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深入SQL Server 2016高可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深入SQL Server 2016高可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15/31381831.jpg)
- 保罗·贝尔图奇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ISBN:9787517067238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35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353页
- 主题词:关系数据库系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深入SQL Server 2016高可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Part Ⅰ 理解高可用性1
第1章 理解高可用性1
1.1高可用性概述1
1.2可用性计算5
1.2.1可用性计算示例:一个24×7×365的应用5
1.2.2连续可用性7
1.3可用性变量9
1.4实现高可用性的一般设计方法11
1.5内置高可用性的开发方法12
1.5.1评估现有应用14
1.5.2什么是服务水平协议?15
1.6高可用性业务场景15
1.6.1应用服务供应商16
1.6.2全球销售和市场品牌推广16
1.6.3投资组合管理17
1.6.4挖掘前确认的呼叫中心17
1.7提供高可用性的微软技术18
1.8小结19
第2章 微软高可用性选项21
2.1高可用性入门21
2.1.1创建容错磁盘:RAID和镜像23
2.1.2利用RAID提高系统可用性24
2.1.3通过分散服务器来降低风险的实例29
2.2构建高可用性解决方案的微软选项30
2.2.1 Windows服务器故障转移集群31
2.2.2 SQL集群32
2.2.3 AlwaysOn可用性组34
2.2.4数据复制35
2.2.5日志传送36
2.2.6数据库快照37
2.2.7微软Azure选项和Azure SQL数据库38
2.2.8应用集群40
2.3小结41
Part Ⅱ 选择正确的高可用性方法43
第3章 高可用性选择43
3.1实现高可用性的四步过程43
3.2步骤1:启动第0阶段高可用性评估44
3.2.1第0阶段高可用性评估所需资源44
3.2.2第0阶段高可用性评估的任务45
3.3步骤2:量测高可用性的主要变量47
3.4步骤3:确定高可用性最优解决方案48
3.5步骤4:检验所选高可用性解决方案的成本66
3.5.1 ROI计算66
3.5.2在开发方法中添加高可用性元素67
3.6小结68
Part Ⅲ 高可用性实现71
第4章 故障转移集群71
4.1不同形式的故障转移集群72
4.2集群如何工作73
4.2.1理解WSFC74
4.2.2利用NLB扩展WSFC77
4.2.3在WFSC中如何设置SQL Server集群和AlwaysOn的实现阶段78
4.2.4故障转移集群的安装79
4.3 SQL集群配置84
4.4 AlwaysOn可用性组配置84
4.5 SQL Server数据库磁盘配置85
4.6小结86
第5章 SQL Server集群87
5.1在WSFC下安装SQL Server集群88
5.2 SQL Server故障转移集群中需注意的问题99
5.3多站点SQL Server故障转移集群99
5.4场景1:具有SQL Server集群的应用服务提供商100
5.5小结102
第6章 SQL Server AlwaysOn可用性组103
6.1 AlwaysOn可用性组用例103
6.1.1 Windows服务器故障转移集群104
6.1.2 AlwaysOn故障转移集群实例104
6.1.3 AlwaysOn可用性组105
6.1.4故障转移与扩展选项结合108
6.2构建一个多节点AlwaysOn配置108
6.2.1验证SQL Server实例109
6.2.2设置故障转移集群109
6.2.3准备数据库111
6.2.4启用AlwaysOn高可用性111
6.2.5备份数据库112
6.2.6创建可用性组112
6.2.7选择可用性组的数据库113
6.2.8确定主副本和次要副本115
6.2.9同步数据116
6.2.10设置监听器118
6.2.11连接所用的监听器121
6.2.12故障转移到次要副本121
6.3仪表盘和监测123
6.4场景2:使用AlwaysOn可用性组的投资组合管理124
6.5小结126
第7章 SQL Server数据库快照127
7.1数据库快照的含义128
7.2即写即拷技术131
7.3何时使用数据库快照132
7.3.1恢复目的的快照还原132
7.3.2在大规模更改之前保护数据库133
7.3.3提供测试(或质量保证)起始点(基线)133
7.3.4提供时间点报表数据库134
7.3.5从镜像数据库提供高可用性和卸载报表数据库135
7.4设置和撤销数据库快照136
7.4.1创建一个数据库快照136
7.4.2撤销一个数据库快照140
7.5用于恢复的数据库快照还原140
7.5.1通过数据库快照还原源数据库140
7.5.2利用数据库快照进行测试和QA141
7.5.3数据库快照的安全保障142
7.5.4快照的稀疏文件大小管理142
7.5.5每个源数据库的数据库快照个数143
7.5.6为实现高可用性添加数据库镜像143
7.6数据库镜像的含义143
7.6.1何时使用数据库镜像145
7.6.2数据库镜像配置的角色145
7.6.3角色扮演和角色切换145
7.6.4数据库镜像工作模式146
7.7设置和配置数据库镜像147
7.7.1准备镜像数据库147
7.7.2创建端点149
7.7.3授权权限151
7.7.4在镜像服务器上创建数据库151
7.7.5确定数据库镜像的其他端点153
7.7.6监视镜像数据库环境154
7.7.7删除镜像157
7.8测试从主服务器到镜像服务器的故障转移158
7.9在数据库镜像上设置数据库快照160
7.10场景3:使用数据库快照和数据库镜像的投资组合管理162
7.11小结164
第8章 SQL Server数据复制165
8.1实现高可用性的数据复制165
8.1.1快照复制165
8.1.2事务复制166
8.1.3合并复制166
8.1.4数据复制的含义167
8.2发布服务器、分发服务器和订阅服务器的含义169
