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共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金镝编著 著
- 出版社: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13656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15页
- 文件大小:165MB
- 文件页数:431页
- 主题词:公共经济学-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公共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公共部门与公共经济活动1
1.2 公共经济学及其发展历程4
1.3 公共经济学与相关学科6
1.4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法8
第2章 市场经济与公共经济11
2.1 市场经济与资源配置11
2.1.1 市场经济的均衡分析11
2.1.2 帕累托效率12
2.1.3 市场经济的效率分析13
2.2 发展公共经济的理论依据19
2.2.1 市场失灵19
案例2-1 中国首例异地排污权交易21
案例2-2 中国电信企业改制24
2.2.2 收入分配、有益物品与公共财产资源26
案例2-3 中国的收入分配26
2.3 公共部门的职能29
2.3.1 公共部门的资源配置职能30
案例2-4 太原市污染权交易31
2.3.2 公共部门的收入分配职能32
2.3.3 公共部门的稳定经济职能33
案例2-5 中国政府五次紧缩型宏观经济调控36
2.3.4 公共部门三项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39
思考题41
第3章 公共物品理论43
3.1 公共物品概述43
3.1.1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43
3.1.2 判定公共物品的步骤46
3.1.3 公共物品的分类47
3.1.4 公共物品与外部性49
3.2 公共物品的均衡分析50
3.2.1 庇古均衡分析50
3.2.2 公共物品的局部均衡分析51
3.2.3 公共物品的一般均衡分析53
3.2.4 维克赛尔-林达尔均衡分析58
3.3 公共物品的供给60
3.3.1 公共物品充足供给的必要性60
3.3.2 公共物品供给的方式61
3.3.3 公共物品供给的原则65
3.3.4 公共物品供给的变化趋势66
3.3.5 公共物品供给的效率分析67
案例3-1 中国政府关于科技类公共物品的供给70
3.4 公共物品的收费与定价73
3.4.1 公共物品应否以及能否收费73
案例3-2 研究生教育是否应该收费76
3.4.2 公共物品的收费原则与定价标准77
3.4.3 边际成本定价法79
思考题81
第4章 公共选择理论82
4.1 导论82
4.1.1 公共选择理论的逻辑思路和基本内容83
4.1.2 公共选择理论的渊源84
4.1.3 公共选择学派及其主要观点85
4.1.4 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方法87
案例4-1 高考声讯查分的是与非88
4.2 选民和利益集团理论90
4.2.1 理性选民理论及其扩展90
4.2.2 利益集团理论92
4.3 政治家理论与官员理论95
4.3.1 政治家理论95
4.3.2 官员理论96
案例4-2 政府官员也有“出场费”99
4.4 政治均衡与投票机制101
4.4.1 政治均衡101
4.4.2 投票机制102
案例4-3 美国总统选举108
4.5 政府失灵109
4.5.1 政府失灵的原因109
4.5.2 政府失灵的表现109
案例4-4 政府权力寻租112
4.5.3 政府失灵的纠正113
思考题114
第5章 公共预算理论115
5.1 公共预算的内涵115
5.1.1 公共预算的概念115
5.1.2 公共预算的功能116
5.1.3 公共预算的特点117
案例5-1 “伊朗门”事件118
5.1.4 公共预算的原则119
5.2 公共预算基本理论120
5.2.1 均衡预算理论120
5.2.2 功能预算理论121
5.2.3 高度就业预算理论122
5.3 公共预算的结构形式123
5.3.1 单式预算123
5.3.2 复式预算124
5.3.3 绩效预算126
5.3.4 零基预算127
5.4 公共预算的管理128
5.4.1 公共预算的编制128
5.4.2 公共预算的执行与调整132
5.4.3 公共预算的监督137
5.4.4 公共财政决算139
案例5-2 新中国公共预算管理制度的变迁140
思考题145
第6章 公共收入理论146
6.1 公共收入概述146
6.1.1 公共收入的定义及其功能146
6.1.2 公共收入的规模147
6.1.3 公共收入的特征149
6.2 公共收入体系150
6.2.1 税收150
6.2.2 公债收入152
6.2.3 公共收费156
6.2.4 国有资产收益159
6.2.5 货币创造161
6.3 公共收入合理规模的确定162
6.3.1 决定公共收入规模的因素162
6.3.2 税收收入合理规模的确定164
6.3.3 公债合理规模的确定167
6.3.4 公共收费合理规模的确定169
6.3.5 国有资产收益合理规模的确定170
案例6-1 “十五”期间中国财政收入的增长171
思考题172
第7章 税收基本理论(上)173
7.1 税收概述173
7.1.1 税收构成要素173
7.1.2 税收分类180
7.1.3 税收的特性184
7.2 税收原则185
7.2.1 税收原则的提出185
7.2.2 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187
7.2.3 瓦格纳的税收原则188
7.2.4 现代税收原则189
7.3 税收转嫁与归宿198
7.3.1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定义198
7.3.2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形式199
7.3.3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201
