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山东通史 近代卷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安作璋主编;李宏生,宋青蓝卷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09017135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416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97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山东通史 近代卷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 综述3
一 鸦片战争前后的山东3
(一)鸦片战争前山东的社会状况3
目录3
(二)鸦片战争期间齐鲁儿女的抗英斗争14
(三)两次鸦片战争对山东的影响20
二 太平天国时期山东的农民反清风暴26
(一)太平天国北伐军及其援军在山东的战斗26
(二)捻军驰骋转战齐鲁33
(三)幅军的反清斗争38
(四)淄川、博山农民的抗粮武装斗争49
(五)鲁西南长枪会的反清起义59
(六)鲁南的邹教军63
(七)鲁西北的五大旗军66
(一)山东的资本主义萌芽71
三 山东资本主义与工人阶级的产生71
(二)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侵入山东81
(三)洋务运动时期官办企业的兴起89
(四)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创办97
(五)山东工人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106
四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的山东战事109
(一)甲午战争爆发与山东局势109
(二)日军登陆荣成116
(三)威海卫之战127
(四)爱国官绅和人民群众的抗日斗争142
五 德英等列强对山东的强占与争夺148
(一)德国觊觎胶州湾及山东半岛148
(二)巨野教案与德国武力占领胶州湾151
(三)德国在青岛的殖民统治与山东人民的反德斗争165
(四)英国强租威海卫与威海人民奋起抗英182
(一)瓜分狂潮中的严重社会危机193
六 义和团运动在山东的兴起和发展193
(二)义和团的源流204
(三)义和团运动的兴起212
(四)义和团的组织与口号226
(五)山东地方官对义和团的态度236
(六)向直隶京津发展246
七 义和团运动后的山东局势257
(一)义和团的余波257
(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扩大268
(三)“新政”和“预备立宪”的施行285
(四)民族工商业的初步发展300
(五)莱海招等地农民的抗捐抗税斗争319
(六)各阶层掀起收回利权风潮335
八 辛亥革命在山东349
(一)辛亥前夕山东同盟会的活动349
(二)武昌起义后的山东独立357
(三)烟台起义与烟台军政府367
(四)各地的武装起义与光复376
九 民国初年的山东政局388
(一)二次革命前后的反袁斗争388
(二)山东的护国战争391
(三)日本趁火打劫与“山东问题”395
(四)日本对山东的殖民统治与掠夺404
(五)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411
下册 典志419
一 手工业419
(一)洋货冲击与部分传统手工业的衰落419
(二)手工棉纺织业生产的商品化倾向425
(三)手工缫丝业与丝织业生产的进步428
(四)传统行业结构的变动与新兴行业的崛起435
二 工矿业447
三 市场经济455
(一)清末农业科技推广的发端470
四 农业科技的推广470
(二)民国前期农业科技推广的发展473
(三)农业推广方法的改进483
(四)农业推广的特点、作用及影响488
五 交通497
(一)陆路交通497
(二)水陆交通510
六 外国银行的金融扩张516
七 教育522
八 风俗534
(一)传统社会信仰的衰弱与新的社会信仰的形成534
(二)旧风俗的沿革及新风俗的形成546
九 基督教的传播551
(一)天主教552
(二)基督教(新教)561
(三)中国教会571
(一)济南575
一○ 城市575
(二)烟台598
(三)青岛616
(四)威海637
(五)潍县649
(六)周村663
(七)博山671
(八)济宁679
(九)泰安691
(十)枣庄701
列传711
一 周天爵711
二 黄恩彤715
三 丁守存719
四 陈介祺723
五 宋景诗727
六 左宝贵732
七 武训735
八 朱红灯740
九 王懿荣744
一○ 曲诗文749
一一 柯劭忞753
一二 王治芗757
一三 隋理堂761
一四 刘培源765
一五 刘冠三769
一六 谢鸿焘776
一七 徐镜心783
一八 丁惟汾795
一九 王朝俊804
二○ 丁世峄811
二一 栾星壑819
二二 王金铭829
二三 王讷837
二四 陈干843
二五 蒋衍升857
二六 夏溥斋863
二七 孙谏声878
二八 邱丕振882
二九 赵魏892
三○ 丛琯珠895
三一 吴大洲899
三二 邓天乙904
三三 刘溥霖911
三四 王林肯918
三五 薄子明924
后记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