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
  • 冯炳尧,韩泰荣,蒋文森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239305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995页
  • 文件大小:188MB
  • 文件页数:1008页
  • 主题词:模具-设计-手册;模具-制造-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冲压用原材料2

一、材料的性能和试验方法2

(一)材料性能2

(二)材料性能试验方法3

二、材料规格和成形性能指标11

(一)黑色金属11

(二)有色金属18

(三)非金属25

三、理论重量26

第二章 冷冲压设备29

一、曲柄压力机29

(一)主要技术参数29

(二)精度30

(三)技术规格31

(四)压力机型号选择35

二、高速压力机37

三、精冲压力机38

四、拉深压力机41

五、冷挤压机42

第三章 冲压件工艺性44

一、冲裁件44

(一)最小冲孔尺寸44

(二)凸凹部分尺寸45

(三)孔间距和孔壁距45

(四)圆角半径46

(五)精度和尺寸偏差46

(六)断面粗糙度和毛刺48

二、精冲件48

(一)圆角半径48

(二)孔径和孔间(边)距49

(三)槽宽和槽边距49

(四)窄悬臂49

(五)齿形49

(六)精冲件精度50

(七)精冲件材料51

(八)断面粗糙度和毛刺、塌角51

三、弯曲件52

(一)最小弯曲半径52

(二)弯边高度53

(三)孔边距53

(四)工艺切口(槽)53

(五)形状53

(六)弯曲件精度53

四、拉深和成形件55

(一)圆角半径55

(二)形状56

(三)尺寸标注要求56

(四)拉深和成形件精度56

五、挤压件57

(一)形状57

(二)尺寸57

(三)精度58

(四)材料59

六、冲压件结构工艺性的改善59

第四章 冲裁模设计61

一、冲裁间隙61

二、凸、凹模刃口尺寸66

三、排样69

四、搭边和条料宽度70

五、冲裁工艺力和压力中心73

六、冲裁模的类型和基本构成79

(一)冲裁模的分类方式79

(二)基本构成80

七、零部件结构81

(一)凸模与凹模81

(二)导料、侧压装置89

(三)定距定位装置90

(四)卸料(件)装置96

(五)弹顶、推出装置99

(六)模柄和模座101

(七)零件材料与热处理103

八、冲裁模结构设计104

(一)单工序模104

(二)复合模111

(三)级进模116

九、精冲工艺和精冲模具120

(一)齿圈压板精冲120

(二)精冲模具的基本类型123

(三)模具零件的安装方式和配合尺寸要求126

(四)典型结构129

(五)零件材料及精冲辅助工序133

十、冲裁件质量分析134

第五章 弯曲模设计136

一、弯曲件的展开长度136

二、弯曲件回弹138

三、弯曲力140

四、凸、凹模设计141

(一)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141

(二)凸、凹模间隙142

(三)其他结构尺寸142

(四)凸、凹模紧固方式144

(五)凸、凹模材料及热处理146

五、送料和托料方式146

六、弯曲工序安排和基本成形方法149

七、弯曲模结构设计151

(一)设计要点151

(二)典型结构151

八、弯曲件质量分析160

第六章 拉深模设计161

一、旋转体件拉深161

(一)圆筒形件拉深变形特点161

(二)毛坯尺寸161

(三)变形程度169

(四)无凸缘圆筒形件拉深172

(五)带凸缘圆筒形件拉深173

(六)阶梯形件拉深176

(七)锥形件拉深177

二、盒形件拉深179

(一)变形特点179

(二)毛坯形状180

(三)变形程度181

(四)工序尺寸计算182

三、带料连续拉深185

四、变薄拉深188

五、压边和压边力188

六、拉深力和拉深功190

七、拉深凸、凹模设计191

(一)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191

(二)凸、凹模间隙193

(三)圆角半径194

(四)底部形状和排气孔195

(五)材料选用195

八、拉深模结构设计196

(一)首次拉深模196

(二)后次拉深模196

(三)反拉深模196

(四)复合拉深模198

(五)连续拉深模200

(六)变薄拉深模205

九、拉深辅助工序207

十、拉深件质量分析209

第七章 成形模设计210

一、胀形210

(一)起伏成形210

(二)空心毛坯胀形213

二、翻边213

(一)内孔翻边214

(二)外缘翻边217

(三)变薄翻边218

三、缩口222

四、其他成形223

五、成形工艺力224

六、成形模结构设计224

(一)膜片成形模224

