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侵权违法性与损害赔偿=THE WRONGFULNESS OF TORT AND DAMAGES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侵权违法性与损害赔偿=THE WRONGFULNESS OF TORT AND DAMAGES](https://www.shukui.net/cover/59/32525441.jpg)
- 陈聪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03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1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侵权违法性与损害赔偿=THE WRONGFULNESS OF TORT AND DAMAGES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论侵权行为法之违法性概念1
一、序言2
二、欧洲法违法性之考察2
(一)法国法2
(二)德国法7
(三)英国法15
(四)欧洲侵权行为法原则19
三、日本法与台湾地区法之变迁23
(一)日本法23
(二)台湾地区“民法”26
四、违法性与过失概念30
五、违法性之判断36
(一)权利外延不明确:隐私权之侵害37
(二)权利或利益不具显著性:债权侵害与纯粹经济上损失42
(三)权利或利益定义不精确:营业权或营业利益47
(四)加害人利益之保护(权利冲突):名誉权与肖像权之侵害49
六、结论54
第二章 环境污染责任之违法性判断56
一、序言57
二、二则法院判决:违法性之存否58
(一)中国大陆“李国发诉东风渠灌区管理处污染损害赔偿案”58
(二)台湾地区“窑厂排放废气污染损害赔偿案”59
(三)环境污染侵权责任之违法性要件60
三、纠正正义与功利主义之冲突65
(一)纠正正义与功利主义65
(二)美国侵权行为法整编69
(三)美国法院实务72
四、违法性之判断与权益侵害74
(一)权利侵害74
(二)纯粹经济上损失83
五、结语89
第三章 美国医疗过失举证责任之研究92
一、序言93
二、“事实说明自己”法则之法制发展94
(一)“事实说明自己”法则之起源94
(二)“事实说明自己”法则在一般民事案件之应用97
三、“事实说明自己”法则在医疗案件之应用99
(一)理论上之争论99
(二)美国实务发展103
四、“事实说明自己”法则之要件108
(一)无被告之过失则损害不发生109
(二)被告有排他性控制力110
(三)原告行为不具原因力113
五、原告之举证程度114
六、台湾地区法之比较118
七、结论123
第四章 人身侵害之损害概念125
一、序言126
二、损害概念之争议127
(一)差额说127
(二)具体损害说131
(三)规范的损害概念136
(四)损害概念与损害计算139
三、台湾地区之人身损害概念142
(一)差额说之原则与修正142
(二)人身侵害之积极损害145
(三)人身侵害之消极损害150
(四)人身侵害之非财产上损害162
四、损害概念、损害计算与损害赔偿机能174
(一)在人身侵害之积极损害方面175
(二)在人身损害之消极损害方面175
(三)在人身侵害之非财产上损害赔偿方面176
五、结论178
第五章 劳动能力丧失与慰抚金的调整补充机能——“最高法院”2004年度台上字第1489号民事裁判评释179
一、“最高法院”民事判决179
(一)案例事实179
(二)判决之理由180
二、劳动能力减少之损害赔偿181
(一)所得丧失说182
(二)劳动能力丧失说183
三、慰抚金之调整补充功能185
四、结论189
第六章 过失相抵之法理基础及其适用范围191
一、序言192
二、与有过失之意义193
(一)固有意义之过失193
(二)非固有意义之过失195
三、过失相抵之法理199
(一)被害人分担损害的制度199
(二)加害人责任减轻的制度203
(三)综合讨论206
四、过失相抵原则之适用208
(一)被害人之行为义务208
(二)注意程度211
(三)因果关系212
五、责任能力(识别能力)213
六、被害人承担与有过失之范围216
(一)使用人之与有过失216
(二)具有亲族关系之人的与有过失224
七、过失相抵原则之类推适用227
(一)否定说228
(二)肯定说229
(三)综合讨论231
八、结论233
第七章 全民健康保险代位求偿之法律问题235
一、序言236
二、社会保险制度及全民健康保险之立法238
(一)社会保险制度238
(二)全民健康保险之立法241
三、代位求偿权之立法目的与法律性质243
(一)保险人代位求偿权之立法目的243
(二)代位求偿权之法律性质246
(三)小结248
四、健保局医疗给付之代位权249
(一)代位权之适用范围249
(二)健保给付之代位求偿权250
(三)小结255
五、健保局医疗给付代位求偿权之成立要件255
(一)发生法律规定之特定侵害事故256
(二)加害人已投保责任保险者,向保险人求偿;未投保者,向第三人求偿261
(三)健保局已为保险给付271
(四)健保局得代位求偿之金额275
(五)小结275
六、当事人间之法律关系277
(一)加害人与被保险人之关系277
(二)被保险人与责任保险人之关系279
(三)被保险人与健保局之关系281
(四)责任保险人与加害人之关系282
(五)健保局与责任保险人之关系285
(六)健保局与加害人之关系286
(七)小结286
七、代位求偿权之障碍288
(一)债权让与之通知288
(二)当事人和解之效力290
(三)小结292
八、结论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