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崇山理念与中国文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崇山理念与中国文化
  • 何平立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齐鲁书社
  • ISBN:7533309154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609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619页
  • 主题词:山(学科: 崇拜 学科: 文化 学科: 研究 地点: 中国) 山 崇拜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崇山理念与中国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山岳崇拜:孕育中华文化精神的基因1

第一节 贯通天地:自然崇拜中的山岳神格1

一、山岳丘陵:远古文明的诞生地1

二、树木崇拜:创世神话中的宇宙生命观10

第二节 灵石崇拜:山岳神灵的象征符号15

一、石头传说:历史典籍中的文化信息15

二、通灵显神:石头信仰的宗教文化意义20

第三节 山崖岩画:原始文化的宗教祭坛32

一、岩画艺术:巫术思维下的审美形态32

二、山野魅影:浓烈斑斓的图腾精神40

第四节 悬崖棺葬:千仞巅岩上遨游的祖魂43

一、枯棺孤骨:古代史籍对崖葬的记载43

二、弥高至孝:山岳洞穴乃祖宗起源地46

第五节 昆仑蓬莱:神话与民族精神的发祥地50

一、昆仑崇拜:中华文化中的宇宙神山51

二、蓬莱三山:追求永恒与自由的生命意识54

第六节 巡狩封禅:融契于国家典制中的山岳祭祀57

一、岳镇巡狩:山岳祭祀与安邦定国59

二、泰山封禅:国家政制中的隆盛大典72

三、海外镇山:郑和下西洋封祀的政治意义76

第二章 儒道佛与山:皈依自然的文化传统83

第一节 天人合一:崇山理念的精神支柱83

一、天人合一思想观念之源起84

二、中华文化审美哲学之精魂86

三、“天在山中”:山岳崇拜与天人合一92

第二节 儒与山岳:“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94

一、山林隐逸:士人人格模式和价值的选择95

二、山林书院:一种弘道的文化精神109

一、洞天福地:囊括名山的神仙信仰117

第三节 道与山岳:别有洞天的生命理想117

二、道法自然:“山不在高,有仙则名”121

三、山人性格:笑傲王侯,不作鹤舞125

第四节 佛与山岳:永恒的涅槃精神129

一、早期佛教与山林不解之缘130

二、东土佛教与寺院山林化134

三、石窟摩崖:融合于山岳的佛陀世界139

第三章 山水文学:浸润山岳理念之焕斓文采150

第一节 妙悟天开:山岳从道德哲理通向美学觉悟150

一、崇高壮美:对山岳之道德感悟与哲思150

二、山林载道:魏晋玄隐士风与审美自觉158

三、心灵宇宙:士人之精神出路与审美境界167

第二节 境生象外:自然与生命契合的山水诗175

一、乘物游心:游仙、玄言诗与玄悟山林175

二、潇洒出尘:南朝山水诗中的峰峦岭壑179

三、五岳为辞峰:唐代山水诗折射的士人心态和时代色彩185

四、独抒性灵:历史变迁与山水诗风多元化艺术趋向202

五、山林禅悟:诗中的玄妙精灵216

第三节 登高能赋:润色鸿业与睹物兴情的文体227

一、崇山炫谷:名噪一时的京都大赋229

二、借景抒情:纪行赋中的山岳风貌230

三、咏物述怀:山水赋中的山岳景象232

第四节 “一代文章万古稀,山川赖尔亦增辉”——于山岳丘壑中抒发性灵的散文237

一、“山以贤称,境缘人胜”——将人格情性融注山景的山水文、记238

二、“唯有文章烂日星,气凌山岳常峥嵘”——游山有道的山水游记250

第四章 山水画与书法:渗透山岳精神的心灵艺术272

第一节 澄怀观道:魏晋玄学与山水画崛起273

一、玄对山水:山水画崛起的哲学背景274

二、神超理得:宗炳画论的观山之道277

三、形者融灵:放情林壑的王微之画论282

第二节 造化心源:隋唐庄禅哲理与水墨山水缘起286

一、金碧青绿:大小李将军和青绿山水286

二、物在灵府:水墨山水崭露锋芒289

三、天玄地黄:水墨性韵与庄禅玄思294

第三节 精神堂奥:五代两宋文人画山林意境302

一、明心见性:山水荣登画科魁首302

二、搜妙创真:雄伟壮阔、刚健浑朴之北派304

三、淡墨轻岚:朴茂静穆、迷蒙幽深之南派311

四、空灵山韵:“米氏云山”和南宋 “四大家”315

五、《林泉高致》:涵蕴山林神髓的画论321

六、自由超越:山岳意象与文人画的玄禅意境327

第四节 澄怀味象:元明清山水画山岳审美与人格精神344

一、山淡峰逸:“元四家”的山水画风345

二、胸存丘壑:明代山水画的主流意识351

三、奇峰峻起:清代“四画僧”的绘山艺术359

四、烟云苍古:山岳意境与时空艺术中的生命思索368

第五节 笔补造化:书法艺术与山岳意象380

一、书画同源:审美精神的情感迹化381

二、笔意墨象:山岳理念的思考与探索384

三、摩崖碑碣:壮美与崇高之追求389

第五章 古典园林:凸显山岳灵魂的巧构奇筑399

第一节 帝王苑囿:囊括河山,涵盖天人400

一、三代苑囿:灵台祀神,熔铸山魂401

二、秦汉苑林:经天纬地,神山峥嵘405

三、隋唐宋苑:移天缩地,山景取胜410

四、清代宫苑:三山五园,九州清晏416

第二节 士人园林:士大夫隐逸之精神空间423

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老庄玄学之山林情缘423

二、“山不过数仞,意拟衡、霍”——禅风理学与“城市山林”429

三、“规园无四隅,空廓纳万象”——心性之学与山园意象439

四、“颓垣不数尺,万峻由心潜”——士人园林山岳理念与思维境界448

第三节 盆景奇石:壶中藏天地,芥子纳须弥463

一、士林盆景:“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464

二、以石媚道:“试观烟雨三峰外,都在灵仙一掌中”476

第六章 堪天舆地:崇拜山岳的王权与神权500

第一节 山水之术:堪舆理论的传统哲学构筑501

一、“堪舆”典故501

二、堪舆理论与传统哲学503

三、堪舆理论的历史思辨512

第二节 山脉经纬:中华神州的山岳思维模式515

一、三大干龙:天下山系之走向516

二、寻龙望势:山脉意象之诠释518

三、“四灵”模式:吉祥之地山势背景524

四、环境哲学:植根传统社会土壤的地理文化528

第三节 宇宙思维:强调山脉形势的择都建城理论538

一、古代建都的地理因素539

二、山龙形势:堪舆学的择都理论541

三、倚山挟天下:历史名都的脉络形势544

四、山峙峰回:城镇的形势格局与堪舆观念556

第四节 时空意匠:崇山峻岭中的皇陵选址艺术560

一、帝王山陵缘起及其社会背景561

二、古代帝王山陵及其形势环境567

第五节 道观佛寺:名山形胜映衬下之凡尘神界589

一、道教官观与名山堪舆环境590

二、佛教寺院与名山堪舆环境592

三、宗教与社会契合之文峰塔596

第六节 乾坤感悟:从文化透视到理性审度602

后记6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