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常态下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功效、挑战与对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常态下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功效、挑战与对策](https://www.shukui.net/cover/15/31364443.jpg)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展研究中心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 ISBN:9787506689298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163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179页
- 主题词:质量检验-工作-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常态下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功效、挑战与对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国家质量技术基础概念的嬗变1
一、国家质量技术基础概念的起源与发展1
二、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的特性8
(一)系统性8
(二)技术性9
(三)制度性10
(四)基础性10
(五)国际性11
三、关于NQI中文译名的再思考12
四、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系统构成14
第二章 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的功效及作用机制15
一、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价值研究综述15
二、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的宏观作用18
(一)建立社会经济活动最佳秩序的技术规则18
(二)实现质量提升促进转型升级的技术基础19
(三)推动科技创新激发市场活力的技术平台20
(四)参与国际竞争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技术手段22
三、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价值图23
(一)国外学者的蛛网价值图23
(二)金字塔价值图23
四、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功效案例研究28
(一)企业层面28
(二)产业层面33
(三)地区层面35
(四)国家层面38
(五)区域层面40
第三章 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建设的国际经验42
一、主要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建设特点42
(一)美国42
(二)德国44
(三)日本45
(四)韩国47
(五)新加坡48
二、主要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建设的启示49
(一)注重法制建设49
(二)注重能力建设50
(三)注重多方参与52
(四)注重国际合作53
三、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的国际发展态势53
(一)技术升级越来越快54
(二)重视程度越来越高54
(三)区域组织越来越多55
(四)国际合作越来越深入55
(五)发达国家抢先布局越来越积极56
(六)作为技术性贸易措施运用越来越频繁56
第四章 我国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现状58
一、建设成效58
二、主要问题60
(一)先进性技术有待研发60
(二)系统性建设有待加强61
(三)竞争性供给有待扩大61
(四)基础性保障有待夯实61
三、 “五省一市”质量技术基础调查报告62
(一)标准化工作调查结果62
(二)计量工作调查结果86
(三)认证认可工作调查结果97
(四)检验检测工作调查结果119
第五章 我国国家质量技术基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39
一、我国国家质量技术基础面临的机遇139
(一)质量强国战略实施带来机遇139
(二)“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带来机遇141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机遇142
(四)《中国制造2025》实施带来机遇143
(五)新科技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144
二、我国国家质量技术基础面临的挑战145
(一)实现技术赶超任务艰巨145
(二)服务现代化进程任务艰巨145
(三)加快职能转变任务艰巨146
(四)提升国际化水平任务艰巨146
第六章 新常态下进一步夯实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的对策建议148
一、加强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的法制建设148
(一)加快《标准化法实施条例》修订完善149
(二)加快《计量法实施细则》修订完善150
(三)加快《质量促进法》立法150
二、优化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的顶层设计150
(一)强化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的国家战略地位151
(二)制定《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中长期发展规划》151
(三)组建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建设领导小组152
(四)保持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管理机构完整性152
(五)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联席工作机制153
(六)将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纳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153
三、深化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的制度创新154
(一)健全分类管理制度154
(二)完善准入机制门槛155
(三)做好事中事后监管155
四、夯实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的发展基石156
(一)加大财税政策支持156
(二)加快质量人才培养156
(三)拓展基础应用渠道157
(四)延伸持续发展路径158
五、提升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的开放水平158
(一)着力引进国外先进智力资源158
(二)加快质量技术基础共建共享159
(三)推动我国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的国际推广159
参考文献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