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产业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产业经济学
  • 苏东水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078309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555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571页
  • 主题词:经济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产业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3

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导论3

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

一、什么是产业经济学3

二、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5

三、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7

第二节 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10

一、研究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意义10

二、研究产业经济学的实践意义12

三、研究产业经济学的现实意义13

第三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4

一、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14

二、产业经济学的具体研究方法16

三、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研究工具18

第二章 产业经济的形成与发展20

第一节 产业的形成与分类20

一、产业的涵义20

二、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23

三、产业的其他分类方法32

第二节 中国产业经济的起源36

一、中国古代农业的产生与发展36

二、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产生与发展39

三、中国古代商业的产生与发展42

第三节 外国产业经济的起源45

一、古代西亚的产业经济45

二、古代埃及的产业经济49

三、古代希腊的产业经济51

四、古代罗马的产业经济52

五、东方文明的巨大价值54

第四节 管理文化对产业经济的作用54

一、管理文化对产业经济的作用机理54

二、管理文化对产业组织的影响56

三、管理文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60

四、管理文化对产业政策的影响61

五、管理文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63

第一节 中国产业经济学的思想渊源65

第三章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65

一、农本思想66

二、工商业思想68

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思想69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69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70

二、邓小平产业经济思想71

第三节 现代产业经济学的理论76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渊源及发展76

三、西方经济学76

二、产业结构理论的渊源及发展78

三、产业关联理论的渊源及发展79

第二篇 产业组织83

第四章 理论演变83

第一节 产业组织的定义与理论渊源83

一、产业组织的定义83

二、竞争机制与市场秩序84

三、“马歇尔冲突”与不完全竞争85

一、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86

第二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86

二、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87

第三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90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90

二、可竞争市场理论93

第五章 企业97

第一节 西方观点:什么是企业97

一、新古典企业理论97

二、现代企业理论102

第二节 东方观点:什么是企业110

一、东方人本主义企业理论110

二、东方企业的特点112

三、中国当代企业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14

第三节 企业在产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16

一、企业的地位116

二、企业的作用118

第一节 市场结构121

一、市场结构的含义和基本类型121

第六章 市场121

二、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125

第二节 市场行为139

一、市场行为的定义139

二、市场竞争行为139

三、市场协调行为149

一、市场绩效的定义152

二、绩效指标152

第三节 市场绩效152

三、市场绩效的综合评价154

第四节 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163

第七章 博弈165

第一节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与应用165

一、市场竞争中的博弈165

二、现代经济学与博弈论166

三、博弈论的基本概念168

第二节 完全信息博弈170

一、完全信息静态博弈170

二、完全信息动态博弈176

三、重复博弈183

第三节 不完全信息博弈187

一、不完全信息博弈基本概念187

二、海萨尼转换189

三、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190

四、信号传递博弈193

第八章 竞争197

第一节 静态竞争策略197

一、产量决策——古诺模型198

二、价格决策——伯特兰德模型202

三、产品决策——豪泰林模型203

第二节 动态竞争策略205

一、产量领先策略——斯坦克尔伯格模型206

二、长期竞争策略——无限次重复古诺模型208

三、米尔格罗姆—罗伯兹垄断限价模型210

第三节 竞争的人为为人观215

一、当今市场竞争新趋势215

二、合作的基础216

三、“人为为人”文化219

第三篇 产业结构223

第九章 理论发展223

第一节 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223

一、产业结构的涵义223

二、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224

三、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对象及理论体系230

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规律231

一、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231

二、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234

三、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理论考察237

第三节 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239

一、供给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240

二、需求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242

三、国际贸易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244

四、国际投资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244

五、其他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244

二、产业关联方式246

一、产业关联的涵义246

第一节 产业关联概述246

第十章 关联246

三、投入产出的涵义249

第二节 产业关联分析的基本工具249

一、投入产出表250

二、投入产出模型254

三、投入产出分析的主要内容259

第三节 产业波及效果分析264

一、产业波及效果以及分析工具264

二、产业波及效果现状分析267

三、产业波及效果分析的其他应用272

第十一章 优化280

第一节 产业结构优化概述280

一、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与主要内容280

二、产业结构效应281

三、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283

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284

一、创新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284

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机制286

三、主导产业的选择287

第三节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290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涵义290

