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阿勒泰市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阿勒泰市志](https://www.shukui.net/cover/34/30214612.jpg)
- 马祥琛,恽芝艾主编;阿勒泰市党史、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 ISBN:7228062647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604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624页
- 主题词:阿勒泰市(学科: 地方志) 阿勒泰市 地方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阿勒泰市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7
第一编 建置 区划38
第一章 建置沿革38
第二章 行政区划39
第一节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39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行政区划39
第三章 城区、镇、乡概况41
第一节 城区41
第二节 北屯镇42
第三节 红墩乡42
第四节 阿苇滩乡43
第五节 切木尔切克乡43
第六节 阿拉哈克乡44
第七节 汗德尕特蒙古族乡44
第八节 喀拉希力克乡45
第九节 萨尔胡松乡45
第十节 巴里巴盖乡45
第十一节 切尔克齐乡46
第四章 古地名探源46
第一节 锡伯渡46
第二节 萨尔胡松46
第三节 喀拉布鲁宫47
第四节 宰桑47
第五节 将军山47
第六节 五指泉48
第七节 姜青湖49
第八节 八省仪园49
第九节 红墩49
第二编 自然环境52
第一章 地质 地貌52
第一节 地质52
第二节 地貌55
第二章 气候56
第一节 气候特征56
第二节 气象要素57
第三章 水文59
第一节 河流59
第二节 湖泊61
第三节 沼泽61
第四节 地下水61
第四章 土壤62
第一节 土壤类型62
第二节 耕作土壤65
第五章 野生动植物、矿藏66
第一节 植被66
第二节 动物69
第三节 矿藏69
第六章 自然灾害74
第一节 雪灾74
第二节 旱灾74
第三节 暴雨、雷电75
第四节 冰雹75
第五节 寒潮和大风75
第六节 蝗虫、鼠害76
第七节 地震76
第三编 人口78
第一章 人口变化与分布78
第一节 人口变化78
第二节 人口密度与分布81
第二章 人口结构82
第一节 性别结构82
第二节 年龄结构83
第三节 民族结构84
第四节 文化结构85
第五节 职业结构86
第六节 城乡人口结构86
第三章 计划生育88
第一节 机构88
第二节 工作措施88
第四编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94
第一章 城区建设94
第一节 街巷94
第二节 桥梁96
第三节 供水、排水96
第四节 供煤97
第五节 公共卫生97
第六节 绿化97
第二章 镇乡建设99
第一节 北屯镇建设99
第二节 乡村建设100
第三章 建筑业101
第一节 建筑队伍101
[附]农十师工程团101
第二节 设计施工102
第三节 建筑材料102
第四章 房地产管理102
第五章 环境保护103
第一节 环境监测103
第二节 治理污染103
[附]承化寺建设始未103
第五编 畜牧业106
第一章 草场资源106
第一节 夏季放牧草场106
第二节 春秋季放牧草场108
第三节 冬季放牧草场109
第四节 打草场109
第二章 牲畜品种110
第一节 羊110
第二节 牛111
第三节 马113
第四节 骆驼113
第五节 其他牲畜及家禽品种114
第三章 畜牧业生产114
第一节 牧放形式114
第二节 生产体制115
第三节 牧事116
第四章 畜病与防治119
第一节 传染病119
第二节 寄生虫病122
第三节 兽医队伍122
第五章 牧业基本建设122
第一节 牧区水利建设122
第二节 飞播牧草123
第三节 治蝗灭鼠123
第四节 牧道建设123
第五节 棚圈建设124
第六节 药浴池、配种站建设124
第七节 畜牧业基地125
[附]境内地方国营牧场125
第六编 农业128
第一章 农业生产体制128
第一节 个体经营128
第二节 互相组129
第三节 农业生产合作社129
第四节 人民公社130
第五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130
第二章 农业生产131
第一节 农业分区131
第二节 主要农产品产量132
第三节 作物品种136
第四节 农艺、农时137
第五节 植物保护139
第六节 蔬菜瓜果栽培141
第三章 农业机械142
第四章 屯垦144
第一节 清代、民国时期屯垦144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屯垦144
第七编 水利148
