、曾国藩对幕拟信稿的核改批注49
1.阐明发挥49
2.删繁就简50
3.“武人不识字者,不必与之引古”52
4.“凡公事信总宜层层答复”52
5.“凡回信应多说此间情形,勿专述彼间事势”52
6.遣词造句53
曾国藩诗文编刊考述55
一、手抄流传55
二、最早的文集刻本57
三、最早的诗集刻本61
四、传忠书局同治编年本与光绪分类本63
五、民国改编注释与辑佚本68
六、岳麓书社版《曾国藩全集·诗文》70
一、手稿的保存与副本的抄录71
曾国藩日记考论71
二、传忠版《求阙斋日记类钞》75
三、上海石印本《曾文正公日记》79
四、台湾影印本《曾文正公手写日记》83
五、岳麓书社版《曾国藩全集·日记》84
六、《绵绵穆穆之室日记》85
七、《无慢室日记》86
一、手迹的保存87
曾国藩家书研究87
二、副本的抄存89
三、不予录副的密件90
四、陆续披露的手书佚件93
五、传忠书局的首次编刊97
六、传忠版以外的几个主要版本100
1.李榕选刻本100
2.章琢其选注本102
3.邓云生标点本103
1.京官得意时期104
七、曾氏家书的几个阶段性特点104
2.南北征战时期107
3.暮年羁绊官场时期117
曾国藩批牍考论120
一、清抄本《曾文正公批禀》考述120
1.凌问樵其人其事120
2.“凌问樵观察藏”考辨121
3.原存官署之“政迹批牍二十四卷”的下落121
二、传忠刻本之删节与抄本之遗失123
1.亲笔手批125
三、亲笔手批、核改幕批与小禀批词125
2.核改幕批129
3.小禀批词132
四、曾国藩的拟批幕友138
1.郭昆焘138
2.程桓生139
3.陈方坦139
4.任伊139
7.赵荣、刘应堉140
5.黎庶昌140
6.陈兰彬、萧世本140
五、曾氏批牍的风格及各时期的特点141
1.咸丰三年长沙剿“匪”时期141
2.咸丰八年八月奉皆再出至咸丰十年五月署理江督时期142
3.咸丰十年五月骤握督篆钦篆至同治三年六月攻破金陵时期142
4.同治三年六月至同治四年五月金陵善后时期143
5.同治四年五月至十二月围剿捻军时期143
6.同治六年至九年总督两江与直隶时期144
7.同治十年至十一年二月三督两江时期144
《求阙斋读书录》编刊考略145
一、编辑者考145
二、《读书录》与《鸣原堂论文》等书的关系149
1.采自《日记》者149
2.采自《鸣原堂论文》者149
3.见于《十八家诗钞》者150
一、史料出处及其流传154
《湘乡曾氏文献》叙录154
二、内容及其价值155
《湘乡曾氏文献补》考论204
一、曾麟书谕子书考论204
二、曾国潢家书考论209
三、曾国华家书考论213
四、曾国荃家书考论217
五、曾国葆家书考论222
《古文四象》编刊考论226
一、编纂经过226
二、编刊始末228
1.吴汝纶多方奔走,未成而逝231
2.赵衡排印本231
3.张翔鸾评注本233
4.常堉璋督刻本234
三、编辑体例235
一、罗尔纲的《李秀成自述原稿注》241
《李秀成亲供手迹》散论241
二、简又文的《忠王亲笔供辞之初步研究》243
三、《亲供手迹》的基本面貌与曾国藩的批校删改261
1.李秀成的自批261
2.曾国藩的批注与校正262
3.曾国藩的大段删削263
《曾惠敏公手写日记》考论270
一、台湾学生书局影印本《曾惠敏公手写日记》270
二、钟叔河的研究成绩及其主持出版的《使西日记》与《出使英法俄国日记》273
三、几个重要问题的补正278
1.使署从官缮录副本,曾纪泽自为核定278
2.曾纪泽在日记原稿上的圈识批注280
3.沪刻本与《申报馆丛书余集》之《曾侯日记》282
4.《手写日记》与现存各版本的对比分析282
5.《使西日记》与《遣集·日记》的比较288
主要参考文献290
后记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