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禹州钧台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禹州钧台窑
  •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大象出版社
  • ISBN:978753474876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04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286页
  • 主题词:钧窑-瓷窑遗址-发掘报告-禹州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禹州钧台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一、禹州的地理位置及沿革1

二、钧台与八卦洞的由来2

三、发掘工作概况2

第一章 窑址概况5

一、窑址的分布5

二、窑址的地层堆积7

三、遗迹9

(一)作坊9

(二)水井9

(三)灰坑10

四、遗物10

第二章 宋代窑址11

第一节 钧瓷窑区11

一、遗迹11

(一)窑炉11

(二)灰坑15

(三)作坊16

二、遗物18

(一)窑具18

(二)瓷器20

三、小结39

(一)钧瓷釉色及窑变艺术39

(二)钧瓷在历史上的地位40

(三)钧瓷的烧造工艺42

第二节 汝瓷窑区43

一、遗迹43

(一)窑炉43

(二)灰坑51

二、遗物52

(一)窑具52

(二)瓷器54

三、小结75

(一)汝瓷与影青瓷的烧造75

(二)汝瓷与影青瓷的工艺76

(三)汝瓷与影青瓷的装饰艺术77

第三节 天目瓷窑区78

一、遗迹78

(一)窑炉79

(二)水井80

(三)灰坑80

二、遗物82

(一)窑具82

(二)瓷器82

三、小结94

(一)天目瓷的工艺流程94

(二)天目瓷的窑变釉色95

第四节 白地黑花瓷窑区96

一、遗迹96

(一)窑炉96

(二)灰坑98

二、遗物99

(一)窑具99

(二)器物102

三、小结123

(一)白地黑花瓷器烧造工艺123

(二)器表的装饰123

第三章 其他时代遗存125

一、唐代瓷器125

二、五代瓷器125

三、金代瓷器125

四、元代瓷器126

五、明代瓷器128

六、铜钱128

第四章 钧窑产品的化学组成及物理性能130

一、标本的外观特征130

二、钧窑系胎釉的化学组成132

三、钧窑系胎釉的物理性能135

第五章 若干问题的探讨137

一、窑炉结构与烧造工艺137

二、产品的化学分析和物理性能138

三、器物造型和装饰艺术139

四、钧窑起源问题的探讨140

五、探讨汝瓷、影青瓷、天目瓷、白地黑花瓷的来源141

六、钧瓷故乡144

七、瓷器生产与商品流通的关系148

第六章 结语149

一、钧台窑的烧造历史149

二、钧台窑的分期150

(一)钧瓷的分期150

(二)汝瓷的分期151

(三)影青瓷的分期151

(四)黑釉天目瓷的分期152

(五)白地黑花瓷的分期152

三、钧台窑的性质154

四、各色瓷之间的关系155

五、钧窑工艺技术的传播与产品的外销156

附录158

附录一 窑变艺术之冠——中国钧瓷&赵青云 赵文军158

附录二 禹州钧窑遗址的考古新发现与研究&赵会军 张志伟169

附录三 禹州钧台窑补遗&李少颖 杨俊峰179

附录四 明清以来相关文献记载&晋佩章185

附录五 禹州钧台窑考古调查与发掘纪实&赵青云194

后记202

英文提要2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