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和谐社会与道风建设 2007中国佛教公众形象主题论坛文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和谐社会与道风建设 2007中国佛教公众形象主题论坛文集
  • 闽南佛学院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 ISBN:780123979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49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60页
  • 主题词:佛教-中国-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和谐社会与道风建设 2007中国佛教公众形象主题论坛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重新举起“以戒为师”的旗帜——在中国佛教协会七届四次常务理事会上的讲话&叶小文1

论坛开幕式发言&则悟9

时代需要我们佛教大有作为——为2007“道风建设与和谐社会”中国佛教公众论坛而作&圣辉11

人才优秀与制度文明——佛教良好公众形象的标志&则悟18

浅述完善僧格以树公众形象&界象22

加强寺院道风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论当今中国佛教在社会树立良好公众形象&诚信25

深深海底行——僧伽资格与寺院职能&济群29

如何提升寺院清净庄严的公共形象&传明34

析信、解、行、愿在实践“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中的现实意义&了法38

和谐的佛教与社会的和谐——论佛教和谐公众形象&妙安43

提升素质 树立形象&崇航48

道风建设&果波50

树立中国佛教公众形象最佳途径之我见&显法53

和谐社会与道风建设之我见&超波58

关于中国佛教公众形象的思考&中观61

和谐社会与道风建设——佛教僧伽的时代使命&莲海64

坚定信仰 树立佛教形象&悟实68

佛教教育之我见&自信72

来果老和尚与高旻寺道风建设&禅慧77

实践“内强建设,外树形象”的社会意义&心净82

五个相互的自身建设&佛心85

略说佛制安居的时代意义&普正89

略谈树立中国佛教公众形象的途径——对和谐社会与未来中国佛教走向的一点思考&觉岸93

以戒为基,以禅为本,加强道风建设,彰显佛教本色——佛教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宝&真明98

东林僧团在当代的发展及影响&镜义101

天台智者以山林修行为基的道风建设理念&心皓105

以三学内强素质 以弘法外树形象&如意109

将信仰落实到生活 将修行立足于当下&崇观112

走向未来的信仰&明贤114

也谈寺院住持的内外形象&妙贤122

谁为佛教解铃?&能进126

勇担责任 兴我法门&乾净129

对沙弥教育的一点看法&乘一133

佛教的和谐思想实践与道风建设&宏演137

树立僧格——佛教公众形象之关键&明法141

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就解决僧俗混乱现象对僧团建设的几点建议&体恒144

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和谐社会与道风建设之浅探&圣钦152

如何提升中国佛教的宗教形象、社会形象、公众形象&星月155

从知法守法运用法做起&万行158

试论展示当代佛教形象的几个重点&法量161

完善护教学,把好进入僧团的关&果觉165

直心是道场——构建和谐社会与清净道风&若宽172

威仪动静常如此不枉空门作比丘&法慧176

欲树人先树师——略论树立中国佛教公众形象的最佳途径&明坤180

以史为鉴,制度建设为重振道风之本&王雷泉184

“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之我见&许抗生187

现代社会中佛教的积极发展&姚卫群190

树立中国佛教形象之浅见&吕有祥194

近代中国佛教思想上的佛法与政治论述——以太虚与欧阳竟无之对照为案例&龚隽197

重要的历史经验:强化寺院和僧团教育&孙昌武202

争做高僧,提升中国佛教公众形象&朱越利210

提升21世纪中国佛教的社会形象&朱明忠213

中国佛教的社会形象和历史发展趋向&王志远217

尊道贵德,养育才器——《禅林宝训顺硃》与现代僧伽教育&刘泽亮223

制度建设是当代中国佛教的根本命脉&温金玉226

为什么要弘扬“佛教文化”?&杨笑天230

提升佛教的理论,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中国佛教社会公众形象浅见&黄夏年235

21世纪中国佛教应有的公众形象&胡绍皆240

当代中国佛教公众形象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李利安244

在服务社会中增强神圣性与社会性——关于佛教寺院与和谐社会关系的思考&王亚荣248

中国佛教公共形象的社会建构&李向平251

以戒为师与清净为僧&徐文明255

庄严·神圣·慈悲·净洁——佛教僧众的公众形象之我见&普慧257

谈佛教公众形象的思想内涵&荆三隆261

提升中国佛教公众形象关键在僧教育&张伟然265

当代中国亟需发展“观念佛教”——从谭嗣同的“度众生”观念说起&陈坚268

佛教的传统形象及其现代意义略论&周齐274

以德为本 实至名归——关于树立中国佛教公众形象的思考&高华平278

发扬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提升中国佛教的公众形象&张家成281

以史为鉴,以戒为师:历史上的排佛事件对今天的启示&石刚285

进一步提升中国佛教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新世纪的挑战和应对&姚南强 马新满288

在传统与现实交织的风景中前行——谈当前中国佛教道风建设与僧人社会公众形象问题&王仲尧292

读书札记——“著了袈裟事更多”&徐麟296

重塑当代僧尼的人天师表形象:一心二爱三种生活方式&李尚全300

浅议中国佛教的公众形象问题&王公伟304

提升当代佛教社会形象最佳途径略谈&邓子美307

律制与社会——廉政文化语境中的佛教公众形象分析&蒋海怒310

佛弟子的本分&朱景东314

从佛耶宗教传播的比较看佛教僧侣的社会公众形象&申丽霞318

试论现代性的困局中大陆佛教运作之出路&江泓321

正信、正闻、正修——略论世俗化时代对佛教纯正性的维护&傅新毅324

坚持佛教人间化路向,彰显佛教“软实力”特质——试论树立中国佛教公众形象最佳途径&田青青328

法轮恒转 慧炬常明&葛世榕332

浅谈信众应如何维护佛教良好公众形象&周义勇335

当代大学生心目中的中国佛教形象&宇恒伟339

略论现代传媒与中国佛教公众形象之提升&张琦344

2007“和谐社会与道风建设”主题论坛闭幕词&惟贤3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