(二)罩盖胀形模225

(三)镦压式胀形模225

(四)三通管胀形模225

(五)拉深件翻边模228

(六)内外缘翻边模228

(七)落料-拉深-冲孔-翻边复合模228

(八)带夹紧装置的缩口模230

第八章 挤压模设计232

一、挤压基本方法232

二、变形程度233

三、挤压件图形与毛坯尺寸235

四、挤压力239

五、凸、凹模设计245

(一)结构形式和固定方式245

(二)导向设计248

(三)尺寸计算和其他尺寸参数248

(四)预应力组合凹模252

(五)凸、凹模的失效形式及材料选用254

六、卸件装置255

七、顶出装置256

八、挤压模结构设计258

(一)设计要点258

(二)典型结构259

九、软化、表面处理和润滑266

(一)软化266

(二)表面处理267

(三)润滑268

十、挤压件质量分析269

第九章 自动装置、自动模及冲压安全技术271

一、自动装置271

(一)送料装置271

(二)取件装置278

(三)理件装置280

二、自动模280

(一)自动送料模280

(二)自动取件模285

(三)自动叠装模288

(四)子模结构的自动级进模291

三、冲压安全技术292

(一)操作安全措施292

(二)模具结构安全措施292

(三)设备安全措施293

第十章 模具零件、模架及典型组合295

一、模具零件295

(一)凸模与凹模295

(二)定位、定距零件298

(三)侧压与导料零件305

(四)卸料与弹顶零件307

(五)导向零件312

(六)支承零件321

二、模架336

(一)模架的类型及分级技术指标336

(二)模架规格339

(三)模板与垫板规格362

三、典型组合364

(一)固定卸料纵向送料364

(二)固定卸料横向送料370

(三)弹压卸料纵向送料376

(四)弹压卸料横向送料382

(五)复合模矩形厚凹模388

(六)复合模矩形薄凹模394

(七)复合模圆形厚凹模400

(八)复合模圆形薄凹模402

(九)弹压导板模纵向送料404

(十)弹压导板模横向送料408

四、零件和冲模技术条件412

(一)冲模零件技术条件412

(二)冲模技术条件413

第一章 塑料及其性能416

一、热固性塑料416

(一)酚醛塑料416

(二)氨基塑料417

(三)热固性塑料性能418

二、热塑性塑料422

(一)热塑性塑料和树脂缩写代号422

(二)热塑性塑料性能423

第二章 模塑工艺430

一、塑件工艺性和结构分析430

(一)工艺性430

(二)结构分析439

二、模塑成形工艺442

(一)热固性塑料模塑成形工艺442

(二)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形工艺445

三、塑件质量分析和模具调试447

第三章 模塑成形设备457

一、成形设备技术规格457

(一)液压机457

(二)注射机460

二、设备选择465

(一)液压机选择465

(二)注射机选择469

第四章 注射模设计471

一、分型面与浇注系统471

(一)分型面471

(二)浇注系统472

二、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483

(一)常用抽芯机构的特点及应用483

(二)斜销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484

(三)斜滑块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488

(四)其他抽芯形式491

三、推出机构与复位机构492

(一)一次推出机构492

(二)二次推出机构496

(三)双推出机构498

(四)辅助推出机构498

(五)其他推出机构500

(六)复位机构503

四、注射模典型图例505

(一)热塑性塑料注射模505

(二)热固性塑料注射模511

(三)热流道注射模511

五、模架组合与模具零件515

(一)注射模中小型标准模架515

(二)注射模大型标准模架537

(三)模具零件结构及尺寸545

(四)模具零件配合关系573

(五)模具零件计算576

(六)模具零件常用材料597

第五章 压缩模与压注模设计600

一、压缩模设计600

(一)施压方向600

(二)排气、溢料槽600

(三)承压面601

(四)卸模架601

(五)加热装置603

(六)成形零件603

(七)结构零件607

二、压注模设计609

(一)浇注系统609

(二)排气槽611

(三)加料室611

(四)压料柱塞614

三、压缩模和压注模模架615

四、模具结构图例630

第一章 金属压铸模设计634

一、压铸合金与压铸工艺634

(一)压铸合金634

(二)压铸工艺635

二、压铸设备641

(一)压铸机分类和应用特点641

(二)压铸机规格642

(三)液压抽芯器规格650

(四)压铸机选择650

三、分型面与浇注系统654

(一)分型面654

