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宜居城市建设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宜居城市建设研究
  • 李丽萍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 ISBN:780180567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44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59页
  • 主题词:城市环境:居住环境-研究-北京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宜居城市建设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问题的提出1

1.1.1 北京宜居城市建设提出的背景1

1.1.2 北京宜居城市建设提出的现实基础1

1.2 前人成果综述2

1.2.1 西方城市规划与城市人居环境的理论与实践2

1.2.2 中国城市规划与城市人居环境的理论与实践5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6

1.3.1 研究的思路6

1.3.2 研究的方法7

1.4 本书的框架结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8

1.4.1 框架结构与主要内容8

1.4.2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10

第2章 宜居城市的理论探讨11

2.1 宜居城市的概念与内涵11

2.1.1 宜居城市概念的界定11

2.1.2 宜居城市概念的内涵14

2.2 宜居城市的判别标准16

2.2.1 经济发展度16

2.2.2 社会和谐度18

2.2.3 文化丰厚度19

2.2.4 生活舒适度20

2.2.5 景观怡人度21

2.2.6 公共安全度22

2.3 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4

2.3.1 宜居城市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立原则24

2.3.2 宜居城市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5

2.3.3 宜居城市的评价与分析32

2.3.4 本指标体系的创新与不足37

第3章 北京宜居城市建设可借鉴的国外经验39

3.1 自然物质环境建设的成功经验39

3.1.1 建设反磁力中心39

3.1.2 构筑轨道交通网44

3.1.3 形成怡人的生态环境48

3.2 社会人文环境建设的成功经验56

3.2.1 发展都市型经济56

3.2.2 发展社会保障住房59

3.2.3 传承都市文化脉络64

3.2.4 实施“主动福利”,解决就业问题71

第4章 北京宜居城市建设可借鉴的国内经验76

4.1 上海的经验与做法76

4.1.1 发展都市型工业76

4.1.2 旧城改造与新城开发并举79

4.1.3 构建现代交通网络85

4.1.4 建设宜人化居住环境88

4.1.5 塑造特色城市文化90

4.2 大连的经验与做法93

4.2.1 发展环境经济93

4.2.2 开拓旅游、会展市场96

4.2.3 建设学习型城市98

4.2.4 建设中国软件外包基地100

4.3 青岛的经验与做法104

4.3.1 推动品牌建设104

4.3.2 规划发展产业集群107

4.3.3 拓展旅游市场109

第5章 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时代背景与优势分析112

5.1 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时代背景与意义112

5.1.1 全球背景112

5.1.2 中国背景113

5.1.3 北京背景122

5.2 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现状与优势分析126

5.2.1 北京建设宜居城市的现状分析126

5.2.2 北京建设宜居城市的优势分析137

第6章 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目标与思路144

6.1 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目标规划144

6.1.1 目标规划原则144

6.1.2 目标体系145

6.2 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整体思路147

6.2.1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147

6.2.2 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理念148

6.2.3 坚持以人为本153

6.2.4 以统筹区域与城乡发展为要求155

6.2.5 以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161

第7章 北京宜居城市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169

7.1 北京宜居城市建设面临的挑战169

7.1.1 资源消耗量大,利用效率低,城市发展遭遇资源瓶颈169

7.1.2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仍然不高,新兴第三产业潜力亟待挖掘172

7.1.3 城市贫困问题趋于严重,社会阶层分化日益明显174

7.1.4 传统文化保护面临危机177

7.1.5 满足居民住房需求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178

7.1.6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有新思路181

7.1.7 环境治理尚未达到要求,环境建设任重道远182

7.1.8 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更加突出186

7.2 北京宜居城市建设对策187

7.2.1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城市187

7.2.2 继续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第三产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188

7.2.3 推进贫困人口就业,完善全方位社会保障体系,缓解城市贫困问题190

7.2.4 推动旧城保护和发展,促进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192

7.2.5 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193

7.2.6 深化投融资改革与加强需求管理并重,缓解基础设施需求压力195

7.2.7 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提高城市宜人化水平196

7.2.8 建立安全管理与应急机制,确保城市公共安全197

第8章 北京宜居城市建设能力培育199

8.1 构建高效、廉洁政府,推动北京宜居城市建设199

8.1.1 开展政府创建工作199

8.1.2 明确各区县功能定位,构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203

8.1.3 积极发展社会经济205

8.1.4 引导企业、居民、社团参与宜居北京建设206

8.2 发挥企业、社团、居民的作用,共建宜居北京207

8.2.1 企业在北京宜居城市建设中的作用207

8.2.2 社团在北京宜居城市建设中的作用210

8.2.3 居民在北京宜居城市建设中的作用213

第9章 奥运对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推动216

9.1 奥运会对宜居城市建设的推动216

9.1.1 举办奥运会和建设宜居城市的关系216

9.1.2 奥运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218

9.1.3 奥运建设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推动223

9.1.4 奥运会促进城市环境治理,建立良好的城市生态系统226

9.1.5 奥运会促进城市继承历史文化和发展现代文化227

9.2 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推动227

9.2.1 对北京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227

9.2.2 奥运会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230

9.2.3 奥运会促进城市环境治理,建立良好的城市生态系统232

9.2.4 奥运会对北京文化建设的影响235

9.3 利用奥运会促进宜居城市建设应注意的问题236

9.3.1 后奥运现象及对策建议236

9.3.2 奥运场馆对城市的影响及需要注意的问题237

9.3.3 道路交通建设对城市的影响及应注意的问题239

9.3.4 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240

参考文献2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