第一章 水利工程148
第一节 引、排水工程148
第二节 蓄水工程152
第三节 提水工程153
第二章 灌溉管理153
第一节 灌溉方式和灌水定额153
第二节 用水管理和水费征收154
第三章 水电155
第一节 城市水电155
第二节 农村小水电156
第八编 渔业160
第一章 环境品种160
第一节 渔业环境160
第二节 鱼类品种161
第二章 捕捞与养殖163
第一节 捕捞164
第二节 养殖164
第三节 养殖水域165
第九编 林业168
第一章 林业资源168
第一节 林地及树种168
第二节 林业区划169
第二章 林业生产170
第一节 采伐170
第二节 林地更新171
第三节 平原植树造林171
第三章 森林保护172
第一节 制止乱砍滥伐172
第二节 护林防火172
第十编 工业174
第一章 工业体制174
第一节 私营手工业174
第二节 国营工业174
第三节 城市集体工业175
第四节 乡镇工业175
第二章 工业种类176
第一节 采矿业176
[附]农十师云母一矿178
第二节 电力工业179
第三节 建筑材料业180
第四节 食品饮料业180
第五节 皮革、服装、鞋帽业182
第六节 金属制品业183
第七节 农机具制造和修理业184
第八节 木器家具和锯材业184
第九节 自来水185
第十节 印刷业185
第三章 市属主要工业企业简介187
第一节 阿勒泰市水泥厂187
第二节 阿勒泰市木器厂188
第三节 阿勒泰市食品加工厂188
第四节 阿勒泰市农牧机械修造厂188
第五节 阿勒泰市自来水公司189
第六节 阿勒泰市被服厂189
第七节 阿勒泰市北屯线衣厂189
第八节 市食品公司冷冻厂190
第九节 红墩乡乳品厂190
第十一编 交通194
第一章 陆路交通194
第一节 驿路194
第二节 公路195
第三节 桥梁197
第四节 汽车运输197
第五节 民间运输工具200
第二章 交通管理202
第一节 管理机构202
第二节 公路养护202
第三章 民用航空202
第十二编 邮电204
第一章 机构204
第一节 清代及民国年间机构204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机构204
第二章 邮政205
第一节 驿道205
第二节 邮路206
第三节 邮政业务207
第三章 电信208
第一节 电报208
第二节 电话208
第十三编 商业212
第一章 经营体制212
第一节 私营、个体商业212
第二节 国营商业213
第三节 供销合作商业214
第四节 合作商业214
第二章 商品购销215
第一节 生产资料采购供应215
第二节 日用工业品采购供应218
第三节 土特产品收购供应220
第四节 副食品采购供应223
第五节 集市贸易225
第三章 粮油226
第一节 粮食经营226
第二节 统购统销227
第三节 议购议销229
第四节 粮油加工229
第五节 粮油储运230
第六节 饲料231
第七节 管理机构231
第四章 对外贸易231
第一节 主要出口商品232
第二节 经营方式232
第五章 饮食服务234
第一节 饮食业234
第二节 旅馆业234
第三节 理发业234
第四节 照相业235
第五节 浴室洗染业235
第六节 日用品修理业235
第六章 专业公司235
第一节 百货公司235
第二节 纺织品公司235
第三节 五金交电化工公司236
第四节 食品公司236
第五节 糖业烟酒公司237
第六节 民族贸易公司237
第七节 饮食服务公司237
第八节 物资公司237
第十四编 财税 金融240
第一章 财政240
第一节 管理体制240
第二节 财政收入241
第三节 财政支出242
第四节 财政监察244
第二章 税务245
第一节 税种和税率245
第二节 稽征管理249
第三章 金融250
第一节 机构250
第二节 货币251
第三节 贷款与存款252
第四节 现金管理与结算257
第五节 基本建设拨款与贷款257
第六节 债券258
第七节 金银收兑258
第十五编 综合经济管理262
第一章 计划管理262
第一节 机构262
第二节 生产计划管理262
第三节 流通计划管理264
第四节 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管理264
第二章 工商管理265
第一节 机构265
第二节 合同、广告、商标管理265
第三节 企业登记265
第四节 个体工商户管理265
第五节 集市贸易管理266
第三章 物价管理267
第一节 机构267
第二节 物价体制267
第三节 物价演变268
第四章 审计270
第一节 机构270
第二节 审计制度370
第三节 审计业务271
第十六编 党派 群团274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阿勒泰县(市)地方组织274
第一节 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274
第二节 党的代表大会276
第三节 纪律检查委员会281
第四节 县(市)委工作机构282
第五节 党的工作283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承化县地方组织289
