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管理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管理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
  • 梁志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750960061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1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资本市场-风险管理;证券投资-风险管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管理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3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6

第一章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管理基础11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与特点11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16

一、资产重组原理16

二、风险隔离原理16

三、信用增级原理17

第三节 资产证券化的主要风险及其管理20

第四节 资产证券化的创新机理25

一、成本诱导的资产证券化理论26

二、减少信息不对称的资产证券化理论28

三、风险隔离的资产证券化理论29

四、优化公司资本结构的资产证券化理论31

五、信用体制创新的资产证券化理论31

六、资本价值形态转换的资产证券化理论32

本章小结33

第二章 风险隔离的制度分析35

第一节 风险隔离制度的基本内容35

一、风险隔离制度的组织形态36

二、风险隔离制度的运作方式42

第二节 风险隔离制度的本质45

一、制度经济学认为产权是一个权利束45

二、风险隔离是对证券化资产的产权权利束的系统性隔离47

第三节 真实销售确认:系统性隔离的审查55

一、系统性隔离的审查:法律的角度55

二、系统性隔离的审查:会计的角度64

三、系统性隔离的两种审查方法的关系81

本章小结82

第三章 风险隔离制度的风险及其管理85

第一节 从制度经济学看风险隔离制度的风险85

第二节 可撤销交易风险91

一、优惠性转移(Preference Conveyance)91

二、欺诈性转移93

三、终止待履行的合同94

第三节 重新定性风险95

第四节 实体合并风险98

一、实体合并的概念98

二、法律视角下的实体合并100

三、会计视角下的实体合并106

四、法律视角与会计视角的比较分析109

五、资产证券化实体合并风险的管理112

第五节 混合风险和SPV破产风险116

一、混合风险116

二、SPV破产的风险116

第六节 风险隔离制度的风险的一般管理机制122

一、从完善公司治理来强化系统性隔离123

二、从优化交易结构来强化系统性隔离125

三、从规范权利关系来强化系统性隔离127

四、从加强信息披露来强化系统性隔离129

五、从加强外部监管来强化系统性隔离130

本章小结132

第四章 现金流管理与风险分配134

第一节 现金流的聚集机制与信用制度风险134

一、资产池的制度功能与资产要求134

二、资产池的形成与演变中的信用制度风险138

第二节 现金流的分割机制与风险分配144

一、标的资产的循环阶段(Revolving)147

二、受控摊还阶段(Controlled Amortization)147

三、迅速清偿期(Early Amortization)和“触发”条件147

第三节 资产支持证券结构的最优化设计153

第四节 CDO的现金流管理与风险分配155

一、CDO的交易结构155

二、CDO的现金流结构156

三、CDO的风险与收益166

本章小结172

第五章 提前偿付风险及其管理:兼论违约风险174

第一节 提前偿付与违约行为的期权特征及其影响174

一、提前偿付与违约行为的期权特征174

二、提前偿付与违约行为的现金流分析177

三、提前偿付与违约行为对资产证券化的影响178

第二节 提前偿付行为的影响因素179

一、现行市场抵押利率179

二、基础抵押贷款的特征182

三、经济活动的总体水平185

四、季节性因素185

五、其他因素186

第三节 提前偿付与违约行为的数理模型及其比较分析186

一、经验模型187

二、理论模型191

三、计量模型198

四、三类模型的比较分析214

第四节 提前偿付风险的管理机制217

一、买权保护制度217

二、风险定价模型220

三、交易结构设计221

本章小结222

第六章 案例分析:“安然事件”与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管理224

第一节 “安然事件”的背景224

第二节 用“系统性隔离审查法”审视“安然事件”225

一、独立性审查226

二、结构性审查234

三、权利性审查236

四、公开性审查237

五、监管性审查238

本章小结242

第七章 中国资产证券化运作的制度创新243

第一节 中国资产证券化运作的制度环境分析243

一、风险隔离组织——SPV的制度环境分析244

二、资产转移的制度环境分析250

三、其他制度环境分析255

第二节 中国资产证券化制度创新的动力学分析263

一、Molyneux-Shamroukh金融创新采纳模型263

二、基于政府主体的中国资产证券化创新采纳动力学267

三、中国资产证券化制度创新的路径分析274

第三节 中国资产证券化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283

一、制订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思路283

二、突出重点环节,加快专项立法进程283

三、完善相关会计准则,与国际规范逐步接轨284

四、建立中央优先权益登记系统,完善产权管理制度284

五、建立资产支持证券交易平台,畅通市场渠道285

六、推进“两个适度放宽”,激活市场供需双方286

七、强化监督管理,促进稳健发展286

八、实施信用工程,加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287

本章小结288

参考文献290

后记3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