(二)浇注系统656

四、常用机构与压铸模图例671

(一)常用机构671

(二)压铸模图例683

五、模具零件设计686

(一)模具零件结构及尺寸686

第一章 模具零件热处理754

一、常用热处理设备754

二、退火与正火756

(一)分类756

(二)规范757

三、淬火与回火759

(一)淬火759

(二)回火765

(三)冷处理767

(四)淬火、回火件缺陷768

四、渗碳769

(一)固体渗碳769

(二)气体渗碳770

(三)渗碳件常用的热处理工艺771

(四)渗碳件缺陷772

五、渗氮772

(二)模具零件配合关系和表面粗糙度708

(三)模具零件计算712

(四)模具零件常用材料718

第二章 其他模设计719

一、粉末冶金模设计719

(一)粉末冶金材料719

(二)粉末冶金件成形方法722

(三)压坯形状和精度723

(四)压坯密度和压制方式724

(五)不等高压坯和装粉高度726

(六)压制上面的选择727

(七)精整728

(八)粉末冶金模图例732

二、橡胶模设计737

(一)橡胶及其性能737

(二)橡胶制件工艺性741

(三)压模设计要点742

(四)传递模设计要点744

(五)注压模设计要点745

(六)橡胶模图例746

六、氮碳共渗775

七、渗硼777

(一)固体渗硼777

(二)盐浴渗硼779

(三)渗硼件缺陷780

第二章 模具材料781

一、冷作模具钢781

(一)一般性能要求781

(二)冷作模具钢的性能和热处理规范782

二、塑料模具钢787

(一)一般性能要求787

(二)塑料模具钢的性能特点787

三、热作模具钢790

(一)一般性能要求790

(二)热作模具钢的性能和热处理规范790

四、无磁模具钢791

第一章 毛坯制备和标准模板806

一、毛坯制备806

(一)锻件下料尺寸806

(二)锻造工艺807

(三)模具钢锻造和退火工艺规范809

二、标准模板811

第二章 铣削加工812

一、立铣、万能工具铣加工812

(一)立式铣床和万能工具铣床规格812

(二)加工工艺813

二、数控铣加工815

(一)铣床技术规格和坐标系815

(二)数值计算和处理817

(三)指令代码和程序格式819

(四)数控加工工艺及加工实例836

第三章 磨削加工847

一、平面磨削847

(一)平面磨床主要技术规格847

(二)平面磨削夹具847

(三)平面磨削工艺851

二、外圆磨削853

(一)外圆磨床主要技术规格853

(二)外圆磨削工艺853

三、内圆磨削856

(一)内圆磨床主要技术规格856

(二)内圆磨削工艺856

四、成形磨削858

(一)工具曲线磨床主要技术规格858

(二)成形磨削方法859

五、硬质合金和钢结硬质合金791

(一)硬质合金791

(二)钢结硬质合金791

六、国外模具钢793

七、模具材料选用和牌号对照801

五、光学曲线磨削871

(一)光学曲线磨床主要技术规格871

(二)光学曲线磨削工艺871

六、坐标磨削875

(一)坐标磨床主要技术规格875

(二)坐标磨削工艺876

(三)坐标磨削实例880

第四章 坐标镗削加工883

一、坐标镗床主要技术规格883

二、加工工艺883

(一)基准找正883

(二)孔系加工885

(三)划线和冲中心孔890

第五章 电火花加工891

一、电火花成形加工891

(一)机床主要技术规格891

(二)电火花成形加工工艺893

(三)机床专用附件911

(四)电火花加工实例911

二、电火花线切割加工913

(一)机床主要技术规格913

(二)线切割加工工艺915

(三)编程方法916

(四)线切割加工实例920

第六章 其他加工925

一、型腔冷挤压加工925

(一)型腔冷挤压设备925

(二)型腔冷挤压工艺925

(三)实例和废品分析928

二、电铸930

(一)电铸工艺过程930

(二)母模制备930

(三)电铸方法932

三、型腔表面花纹加工934

(一)照相腐蚀法934

(二)丝印转移腐蚀法937

(三)亚光型面电火花法和喷砂(丸)法937

四、模具型面研抛937

(一)研磨剂937

(二)研抛工艺939

(三)研抛工具940

五、镀铬941

(一)模具镀铬前准备941

(二)阳极、辅助阳极和阴极挂具、辅助阴极942

(三)镀铬液配方、配制及维护943

(四)镀铬工艺过程944

第七章 模具装配945

一、冲模装配945

(一)冲模零件组装945

(二)凸、凹模间隙控制方法952

(三)冲模装配实例954

二、型腔模装配956

(一)型腔模零件组装956

(二)型腔模装配实例961

一、公差和配合965

二、形状和位置公差976

三、弹簧和聚氨酯弹性体979

四、紧固连接件986

五、螺钉(螺栓)安装和连接尺寸990

六、模具名词及相关术语汉英对照991

参考文献9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