第一节 机构289
第二节 活动290
第三章 群众团体290
第一节 工人组织290
第二节 妇女组织290
第三节 青少年组织292
第四节 工商业组织294
第五节 农(牧)民组织294
第六节 科学技术协会295
第七节 其他团体295
第四章 重大政事296
第一节 抗美援朝296
第二节 防匪清枪与“清理中层”297
第三节 镇压反革命297
第四节 “肃反”与审干298
第五节 整风与反右派斗争298
第六节 反地方民族主义分子298
第七节 反右倾和甄别平反299
第八节 “大跃进”和大炼钢铁299
第九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300
第十节 “文化大革命”运动301
第十一节 “揭批查”运动303
第十七编 政权 政协306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306
第一节 选举306
第二节 历届会议和大会307
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310
第四节 人大工作311
第二章 地方政权312
第一节 县公署、县政府312
第二节 县人民政府314
第三节 基层政权318
第三章 人民政协319
第一节 机构319
第二节 历届委员会会议320
第十八编 公安 司法324
第一章 公安324
第一节 机构324
第二节 “镇反”、“肃反”325
第三节 刑事侦查325
第四节 治安管理327
第五节 户籍管理327
第六节 交通管理328
第七节 边境管理329
第八节 基层治保组织329
第九节 消防330
第二章 检察331
第一节 机构331
第二节 刑事检察331
第三节 法纪检察331
第四节 经济检察332
第五节 监所检察332
第六节 信访和综合治理332
第三章 审判332
第一节 机构332
第二节 审判制度333
第三节 刑事审判333
第四节 民事审判333
第五节 经济审判334
第六节 申诉复查334
第四章 司法行政334
第一节 法制宣传教育334
第二节 公证、律师335
第三节 人民调解335
第五章 民国时期司法机构335
第一节 警政机构335
第二节 审判机构336
第十九编 民政338
第一章 机构338
第二章 拥军优属338
第一节 支前、拥军338
第二节 抚恤339
第三节 补助339
第四节 优待340
第三章 安置340
第一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340
第二节 支边青年安置341
第三节 移民安置341
第四章 救灾 扶贫342
第一节 救灾342
第二节 扶贫342
第三节 生产自救343
第四节 社会救济343
第五节 收容遣送344
第五章 社会福利344
第一节 孤寡老人供养344
第二节 孤儿、弃婴教养345
第六章 婚姻 殡葬345
第一节 婚姻管理345
第二节 殡葬管理346
第二十编 人事 劳动348
第一章 干部348
第一节 干部状况348
第二节 干部管理348
第三节 干部制度349
第二章 工人351
第一节 劳动就业351
第二节 职工队伍352
第三章 工资 奖金353
第一节 工资353
第二节 奖金354
第四章 劳保福利及工人退休355
第一节 劳动保护355
第二节 劳动保险355
第三节 工人退休355
第五章 乡村企业职工356
第一节 职工队伍356
第二节 职工收入356
第二十一编 军事358
第一章 军事机构358
第一节 民国时期军事机构358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军事机构358
第二章 驻军360
第一节 清代驻军360
第二节 民国时期驻军360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驻军361
第三章 民兵361
第一节 领导体制361
第二节 组织建设361
第三节 政治教育363
第四节 军事训练363
第四章 兵役364
第一节 清代、民国时期兵役364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兵役364
第五章 人民防空366
第一节 组织机构366
第二节 专业队伍366
第三节 教育与疏散367
第四节 人防工程367
第六章 边境管理367
第一节 机构367
第二节 管理368
第七章 拥政爱民368
第一节 参加地方工作368
第二节 扶贫帮困368
第三节 抢险救灾369
第四节 参加经济建设369
第八章 兵事纪略370
第一节 布伦托海屯民起义370
第二节 阿山兵变370
第三节 白俄残匪窜扰阿勒泰371
第四节 马仲英部窜扰阿山371
第五节 “三区”部队攻占承化和乌斯满叛乱371
第二十二编 科技374
第一章 机构374
第一节 市科学技术委员会374
第二节 市科学技术协会374
第三节 市农业技术推广站375
第四节 农牧区科普协会375
第二章 科技成果375
第一节 成果简介375
第二节 获奖成果377
第三章 科技队伍381
第一节 优秀科技人才381
第二节 各类科技人员382
第四章 科技活动382
第一节 学术交流382
第二节 科普培训382
