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液压变量泵 马达 变量调节原理与应用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液压变量泵 马达 变量调节原理与应用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18/31301258.jpg)
- 吴晓明,高殿荣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594741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79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393页
- 主题词:液压泵-变量-调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液压变量泵 马达 变量调节原理与应用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1
1.1 液压变量泵(马达)的发展简况、现状和应用1
1.1.1 简述1
1.1.2 变量叶片泵的种类4
1.1.3 轴向柱塞泵(马达)的研发历史和种类5
1.1.4 径向柱塞泵的结构类型8
1.1.5 液压变量泵(马达)的发展趋势9
1.2 几个基本概念11
1.2.1 体积弹性模量、可压缩性系数和液容11
1.2.2 动态封闭容腔和压力13
1.2.3 负流量控制15
1.2.4 正流量控制16
1.2.5 负载敏感控制16
1.2.6 开式和闭式回路18
1.3 容积式液压变量泵(马达)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类型19
1.3.1 容积式变量泵(马达)的工作原理19
1.3.2 容积式变量泵的调节原理19
1.3.3 容积式变量泵的基本类型20
1.3.4 电液比例变量泵21
1.3.5 容积式变量泵的特点22
1.3.6 容积式变量马达的工作原理和类型22
1.4 典型的液压变量泵(马达)的变量调节方式与分类方法23
1.5 液压系统对泵(马达)变量控制的要求29
1.6 选择液压变量泵(马达)时需要考虑的因素30
1.7 液压变量泵(马达)的主要技术指标32
1.7.1 液压变量泵的主要性能参数32
1.7.2 液压变量马达的主要性能参数38
第2章 液阻、液压桥路和阀控缸控制理论41
2.1 液阻的定义与特性41
2.2 节流边与液压桥路44
2.2.1 阀口与节流边44
2.2.2 液压半桥与三通阀45
2.2.3 液压全桥与四通阀46
2.3 液桥的基本功能47
2.4 基本的液压半桥47
2.5 液压半桥的基本类型48
2.6 液压半桥构成的基本原则50
2.7 液桥构成分析实例50
2.8 对先导液桥的要求52
2.9 先导液桥中的液阻52
2.9.1 固定液阻的工作点54
2.9.2 动态阻尼55
2.9.3 动压反馈55
2.10 滑阀式液压放大器57
2.10.1 滑阀的工作边数57
2.10.2 通路数58
2.10.3 凸肩数与阀口形状58
2.11 阀控系统的工作原理59
2.12 位移直接反馈型比例排量调节变量泵的特性分析59
2.12.1 伺服变量机构的特性方程60
2.12.2 泵的流量方程61
第3章 液压变量泵的变量调节原理63
3.1 比例控制排量调节变量泵63
3.1.1 直接控制-直接位置反馈式排量控制63
3.1.2 DG型两点式直接排量控制69
3.1.3 HD型液压排量控制69
3.1.4 CY泵伺服变量控制72
3.1.5 EP型电液比例排量控制72
3.1.6 液压力控制的排量调节泵74
3.2 比例控制压力调节泵75
3.2.1 基本功能与主要应用75
3.2.2 DR型恒压变量控制79
3.2.3 DR.G型远程恒压变量控制81
3.2.4 北部精机的PVX泵的双段压力补偿(2P)控制83
3.2.5 北部精机的PVX泵的软起动压力控制(SS)83
3.2.6 POR型压力切断控制84
3.2.7 DP型同步变量控制84
3.3 流量控制泵87
3.3.1 传统压差控制型流量控制89
3.3.2 带有流量传感器的恒流量变量泵91
3.3.3 电反馈型流量控制91
3.3.4 DFR/DFR1型压力-流量控制92
3.3.5 DRS型恒压-负载敏感控制93
3.4 恒功率控制97
3.4.1 川崎K3V、 K5V系列变量泵调节补偿原理99
3.4.2 A8VO恒功率变量泵105
3.5 德国Rexroth其他开式泵的恒功率控制方式119
3.5.1 LR型恒功率控制120
3.5.2 LR3型遥控恒功率控制122
3.5.3 LR.D型带压力切断的恒功率控制122
3.5.4 LR.G型带遥控压力控制的恒功率控制123
3.5.5 LR.M型带行程限制器的恒功率控制124
3.5.6 LR.Z型液压两点控制125
3.5.7 LR.Y型具有内部先导压力的电气两点控制126
3.5.8 LRH1型带液压行程限制器控制126
3.5.9 LRF型控制128
3.5.10 LRGF型控制129
3.5.11 LRS型带负载敏感阀和遥控压力控制131
3.5.12 LRN型液压行程控制133
3.5.13 LR.NT型带先导压力的液压行程控制与电气控制134
3.5.14 LR2GN型控制135
3.5.15 LRC型带交叉传感的越权控制136
3.6 压力、流量、功率(p、 q、 P)复合控制137
3.6.1 传统型压力流量复合控制137
3.6.2 电反馈多功能复合比例控制139
3.6.3 LR2DF型压力-流量-功率复合控制144
3.6.4 DFLR型比例复合控制147
3.6.5 压力-流量功率复合控制变量泵的压力切断和正负流量控制150
3.7 闭式液压泵的变量控制方式151
3.7.1 Linde HPV M1型闭式泵的手动机械变量调节152
3.7.2 Linde HPV E1型闭式泵的电液变量调节154
