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外经济关系史纲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外经济关系史纲要
  • 丁长清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13438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13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26页
  • 主题词:对外经济关系:中外关系-经济史-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外经济关系史纲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篇 古代中外经济关系13

概论13

一、古代中外经济关系的发展阶段13

二、古代中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内容14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中外经济关系17

第二章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中外经济关系19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中外经济关系19

一、中外贸易19

二、中外技术交流和人员交往23

三、对中国社会经济影响24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外经济关系26

一、中外贸易26

二、中外技术交流和人员交往28

三、对中国社会经济影响29

一、中外贸易31

第三章 隋唐至明代前期的中外经济关系31

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中外经济关系31

二、中外技术交流和人员交往35

三、对中国社会经济影响36

第二节 两宋时期的中外经济关系37

一、中外贸易37

二、中外技术交流和人员交往40

三、对中国社会经济影响41

第三节 元代的中外经济关系41

一、中外贸易41

二、中外技术交流与人员交往44

三、对中国社会经济影响45

第四节 明朝前期的中外经济关系45

一、中外留易45

郑和七次下西洋简表51

图表目录51

三、对中国社会经济影响52

二、中外技术交流与人员交往52

第四章 明代中后期至清代前期的中外经济关系54

第一节 明代中后期的中外经济关系54

一、中外贸易54

二、中外技术交流与人员交往58

三、对中国社会经济影响59

第二节 清代前期的中外经济关系60

一、中外贸易60

二、中外技术交流和人员交往65

三、对中国社会经济影响68

第二篇 近代中外经济关系69

概论69

一、鸦片战争后条约特权的形成69

二、甲午战争后条约特权的演变73

三、路矿权的收回75

四、关税自主权的收回76

第一节 近代中外贸易关系的概况和特点79

一、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总体发展趋势79

第五章 中外贸易关系79

二、近代中外贸易关系的特点86

表5.1 中国进出口物价变动(5年平均)1913=10087

表5.2 英、日、美三国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88

第二节 近代中欧贸易91

一、中国对欧洲主要国家贸易概况91

表5.3 欧洲主要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92

二、中国对英贸易93

第三节 近代中日贸易97

一、近代中国对日贸易概况97

二、中国对日贸易的进出口商品98

四、中日贸易的运输99

三、中国对日贸易的贸易平衡99

第四节 近代中美贸易100

五、中日贸易的经营100

一、近代中美贸易概况100

二、中国对美贸易的主要进出口商品101

三、中国对美贸易的贸易平衡103

表5.4 中国对外贸易值103

表5.5 中国对英贸易统计(单位:海关两,美元)106

表5.6 中国对日贸易统计(单位:海关两,美元)108

表5.7 中国对美贸易统计(单位:海关两,美元)111

第六章 近代中外技术交流115

一、近代军事工业技术的引进118

第一节 中国近代主要行业的技术引进118

表6.1 清政府投资的部分军事企业及其技术引进情况表(单位:两)119

二、近代矿冶技术的引进122

三、近代面粉工业技术的引进125

四、近代丝织业技术的引进128

五、近代棉纺织业技术的引进129

表6.2 全国7省43家民族纱厂纺纱机器台数按国别分析130

六、近代化学工业技术的引进130

七、近代交通及通讯技术的引进132

八、近代农业技术的引进134

一、科学管理的兴起及传播138

第二节 中国近代科学管理方法的引进138

图6.1 福州船政局各工厂组织结构139

二、科学管理组织原则在中国的早期应用139

图6.2 美亚织绸厂各工厂组织结构140

三、科学生产管理方法在中国的早期应用141

四、科学会计制度在中国的应用142

表6.3 船政局外国技术人员构成143

第三节 中国近代科技人员的引进143

表6.4 洋务运动时期主要工业企业中聘用外国技术人员情况144

一、中国近代技术引进的特点148

第四节 中国近代技术引进的特点及启示148

二、中国近代技术引进活动的启示152

第七章 中外服务关系153

第一节 近代中外旅游关系155

一、近代中外旅游关系的背景及相关概念155

二、近代中外旅游需求的变化规律156

表7.1 1879~1928年外国人出入境人次数表157

三、主要客源国(地)和主要目的地158

表7.2 1879~1928年入境旅游的主要客源国(地)及入境人次数比例表159

四、近代中国国际旅游收支情况160

表7.3 近代一些年份中国国际旅游收支平衡表(单位:百万关两)161

表7.4 近代外国人在中国投资兴建的涉外旅馆地区分布表162

五、近代中国涉外旅馆及旅行社的发展162

六、近代中外旅游的影响因素及特点165

第二节 近代中外金融服务业167

一、外国在华银行167

二、中外保险关系174

三、中国近代的证券交易所177

第三节 中外运输关系180

一、列强扩张在华运输业的特点180

二、列强对中国航运的垄断182

三、铁路与航空191

第八章 近代外国人在华投资196

第一节 近代外国人在华投资概况196

一、外国人对华投资概述196

表8.1 外国人在华鸦片投资197

表8.2 甲午战争前外国在华投资估计(1894年)197

表8.3 外国人在华投资表(1914年)198

表8.4 1931年外国人对华投资表199

表8.5 1947/1948年外商企业财产(单位:万元)201

二、外国人对华投资的特征201

表8.6 外国投资国别统计(单位:百万美元)202

表8.7 外国投资国别统计(单位:百万美元)203

表8.8 外国对华直接投资比重(%)204

三、外国人对华投资的影响205

第二节 英国在华投资207

表8.9 1900~1931年英国在华各类投资百分数分配表(单位:百万美元)208

表8.10 1875年美国人在中国的产业209

第三节 美国在华投资209

表8.11 1900年美国在华产业210

表8.13 1945年美国在华投资产业(单位:百万美元)211