第二十三编 教育385
第一章 学校教育385
第一节 学前教育385
第二节 小学教育386
第三节 中学教育289
第四节 中等专业技工教育391
第二章 成人教育393
第一节 扫除文盲393
第二节 职工教育394
第三节 自学考试394
第四节 广播电视教育394
第三章 教师队伍395
第一节 发展概况395
第二节 教师进修395
第二十四编 文化398
第一章 文化事业单位398
第一节 文化馆(站)398
第二节 图书馆(室)399
第三节 文艺工作队399
第四节 电影机构399
第五节 档案馆400
第六节 新华书店400
第二章 文化艺术401
第一节 文学创作401
第二节 戏剧歌舞401
第三节 民间文学402
[附一]民歌选403
[附二]谚语选405
第四节 民间工艺406
第五节 哈萨克族民间音乐、舞蹈407
第三章 广播 电视408
第一节 广播408
第二节 电视410
第四章 文物古迹410
第一节 岩画411
第二节 古墓葬411
第三节 石人412
第四节 出土文物412
第二十五编 卫生414
第一章 医疗414
第一节 医疗机构414
第二节 医疗设备416
第三节 医疗技术417
第四节 医疗制度418
第五节 医疗队伍418
第二章 医药419
第一节 药品供应419
第二节 药物资源及制剂420
第三章 防疫 保健420
第一节 预防接种与传染病防治420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421
第三节 食品卫生422
第四节 爱国卫生运动423
第五节 妇幼保健423
第二十六编 体育425
第一章 体育锻炼425
第一节 学校体育426
第二节 城镇群众体育426
第三节 民间传统体育427
第四节 运动员的培养与输送428
第二章 体育比赛429
第一节 县(市)办比赛429
第二节 参加地区比赛成绩431
第三节 参加自治区比赛成绩433
第四节 参加全国比赛成绩434
第二十七编 民族439
第一章 哈萨克族439
第一节 人口迁徙及分布439
第二节 语言文字440
第三节 生产440
第四节 政治地位442
第五节 风俗习惯443
第六节 宗教信仰448
第二章 汉族449
第一节 人口迁徙及分布449
第二节 方言、谚语450
第三节 社会地位452
第四节 社会生活452
第五节 衣食住行453
第六节 婚姻 丧葬 节日455
第三章 蒙古族456
第一节 人口迁徙及分布456
第二节 语言文字457
第三节 生产458
第四节 政治地位459
第五节 风俗习惯459
[附]《蒙古军歌》462
第六节 宗教信仰463
第四章 维吾尔族465
第一节 人口迁徙及分布465
第二节 风俗习惯465
第三节 婚姻 丧葬466
第四节 宗教信仰466
第五章 回族466
第一节 人口迁徙及分布466
第二节 风俗习惯467
第三节 婚姻 丧葬467
第四节 宗教信仰468
第二十八编 宗教470
第一章 佛教470
第一节 藏传佛教470
第二节 多神佛教471
第二章 伊斯兰教472
第二十九编 社会新风476
第一章 民族团结476
第一节 金花和她的哈萨克族父母476
第二节 牧民的贴心人477
第三节 牧民的好医生477
第四节 两个相似的故事478
第五节 不是兄弟,胜似兄弟479
第二章 人民军队爱人民479
第一节 抢救落水儿童479
第二节 打捞落水农民480
第三节 洪水中的钢铁长城480
第三章 爱国家、爱集体、爱人民481
第一节 人民公仆刘义清481
第二节 报国赤子心483
第三节 智擒越境间谍484
第四节 草原老愚公484
第三十编 人物486
第一章 人物传486
马木特486
棍噶扎勒参487
曼米·居尔提拜488
周务学488
达列力汗·苏古尔巴也夫490
加尼木汗·铁留拜491
那扎尔别克·托拉西492
努尔宗492
哈吉那比·瓦里耶夫493
海依吾拉·阿扎力494
司马古勒·哈力494
哈巴斯·艾布勒495
李玲495
谭传兰496
塔义尔·别勒格拜耶夫497
第二章 人物表498
受自治区厅局级以上单位表彰的人物名表498
1985年底阿勒泰市任现职的科部局级干部名表501
附录510
一、1986~1999年大事记510
二、1986~1999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概况523
一、行政区划523
二、人口与计划生育525
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526
四、农业531
五、畜牧业534
六、水利及水产业538
七、工业、交通539
八、对外贸易541
九、财税、金融543
十、教育、卫生545
十一、旅游548
三、人物551
一、人物简介551
二、1986~1999年阿勒泰市领导人名表553
三、先进个人名表558
四、“十佳”人物名表563
五、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名表563
四、有关阿勒泰的历代诗词选录567
五、地方文献辑存569
六、重要文件选编570
编后记600
《阿勒泰市志》编审机构及编纂人员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