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的总体生产思想及其当代价值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的总体生产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 侯彦峰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1403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18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235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的总体生产思想及其当代价值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及其意义1

一 选题的缘起1

二 选题的意义4

第二节 相关研究成果述评8

一 国外研究综述8

二 国内研究综述11

第三节 本书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6

一 研究思路16

二 研究方法19

第一章 马克思总体生产思想的形成条件和逻辑过程21

第一节 马克思的总体生产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21

一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取代封建社会生产方式21

二 工业革命引起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社会关系生产和人的生产的变化23

三 分工、交换与现代社会有机性的凸显27

第二节 马克思总体生产思想产生的理论前提28

一 德国古典哲学的生产思想29

二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生产思想33

三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生产思想35

四 总体性思想38

第三节 马克思总体生产思想的逻辑阶段42

一 第一阶段:马克思的总体生产思想的初创时期43

二 第二阶段:马克思总体生产思想的成熟时期48

三 第三阶段:马克思总体生产思想的完善和发展时期53

第二章 马克思总体生产思想的逻辑起点和三重视角58

第一节 社会有机体是马克思研究总体生产的逻辑起点58

一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梳理59

二 从社会有机体看总体生产的一般规定60

三 从现代社会有机体看总体生产64

第二节 马克思的总体生产思想的三重视角68

一 人的需要与总体生产68

二 社会生活与总体生产74

三 分工和交往与总体生产79

第三节 社会有机论方法的启示83

一 社会机械论向社会有机论的转变83

二 社会有机体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87

三 现代社会的各种生产应该和谐发展91

第三章 总体生产的层次规定和基本内涵96

第一节 总体生产的两个层次96

一 总体生产的第一个层次96

二 总体生产的第二个层次100

第二节 总体生产的基本内容103

一 物质生产104

二 精神生产107

三 社会关系生产112

四 人的生产120

第三节 总体生产的基本内涵125

一 生产之间互相渗透125

二 社会生产的过程性展开130

三 社会生产过程的总体性规定136

第四章 总体生产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143

第一节 总体生产的特征143

一 整体性143

二 协调性146

三 有机性150

四 人本性153

第二节 总体生产的应然和实然156

一 总体生产的应然156

二 总体生产的实然160

第三节 总体生产的发展趋势164

一 马克思对总体生产的预测164

二 总体生产的当代趋势168

第五章 马克思总体生产思想的当代价值173

第一节 重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173

一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变化174

二 西方思想家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177

三 马克思的总体生产思想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181

第二节 重新理解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问题185

一 重新理解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必要性185

二 从马克思的总体生产思想重新认识社会主义188

第三节 总体生产思想对于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193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定位194

二 马克思的总体生产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196

三 总体生产思想对于探索人类解放的新型道路的指导意义201

参考文献210

后记2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