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广播电视论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毕一鸣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ISBN:750435335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49页
- 文件大小:218MB
- 文件页数:366页
- 主题词:广播工作-研究生-教材;电视工作-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广播电视论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导论第一章 广播电视的科学概念3
第一节 广播的定义3
第二节 广播电视概念的划分6
第三节 广播电视学的学科体系8
第二章 现代广播电视的含义12
第一节 现代广播电视是跨区域传播的新媒体12
一、现代技术创造了跨区域传播的条件12
二、市场环境提供了跨区域传播的可能14
第二节 现代广播电视是跨媒体发展的新媒体15
一、广播电视与多种媒体在内容形式上的互补融合15
二、广播电视与多种媒体在产业经济上的互补融合17
第三节 现代广播电视是跨文化交流的新媒体20
一、语言文化的差异20
二、民俗文化的差异22
三、伦理文化的差异24
四、宗教文化的差异25
第二部分 史论第三章 广播电视传播技术的发展史31
第一节 从有线传播到无线传播31
第二节 从有声传播到音像传播34
第三节 从近地传播到卫星传播38
第四节 从模拟传播到数字传播40
第四章 广播电视传播事业的发展史42
第一节 世界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概况42
一、美国广播电视事业42
二、英国广播电视事业53
三、法国广播电视事业58
四、德国广播电视事业63
五、俄国广播电视事业67
六、日本广播电视事业71
七、亚洲广播电视联盟74
八、欧洲广播电视联盟77
第二节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概况79
一、民国政府时期广播电视事业79
二、人民广播电视事业82
三、台湾广播电视事业89
四、香港广播电视事业94
五、澳门广播电视事业100
第五章 广播电视传播产业的发展史103
第一节 西方传媒产业的崛起103
一、新闻集团104
二、维亚康姆集团107
三、时代华纳公司109
四、迪斯尼集团113
五、德国贝塔斯曼公司116
第二节 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趋势118
一、开办广告业务118
二、改革经营管理体制119
三、明确产业属性,深化改革121
四、营造市场环境,培育市场主体124
第三部分 本论第六章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129
第一节 广播电视与社会建设130
一、舆论传播功能130
二、新闻告知功能133
三、心理抚慰功能134
四、守望警策功能135
五、社会交流功能136
第二节 广播电视与文化建设137
一、文化教育功能137
二、文化娱乐功能139
三、文化传承功能141
第三节 广播电视与经济建设146
一、产业开发功能146
二、信息服务功能147
第七章 广播电视的艺术规律148
第一节 广播的听觉艺术规律148
一、语言艺术149
二、音乐艺术150
三、音响艺术152
四、广播元素的构成方式155
五、广播传播中的语言特点159
第二节 电视的视觉艺术规律163
一、视听符号系统163
二、声画结构艺术168
三、声画关系的具体形式172
第八章 广播电视的传播策略175
第一节 大众传播中的广播电视175
一、全球化175
二、民族化178
三、本土化180
第二节 分众传播中的广播电视181
一、专业化181
二、对象化182
三、类型化183
第三节 网络传播中的广播电视185
一、交流性186
二、多样性187
三、互动性187
第九章 广播电视的受众分析189
第一节 广播电视受众的社会结构和特点189
一、广播、电视受众构成190
二、受众构成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影响193
第二节 广播电视受众的心理198
一、广播电视受众心理过程198
二、广播电视受众心理规律200
第三节 广播电视受众的调查研究204
第四部分 术论第十章 广播电视的节目系统209
第一节 广播电视节目的系统构成210
一、广播电视节目的归类210
二、按节目内容划分节目类型211
第二节 新闻类节目212
一、新闻类节目的地位212
二、广播电视新闻的优势与弱点215
三、新闻类节目的作用217
四、新闻类节目构成系统218
第三节 文艺类节目220
一、文艺类节目的地位220
二、文艺类节目的特性221
三、文艺类节目的功能222
四、文艺类节目的构成系统225
第四节 社会教育类节目226
一、社教类节目的特征227
二、社教类节目的构成系统228
三、社教类节目的作用229
第五节 服务类节目231
一、服务类节目的地位231
二、服务类节目的构成系统232
三、服务类节目的作用233
第十一章 广播电视的节目形式235
第一节 广播电视节目形式产生的依据235
第二节 记录式报道236
一、录音报道的构成要素236
二、录音报道的体裁237
三、录像报道的基本要素238
四、录像报道的体裁238
第三节 现场直播239
一、现场直播简述239
二、广播和电视运用现场直播形式的区别240
第四节 现场报道240
一、广播现场报道240
二、电视现场报道241
第五节 综艺节目241
一、综艺节目的特点242
二、综艺节目的类型242
第六节 主持人节目243
一、主持人节目的产生243
二、主持人节目的特征244
三、主持人节目的类型245
第七节 受众参与节目246
一、受众参与节目的缘起246
二、受众参与节目的方式247
第十二章 广播电视的媒介人物251
第一节 播音员251
一、播音员的工作特点252
二、播音员的修养253
第二节 主持人255
一、主持人的定义和特点255
二、主持人的发展和分类256
三、主持人的地位和作用258
四、主持人的专业素养260
第三节 记者261
一、新闻记者的共同特点261
二、广播电视记者的不同特点263
附1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268
附2 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271
附3 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274
第十三章 广播电视的节目制作277
第一节 采录277
一、采访的作用和特点277
二、采访的类别和方法278
三、录音采访282
四、录像采访286
第二节 编导289
一、编导的作用和特点289
二、广播节目编辑291
三、电视节目编辑293
四、广播电视导演296
五、广播电视导播297
第三节 播音299
一、播音工作的性质299
二、播音创作的一般规律301
第四节 合成304
一、合成的重要性304
二、合成的特点304
三、合成的规律305
四、合成的方法306
五、数字虚拟技术的运用307
第十四章 网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313
第一节 网络广播313
一、网络广播的制作与功能314
二、实现网络广播是必然趋势316
第二节 网络电视317
一、网络电视的制作与功能318
二、网络电视目前存在的问题320
三、未来的设想321
第十五章 广播电视的事业管理324
第一节 我国广播电视管理体制325
一、“条块结合”的双重领导模式325
二、广播电视系统“三位一体”的管理职能325
三、集团化发展方向327
第二节 广播电视运作机制330
一、以企业经营方式运作330
二、实行动态管理331
三、调动人才的能动性331
四、试行制片人制度332
第三节 广播电视队伍建设334
一、广播电视队伍建设的新举措334
二、广播电视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336
附则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339
参考书目345
后记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