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准293

三、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整294

第四节 地区产业结构优化296

一、地区的界定296

二、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297

三、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298

四、地区产业结构分析的经济指标299

第十二章 布局305

第一节 产业布局理论概述305

一、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306

二、产业布局理论的研究内容311

第二节 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313

一、地理位置因素313

二、自然因素313

三、人口因素314

四、社会经济因素315

五、科学技术因素316

第三节 产业布局的实践317

一、国际分工与国际产业转移317

二、全国性产业布局320

三、地区性产业布局323

第一节 产业政策概述329

一、产业政策的涵义329

第十三章 产业政策329

第四篇 产业管理329

二、产业政策的起源331

三、产业政策兴起与存续的理论依据332

四、产业政策的作用333

五、产业政策的局限性334

第二节 产业政策的一般模式和演变规律335

一、产业政策的分类335

二、产业政策的目标和手段336

三、产业政策的一般特征337

五、产业政策趋同的可能性340

四、产业政策的演变规律340

第三节 产业政策评估341

一、产业政策评估的意义341

二、产业政策评估的原则和一般标准342

三、产业政策效果评估体系345

第十四章 政策类型346

第一节 产业组织政策346

一、产业组织政策概述346

二、产业组织政策的核心内容348

二、产业结构政策的重要性352

第二节 产业结构政策352

一、产业结构政策的涵义与内容352

三、战略产业的扶植政策353

四、衰退产业的调整政策355

第三节 产业布局政策356

一、产业布局政策概述356

二、发达国家的产业布局政策357

三、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布局政策358

一、产业技术政策概述362

第四节 产业技术政策362

二、产业技术政策的内容和手段363

三、产业技术政策的发展趋势364

第五节 综合性产业政策366

一、农业政策368

二、中小企业政策370

一、产业规制的概念376

二、当代西方产业规制的三种模式376

第一节 产业规制模式376

第十五章 产业规制376

三、民间主导产业规制的特征及其例证分析377

四、政府主导型产业规制的特征及其例证分析379

五、政府民间平衡产业规制的特征及其例证分析381

六、对当代西方三种产业规制模式的借鉴383

第二节 政府规制384

一、政府规制的涵义、种类和原因384

二、法律规制386

三、行政规制391

一、自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的原因399

第三节 自然垄断产业的放松规制399

二、英国电信产业进人规制的放松402

三、美国航空等产业的放松规制403

四、日本铁路的放松规制405

五、中国自然垄断产业价格规制与进入规制的放松406

第十六章 行业管理412

第一节 行业管理概述412

一、行业管理的意义与职能412

二、大型公司与行业管理417

一、行业管理组织的发展420

第二节 行业协会420

二、行业协会的功能及其运行方式425

三、中国行业协会的现状与问题429

第三节 中国行业管理的总体构想431

一、从部门管理向行业管理转变431

二、中国行业管理的总体建设433

三、中国行业协会的改革趋势436

一、洋务运动时期的产业政策440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以前的产业政策440

第十七章 中国产业政策440

二、民国时期的产业政策442

三、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业政策447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以后的产业政策450

一、过渡时期的产业政策450

二、大跃进时期(1958—1960年)的产业政策453

三、调整时期(1961—1965年)的产业政策455

四、“文革”时期(196—1976年)的产业政策457

一、国民经济调整和“六五”时期(1978—1985年)的产业政策460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政策460

二、“七五”期间(1986—1990年)的产业政策464

三、“八五”期间(1991—1995年)的产业政策465

四、“九五”(1996年至今)以来的产业政策及展望468

第五篇 产业发展473

第十八章 产业发展理论473

第一节 产业发展概述473

一、产业发展的涵义473

二、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474

三、产业发展的模式477

第二节 经济增长理论483

一、经济增长的涵义483

二、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484

三、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486

四、新经济增长理论489

第三节 产业的可持续发展491

一、可持续发展问题491

二、人口、资源、生态环境问题495

三、人、自然与可持续发展499

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503

第十九章 知识产业经济508

第一节 知识经济与知识产业的基本原理508

一、知识经济的涵义508

二、知识资本的理论510

三、知识产业的涵义与类型517

四、知识经济的特征517

一、美国知识产业发展的现状520

第二节 知识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520

二、欧盟知识产业发展的现状521

第三节 发展知识产业的国家对策523

一、政府在发展知识产业中的主导作用523

二、知识产业的发展对策524

三、我国发展知识产业要注意的问题524

第二十章 中国产业发展展望526

第一节 中国产业发展的趋势526

一、新的发展现象526

二、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530

第二节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535

一、中国未来战略产业的选择535

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着眼点538

第三节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541

一、高技术产业的概念及特点542

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历程回顾与现状543

三、中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意义及环境与制约因素545

附录 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550

主要参考文献5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