7.3.4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204
案例7-1 酒类消费税相关政策的调整206
思考题208
第8章 税收基本理论(下)209
8.1 税收的经济功能209
8.1.1 税收对消费的影响209
8.1.2 税收对储蓄的影响211
8.1.3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213
8.1.4 税收对于企业投资的影响216
8.1.5 税收对环境保护的影响217
8.2 税收制度220
8.2.1 税收制度、税制类型、税制结构221
8.2.2 税制结构的决定因素224
8.2.3 税种设置理论225
8.2.4 中国现行税收制度的主要税种227
8.3 税制改革242
8.3.1 税制改革的基本问题242
8.3.2 税制改革的理论基础244
8.3.3 税制改革的基本措施247
8.3.4 中国的税制改革248
案例8-1 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税251
思考题253
第9章 公共支出理论254
9.1 公共支出概述254
9.1.1 公共支出的概念和性质254
9.1.2 公共支出的目的和原则256
9.1.3 公共支出的分类260
9.2 公共支出增长的理论分析263
9.2.1 瓦格纳法则263
9.2.2 时间形态模型264
9.2.3 发展模型265
9.2.4 非均衡模型265
案例9-1 战争或军备竞赛都是很“费钱”的——公共开支增长的一个侧面266
9.3 中国的公共支出266
9.3.1 公共支出的规模267
9.3.2 公共支出的结构269
案例9-2 最舍得花钱的四个公共领域272
9.4 公共支出的成本-收益分析273
9.4.1 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特点273
9.4.2 对成本与收益的评估274
9.4.3 成本-收益分析的决策指标276
思考题277
第10章 消耗性公共支出278
10.1 公共管理支出278
10.1.1 公共管理支出的概念278
10.1.2 公共管理支出的内容279
10.1.3 中国的行政支出280
案例10-1 中国行政成本专家一席谈282
10.1.4 行政效率283
案例10-2 由公务员“阳光工资”改革引发的思考286
10.2 文教科卫支出288
10.2.1 公共教育支出288
案例10-3 对中国教育的经济学分析291
10.2.2 科学技术支出292
10.2.3 公共卫生支出295
10.3 国防支出299
10.3.1 国防支出的概念和分类299
10.3.2 国防支出的影响因素299
10.3.3 国防支出的性质和供给模式300
10.3.4 国防支出的合理规模302
10.3.5 国防支出的合理结构304
10.3.6 中国的国防支出304
10.4 投资性公共支出306
10.4.1 投资性公共支出的概念和特点306
10.4.2 投资性公共支出的必要性和原则307
10.4.3 投资性公共支出的内容308
案例10-4 BOT项目融资310
思考题314
第11章 转移性公共支出315
11.1 社会保障支出316
案例11-1 俾斯麦与社会保障316
11.1.1 社会保障的概念和特征316
11.1.2 社会保障的内容318
11.1.3 社会保障的作用319
案例11-2 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20
11.1.4 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与筹集形式323
11.2 中国的社会保障326
11.2.1 中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坎坷道路327
11.2.2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330
11.2.3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与原则331
11.2.4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332
11.2.5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的挑战335
11.3 财政补贴336
11.3.1 财政补贴的概念和必要性336
11.3.2 财政补贴的分类337
11.3.3 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分析339
11.3.4 中国的财政补贴341
案例11-3 粮食补贴直接给农民342
11.4 其他转移性公共支出345
11.4.1 援外支出345
11.4.2 债务利息支出345
思考题345
第12章 公共规制理论346
12.1 公共规制的概念与分类346
12.1.1 国家干预与公共规制的内涵346
12.1.2 公共规制的概念348
12.1.3 公共规制的分类349
12.2 公共规制的手段与执行过程350
12.2.1 公共规制的手段350
12.2.2 公共规制的执行过程352
12.3 经济性规制356
12.3.1 经济性规制概述356
12.3.2 经济性规制的主要方式358
12.3.3 经济性规制中价格与收费水平的确定360
12.3.4 收费体系的建立与拉姆塞价格364
12.4 社会性规制365
12.4.1 社会性规制概述365
12.4.2 社会性规制的方式和内容367
12.4.3 环境规制369
案例12-1 中国煤气行业的规制改革373
思考题381
第13章 公共经济学前沿问题383
13.1 多级政府问题383
13.1.1 引言383
13.1.2 职能划分问题384
13.1.3 中央以下政府的融资问题389
13.2 发展中国家的财政问题396
13.2.1 经济增长396
13.2.2 收入分配398
13.2.3 稳定经济399
13.2.4 管理的可行性400
13.2.5 结论401
13.3 偏好表露与公共物品403
13.3.1 引言403
13.3.2 偏好表露问题的背景知识404
13.3.3 间接偏好表露与地方提供物品的需求407
13.3.4 直接偏好表露的调查与或有估价411
思考题413
参考文献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