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职教育管理创新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蒋洁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13672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54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67页
- 主题词: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教育管理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职教育管理创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4
一、我国职业教育的起源:古代学徒制的产生4
二、中国职业教育的成长:近代职业教育5
三、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6
第二节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及特色8
一、三个相关概念的界定8
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内涵10
三、高职院校特色的概念14
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15
第三节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高职教育发展趋势16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16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概况18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19
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22
第二章高职院校管理体制创新31
第一节职业教育管理及管理体制的理论33
一、管理体制的涵义33
二、高职院校管理体制的涵义33
三、高职教育管理的基本特点35
四、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的基本理论37
第二节国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41
一、国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41
二、美德英日澳五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比较43
三、国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启示49
第三节我国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的构想57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及体制创新57
二、制约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的因素分析59
三、我国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的构想64
第四节新制度经济学与高职院校管理体制的创新67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68
二、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传统高职院校管理体制弊端分析71
三、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高职院校管理体制创新的策略73
第三章高职院校院系两级管理模式下的系(部)建设77
第一节系(部)管理的基本任务79
一、系(部)的教学管理工作82
二、系(部)的学生管理工作87
第二节高职院校系(部)建设的主要内容89
一、系(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89
二、系(部)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途径91
第三节高职院校系(部)管理模式的建立和优化102
一、院、系两级的职能界定102
二、院系两级管理体制下的财务预算管理、经费运作与监控105
三、院系两级管理的教学目标体系106
四、院系两级管理体制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107
五、院系两级管理模式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108
第四章高职院校双师素质队伍建设111
第一节教师的地位、作用、任职资格和素质113
一、教师的地位和作用113
二、教师的任职资格114
三、教师的基本素质118
第二节高职院校师资现状分析124
一、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状况124
二、高职教师队伍问题及其成因131
三、强化高职师资力量的意义135
第三节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基本标准138
一、一般观点的比较138
二、“双师素质”教师的统一标准141
第四节高职院校双师素质队伍建设的措施143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重视和加强对专任教师的培养力度144
二、调整和优化“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内容145
三、建立健全师资建设的规章制度147
四、拓宽“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途径152
第五章高职实践教学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159
第一节高职实践教学的内涵及其发展趋势161
一、高职实践教学的内涵及其特点161
二、我国高职实践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62
第二节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168
一、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要素构成168
二、高职院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171
三、高职院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175
四、高职实践教学教材建设180
第三节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及其发展趋势184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及其特点184
二、我国高职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88
第四节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构建与优化191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本模式191
二、运作方式的比较192
三、一般模式的优化198
四、模式运作的基本要求200
第六章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专业群的架构203
第一节高职专业建设的任务和意义205
一、高职专业设置的内涵与特色205
二、高职专业建设的基本任务208
三、高职专业建设的意义209
第二节高职专业建设的原则要求210
一、目前高职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210
二、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原则215
第三节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措施218
一、建立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的专业群219
二、构建以精品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224
三、培养一批专业带头人,建设一支“双师素质”队伍结构的师资团队234
第七章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优化241
第一节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现状分析243
一、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243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245
三、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250
第二节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257
一、当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257
二、当前高职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259
三、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策263
第三节高职学生人本化管理模式的构建271
一、人本化管理理论271
二、高职学生人本化管理模式的构建272
第八章“八荣八耻”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279
第一节“八荣八耻”的内涵及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281
一、“八荣八耻”的提出及内涵281
二、“八荣八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282
三、“八荣八耻”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284
第二节“八荣八耻”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288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师德建设的关系288
二、以教师师德为导向,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带动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289
三、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教师队伍建设结合起来290
四、以“两课”教学为主阵地,发挥“两课”教师的核心作用292
五、高校教师要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个体,加强对大学生荣辱观教育293
第三节“八荣八耻”与高职院校和谐校园的创建294
一、“和谐社会”理念的内涵294
二、“和谐校园”理念的科学内涵297
三、“和谐校园”的实践指向和终极目标298
四、“八荣八耻”与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关系301
五、践行“八荣八耻”,创建高校和谐校园304
第九章高职学生就业沙盘推演313
第一节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现状与分析315
一、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315
二、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主要对策318
第二节高职毕业生就业沙盘推演322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时常见的心理矛盾及产生的原因322
二、就业求职资料的准备325
三、求职面试的基本原则、技巧和应注意的问题328
第十章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333
第一节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现状分析335
一、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内涵和特征335
二、目前高职院校科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337
三、提高高职院校科研水平的相应对策341
第二节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体系的构建344
一、科研管理的基本原则344
二、科研管理的组织系统345
三、科研管理的常规346
四、科研管理基本体制的构成349
第三节科研与教学350
后记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