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学校交流讲义 放射化学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群力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K13010·974
- 出版时间:1961
- 标注页数:164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54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等学校交流讲义 放射化学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绪论1
§1-1放射化学的内容1
§1-2放射化学的主要特点2
(一)低浓度和微量2
(二)“不恒定”2
(三)放射性2
(八)现阶段的放射化学3
(七)铀核裂变现象的确定3
(六)人工放射现象的发现。核反应化学的开端3
(五)放射性元素的基本化学研究的开展3
(四)同位素概念的形成和放射系的建立3
(三)蜕变理论的创立3
(二)钋和镭的发现、“放射化学工作法”3
(一)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3
§1-3放射化学发展简史3
第二章共结晶共沉淀16
§2-1共沉淀现象的两大类16
(一)体积分配16
(二)表面分配16
(三)区分体积分配和表面分配的主要方法16
(三)反常混晶19
(二)新类型混晶19
(一)同晶和同二晶现象(真正的混晶)19
§2-2共结晶共沉淀的分类19
§2-3真正混晶规律性的定量研究23
(一)均匀体积分配23
(二)达到均匀体积分配平衡状态的实验条件23
(三)不均匀体积分配23
§2-4共结晶共沉淀方法的应用35
(一)分级结晶35
(二)在放射化学研究工作中的一些应用35
第三章放射性元素的吸附35
§3-1放射性元素吸附研究的简史45
(三)二级交换吸附49
(四)内吸附49
§3-2在离子晶体上的吸附49
(二)一级交换吸附49
(一)双电层结构及吸附的分类49
§3-3放射性元素在玻璃上的吸附58
§3-4放射性元素在胶体和无定形沉淀上的吸附62
(一)离子交换吸附62
(二)化学吸附62
(三)分子吸附62
(二)应用放射性元素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制备放射性同位素63
(一)活性炭上吸附的一般规律和机构的研究63
§3-5放射性元素在活性炭上的吸附63
§3-6放射性元素在滤纸上的吸附64
§3-7放射性气体在固体物质上的吸附65
(一)气体本射性质和吸附剂性质的影响65
(二)温度的影响65
(三)气相中存在着其他气体的影响65
§3-8研究吸附过程的意义68
第四章放射性胶体68
§4-1放射性胶体及其某些特点71
(四)离心和超离心法72
(七)电化学方法72
(六)离子交换树脂法72
(五)自射线照相法72
(二)超过滤法72
(三)扩散法72
(一)渗析法72
§4-2研究放射性胶体的一般方法72
§4-3放射性胶体形成的原因和影响胶体形成的一些因素76
§4-4放射性气溶胶79
(一)放射性气溶胶的形成79
(二)放射性气溶胶的性质79
(三)原子弹爆炸时形成的放射性气溶胶79
第五章放射性物质的电化学82
§4-5研究放射性胶体的意义82
§5-1放射性物质的临界沉积电势86
(一)A-V曲线法86
(二)沉积-溶解曲线法86
§5-2电化学沉积过程的动力学88
§5-3能斯特方程对微量物质电化学的适用性90
§5-4应用——电化分离法95
(一)放射性物质的电化学置换法95
(二)电解沉积法95
第六章萃取法95
(二)萃取的次数及最适当的溶剂用量108
(一)分配系数及分离系数108
§6-1萃取法一般介绍108
§6-2萃取原理及机构、类型115
(一)形成?盐而被萃取115
(二)根据丧失亲水性而被萃取115
(三)以物理分配为基础的萃取115
§6-3萃取机构的研究124
(一)数据的处理与计算124
(二)萃取剂的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萃取机构的研究124
第七章离子交换色层分离129
(三)萃取法应用于核燃料的提纯及照射后核燃料的回收(热铀处理)129
(一)利用元素在两相间的分配,研究放射性元素的状态与性质129
§6-4萃取法的应用129
(二)萃取法在放射化学中广泛应用在同位素的制备、分离和纯化129
§7-1引言134
§7-2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质与分类135
(一)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质135
(二)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135
§7-3离子交换平衡141
(一)道南(Donnen)膜理论141
(二)离子交换的亲和力、离子水化理论141
(三)装置仪器148
(四)淋洗分离操作148
§7-4离子交换色层法的操作程序148
(二)树脂的预处理148
(一)选择树脂148
§7-5离子交换色层法在放射化学领域中的应用151
(一)离子交换在放射化学分离中的应用151
(二)利用离子交换法研究示踪浓度放射性同位素的存在状态151
§7-6无机离子交换剂158
(一)无机离子交换剂的重新兴起158
(二)无机离子交换剂的交换原理和应用目录158
§8-1.放射性元素分离的一些特征165
第八章天然放射性元素化学165
§8-2.钋(Po)166
§8-3.镭(Ba)169
§8-4.射气的化学174
§8-.测宝放射性元素的射气法177
§8-6.锕(A?)180
§8-7.釭(Th)183
§8-8.鏷(Pa)188
§8-9.铀的化学192
第九章锝、锝、砹、钫204
§9-1.周期表空位的填补204
§9-2.锝(Tc)205
§9-3.钷(Pm)207
§9-4.砹(At)209
§9-5.钫(Fr)211
第十章超铀元素214
§10-1.引言214
§10-2.镎(Np)和钚(Pu)的发现214
§10-3.钚(Pu)216
§10-4.镎(Np)225
§10-5.95103号元素的发现231
§10-6.锕系元素的化学236
§10-7.制备超铀元素的方法242
§10-8.研究超鉵元素的一些技术问题246
§10-9.锕系理论249
§10-10.锕系元素的电子构型254
§10-11.合成后超铀元素的可能性256
第十一章同位素交换260
§11-1.基本概念260
§11-2.简单的和复杂的同位素交换265
§11-3.同位素交换反应的机构和阶段267
§11-4.同位素交换反应的准动力,同位素的均匀分配270
§11-5.同位素交换反应的特点279
§11-6.在均相稳定体系中简单词位素交换反应的指数规律和基本的动力学特点280
§11-7.研究同位素交换反应的实验方法287
§11-8.同位素交换反应在放射化学及一般化学中的意义292
第十二章核转变过程中的化学效应294
§12-1.引言294
§12-2.(n,γ)反应的化学效应296
§12-3.(γ,n)反应的化学效应313
§12-4.同质异能跃迂的化学效应319
§12-5.β-蜕变化学323
第十三章裂变反应和散变反应的化学332
§13-1.裂变332
§13-2.自发裂变344
§13-3.高能核分裂反应348
第十四章放射性同位素的制备和生产369
§14-1.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重要核反应370
§14-2.产额的计算377
§14-3.靶子物的选择与靶子的制备385
§14-4.生产方法391
§14-5.由裂变产物生产制备放射性同位素413
§14-6.放射性同位素的分析鉴定419
第十五章放射性同位素在化学上的应用426
§15-1.引言426
§15-2.应用放射性指示剂的一般原理428
§15-3.放射性指示剂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439
§15-4.放射性指示剂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470
§15-5.应用放射性指示剂研究化学反应机构482
第十六章辐射化学496
§16-1.引言496
§16-2.水和水溶液的辐射化学499
§16-3.有机物辐射化学效应503
§16-4.高分子化合物的辐射效应508
§16-5.核辐射对高分子的作用512
§16-6.固体物质的辐射效应517
附录Ⅰ520
附录Ⅱ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