8.2.1发布和项目170
8.2.2筛选项目170
8.3复制方案173
8.3.1中央发布服务器174
8.3.2具有远程分发服务器的中央发布服务器175
8.4订阅176
8.4.1请求订阅176
8.4.2推送订阅177
8.5分发数据库177
8.6复制代理178
8.6.1快照代理178
8.6.2日志读取器代理179
8.6.3分发代理179
8.6.4各种其他代理180
8.7用户需求驱动的复制设计180
8.8复制设置180
8.8.1启用分发服务器181
8.8.2发布183
8.8.3创建一个发布183
8.8.4创建一个订阅185
8.9切换到温备用(订阅服务器)190
8.9.1切换到温备用的场景190
8.9.2切换到温备用(订阅服务器)190
8.9.3订阅服务器转换为发布服务器(如果需要)191
8.10复制监视191
8.10.1 SQL语句191
8.10.2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192
8.10.3 Windows性能监视器与复制194
8.10.4复制配置的备份和恢复194
8.11场景2:利用数据复制的全球销售和市场营销196
8.12小结198
第9章 SQL Server日志传送199
9.1廉价的高可用性199
9.1.1数据延迟和日志传送200
9.1.2日志传送的设计和管理含义201
9.2日志传送设置202
9.2.1创建日志传送之前202
9.2.2利用数据库日志传送任务203
9.2.3源服务器发生故障时211
9.3场景4:使用日志传送的挖掘前呼叫211
9.4小结213
第10章 云平台的高可用性选项215
10.1高可用性云存在的问题215
10.2利用云计算的高可用性混合方法216
10.2.1复制拓扑的云扩展217
10.2.2为提高高可用性的日志传送云扩展219
10.2.3为提高高可用性创建一个云端拉伸数据库220
10.2.4将AlwaysOn可用性组应用到云端221
10.2.5利用云端的AlwaysOn可用性组222
10.2.6在云端使用高可用性的Azure SQL数据库224
10.2.7使用主动式异地数据复制备援225
10.2.8使用云端Azure大数据选项时的高可用性226
10.3小结226
第11章 高可用性和大数据选项227
11.1 Azure的大数据选项227
11.1.1 HDInsight228
11.1.2机器学习Web服务229
11.1.3数据流分析229
11.1.4认知服务229
11.1.5数据湖分析229
11.1.6数据湖存储229
11.1.7数据工厂230
11.1.8嵌入式Power BI231
11.1.9微软Azure数据湖服务231
11.2 HDInsight特性231
11.2.1使用NoSQL功能232
11.2.2实时处理232
11.2.3交互式分析的Spark233
11.2.4用于预测分析和机器学习的R服务器233
11.2.5 Azure数据湖分析233
11.2.6 Azure数据湖存储234
11.3 Azure大数据的高可用性235
11.3.1数据冗余235
11.3.2高可用性服务236
11.4如何创建一个高可用性的HDInsight集群236
11.5大数据访问244
11.6从企业初创到形成规模的过程中,大数据经历的七个主要阶段246
11.7大数据解决方案需要考虑的其他事项249
11.8 Azure大数据用例249
11.8.1用例1:迭代探索249
11.8.2用例2:基于需求的数据仓库250
11.8.3用例3:ETL自动化250
11.8.4用例4:BI集成250
11.8.5用例5:预测分析250
11.9小结250
第12章 高可用性的硬件和操作系统选项253
12.1服务器高可用性的考虑254
12.1.1故障转移集群254
12.1.2网络配置255
12.1.3虚拟机集群复制256
12.1.4虚拟化竞争256
12.2备份考虑258
12.2.1集成虚拟机管理程序复制259
12.2.2虚拟机快照259
12.2.3灾难恢复即服务260
12.3小结260
第13章 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性261
13.1如何实现灾难恢复262
13.1.1灾难恢复模式263
13.1.2恢复目标268
13.1.3以数据为中心的灾难恢复方法268
13.2灾难恢复的微软选项269
13.2.1数据复制269
13.2.2日志传送271
13.2.3数据库镜像和快照272
13.2.4数据变更捕获272
13.2.5 AlwaysOn可用性组273
13.2.6 Azure和主动式异地数据复制备援275
13.3灾难恢复的整体过程275
13.3.1灾难恢复的重点关注问题276
13.3.2规划和执行灾难恢复282
13.4近期是否有过拆分数据库282
13.5第三方灾难恢复方案283
13.6小结283
第14章 高可用性实现285
14.1首要基础285
14.2组建高可用性评估小组287
14.3设置高可用性评估项目计划进度/时间表288
14.4执行第0阶段高可用性评估288
14.4.1步骤1:进行高可用性评估289
14.4.2步骤2:确定高可用性主要变量291
14.4.3在开发生命周期中集成高可用性任务292
14.5选择高可用性解决方案294
14.6确定高可用性解决方案是否具有高性价比296
14.7小结298
第15章 当前部署的高可用性升级299
15.1量化当前部署300
15.2确定采用何种高可用性解决方案进行升级302
15.3规划升级306
15.4执行升级306
15.5测试高可用性配置307
15.6监视高可用性的性能状况308
15.7小结310
第16章 高可用性和安全性313
16.1安全性总体框架314
16.1.1使用对象权限和角色315
16.1.2使用模式绑定视图的对象保护317
16.2确保高可用性选项具有适当的安全性319
16.2.1 SQL集群安全性考虑319
16.2.2日志传送安全性考虑320
16.2.3数据复制安全性考虑321
16.2.4数据库快照安全性考虑322
16.2.5 AlwaysOn可用性组安全性考虑323
16.3 SQL Server审核324
16.4小结327
第17章 高可用性的未来发展方向329
17.1高可用性即服务329
17.2 100%虚拟化的平台330
17.3 100%的云平台331
17.4先进的异地数据复制备援332
17.5灾难恢复即服务?334
17.6小结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