表8.12 1931~1936年美国在华投资产业表(单位:百万美元)211

第四节 日本在华投资212

表8.14 1900年和1914年日本在华投资(单位:百万美元)213

表8.15 1931年和1936年日本在华投资(单位:百万美元)214

第五节 俄国对华投资215

表8.16 1904~1930年俄国在华投资(单位:百万美元)216

第六节 法国在华投资217

表8.17 1902年和1914年法国在华投资(单位:百万美元)217

表8.18 1930年和1936年法国在华投资(单位:百万美元)218

表8.19 1902年和1914年德国在华投资(单位:百万美元)219

第七节 德国对华投资219

表8.20 1931~1945年德国在华投资(单位:百万美元)220

第八节 其他国家对华投资221

表8.21 1931~1945年意、荷、比等国在华投资简表(单位:百万美元)222

一、扼要的回溯223

第一节 中外人员交往概述223

第九章 中外人员交往关系223

二、近代中外人员交往概况225

三、近代中外人员交往的特征227

四、近代中外人员交往的作用及意义228

一、中国劳务输出232

第二节 中外劳务交流232

二、外国劳务输入234

一、中国非劳务人员出国交往235

第三节 中外非劳务人员交往235

二、外国非劳务人员来华238

第三篇 现代中外经济关系242

概论242

一、中外经济关系的发展242

二、对外经济关系开展方式245

三、现代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特征247

第一节 中国对外贸易关系的发展概况、基本政策和原则249

一、对外贸易关系的发展249

第十章 中国对外贸易关系249

三、中国对外贸易关系的主要原则250

二、中国对外贸易关系的基本政策250

一、中国与日本的贸易关系252

第二节 中国同主要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关系252

表10.1 1972~2000年中日贸易发展变化(单位:亿美元,%)254

二、中国与美国的贸易关系256

表10.2 中美贸易统计表(单位:亿美元)257

表10.3 1981~2000年中国对欧盟(欧共体)贸易统计(单位:亿美元)258

三、中国与欧洲联盟的贸易关系258

四、中国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的贸易关系259

第三节 中国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关系260

一、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关系的指导原则261

二、中国与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关系261

三、中国与非洲国家的贸易关系262

四、中国与拉丁美洲国家的贸易关系263

一、中国同独联体各国的贸易关系264

第四节 中国同独联体各国、东欧国家的贸易关系264

表10.4 1991~2000年中俄贸易额(单位:亿美元)265

二、中国与俄罗斯的经贸关系265

三、中国与东欧国家的贸易关系266

第一节 中国的技术进出口贸易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268

第十一章 中外技术交流关系268

一、中国的技术进口贸易268

二、中国的技术出口贸易270

三、中外技术贸易的国别概况272

第二节 中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274

二、加强知识产权的国内保护工作275

一、重视与各类国际知识产权组织的合作275

二、服务出口的方式277

一、中国服务贸易的项目277

第一节 中国服务贸易概述277

第十二章 中国对外服务贸易277

表12.1 1998年全球主要服务进出口国家或地区排名278

三、国际服务贸易的现代格局278

第二节 中国服务出口279

一、中国服务出口的状况279

二、扩大中国服务出口279

三、中国服务出口的管理281

第三节 中国服务进口281

一、中国服务进口的状况281

二、中国服务市场的对外开放282

三、中国服务进口的管理284

表12.2 2001年中国服务贸易情况(单位:亿美元)285

第四节 中国服务贸易的近期发展状况285

第十三章 中国对外投资关系286

第一节 中国利用外商投资概况286

一、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286

表13.1 1979~1998年批准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单位:亿美元)288

表13.2 1983~1998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单位:亿元)289

二、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289

表13.3 1990~1998年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单位:亿元)290

表13.4 “七五”与“八五”外商投资进口的设备金额和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比较(单位:亿美元)291

表13.5 1992~1998年涉外税收(不包括关税和土地费)情况(单位:亿元)292

表13.6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单位:亿美元)293

三、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294

四、中国利用外资的国别情况295

表13.7 1982~2000年美国企业在华投资统计(单位:万美元)296

表13.8 1979~2000年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变化(单位:亿美元,%)297

表13.9 1990~2000年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单位:万美元)298

第二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300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现状和特点300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302

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鼓励政策304

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导向305

第十四章 中外劳务合作关系307

一、劳务输出的作用307

二、劳务输入的作用307

第一节 开展中外劳务合作关系的作用307

第二节 中国的劳务输出308

二、中国劳务输出的方式308

一、中国劳务输出的种类308

第三节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309

参考文献311

后记3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