3.7.3 Linde HPV E1p型闭式泵电液变量调节156
3.7.4 Linde HPV E2型闭式泵电液变量调节158
3.7.5 Linde HPV HE1A型闭式泵的电液变量调节160
3.7.6 丹尼逊-威克斯闭式回路TVXS柱塞泵SP型控制163
3.7.7 P6P型闭式泵调节原理165
3.7.8 丹佛斯带集成速度限制(ISL)的电比例调节(EDC) H1型闭式泵167
3.7.9 Rexroth-MA型手动变排量控制171
3.7.10 EM型电动机排量控制172
3.7.11 HD型液压控制172
3.7.12 HW型液压控制、手动伺服173
3.7.13 HM1/2/3型液压排量控制174
3.7.14 与转速有关的DA型控制(速度敏感控制)174
3.7.15 Linde公司的HPV - 02 CA型和HMV -02 EH1P CA型控制181
3.7.16 DG型液压直接控制186
3.7.17 EP型带比例电磁铁的电气控制186
3.7.18 EZ型带开关电磁铁的电气两点控制187
3.7.19 A4VSG500EPG型闭式泵的变量控制187
3.7.20 EO型比例液压控制189
3.7.21 HS型液压排量控制189
3.7.22 DS1型速度控制191
3.7.23德国Rexroth公司A4VG闭式泵的系泊控制191
第4章 液压变量叶片泵和径向柱塞泵的变量调节原理194
4.1 变量叶片泵的变量调节原理194
4.1.1 限压式内反馈变量叶片泵194
4.1.2 限压式外反馈变量叶片泵195
4.1.3 PV7型变量叶片泵197
4.2 径向柱塞变量泵的变量调节原理205
4.2.1 RKP-Ⅱ泵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205
4.2.2 变量调节器(补偿器)选项205
4.2.3 F型调节器的工作原理206
4.2.4 H1型远程压力调节补偿器206
4.2.5 H2型带系泊控制的远程压力调节补偿器207
4.2.6 J1型压力和流量联合补偿器(负载敏感型)209
4.2.7 带P—T切口控制的压力和流量联合调节补偿控制器211
4.2.8 B型机械行程调整212
4.2.9 C1型伺服控制212
4.2.10 S1型恒功率控制213
4.2.11 S2型带远程压力和流量限制的恒功率控制213
4.2.12 D1~D8带内部数字电路板的电液控制214
第5章 液压变量马达的变量控制方式216
5.1 德国Rexroth公司的变量轴向柱塞马达216
5.1.1 HD型液压控制(与控制压力有关)216
5.1.2 HD1D型液压控制+恒压变量调节218
5.1.3 HZ型液压两点控制219
5.1.4 HA型高压自动控制220
5.1.5 EZ型电动双速两点控制222
5.1.6 EP型电液比例控制223
5.1.7 DA型转速液压控制225
5.1.8 MO型转矩变量控制227
5.1.9 带卷扬制动阀MHB…E的变量马达(单作用式)228
5.1.10 带行走制动阀MHB…R的变量马达(双作用式)229
5.2 伊顿变量马达变量控制原理230
5.2.1 HV控制——具有压力优先的液压式两点控制230
5.2.2 HR控制——具有压力优先的液压比例控制231
5.3 Linde变量马达的调节原理231
5.3.1 带制动压力切断的高压反馈变量马达232
5.3.2 HMV-02 EH1P型马达带高压反馈优先功能233
5.3.3 大排量锁定V max控制234
5.4 Park公司的变量马达235
5.4.1 AD型带制动防失效功能的压力补偿控制235
5.4.2 AH型压力补偿控制236
5.5 萨奥丹佛斯液压马达236
5.5.1 压力补偿控制TA﹡﹡238
5.5.2 液压双位控制TH﹡﹡239
5.5.3 电液双位控制T1﹡﹡、T2﹡﹡、T7﹡﹡239
5.5.4 电液比例排量控制D7M1、 D8M1240
5.5.5 液压比例控制H5﹡﹡242
第6章 液压变量泵的节能应用与发展244
6.1 泵控系统和节流阀控系统的节能对比244
6.1.1 泵控系统244
6.1.2 阀控系统245
6.2 A1OVSO变量泵节能技术247
6.2.1 A10VSO变量泵概述247
6.2.2 A10VSO变量泵节能原理及应用248
6.2.3 A10VSO变量泵节能技术的应用250
6.3 变量泵系统的节能特性251
6.3.1 负载传感变量泵251
6.3.2 负载敏感变量泵在石油钻机液压系统节能中的应用254
6.4 工程机械闭式静压传动技术节能原理256
6.4.1 节流调速回路能耗分析256
6.4.2 负载敏感变量泵的节能原理257
6.4.3 负载敏感变量泵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259
6.5 电液比例压力阀控制变量泵系统的节能分析260
6.5.1 电液比例压力阀控制系统的功率特性分析260
6.5.2 并联双液阻控制系统的分析及节能262
6.6 挖掘机发动机-变量泵系统最佳经济匹配264
6.6.1 挖掘机功率匹配原则与节能原理264
6.6.2 挖掘机泵控制系统节能分析265
第7章 液压变量泵(马达)的应用举例268
7.1 钢包液压升降系统比例变量泵的调速控制268
7.1.1 RH钢包升降液压系统的设备用途268
7.1.2 主要设备组成及其功能描述268
7.2 带DA型控制的A4VG变量泵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271
7.3 比例液压变量泵系统在注塑机上的应用275
7.4 负载敏感泵与比例多路阀在大型养路机械上的应用277
7.5 钢坯修磨砂轮转速电液比例变量泵(马达)调节系统279
7.5.1 液压无级调速系统的构成及调节原理280
7.5.2 转速调节系统的静特性280
7.6 LUDV负载传感系统在液压挖掘机上的应用281
7.6.1 概述281
7.6.2 负载传感控制系统283
7.6.3 LUDV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与普通负载传感控制系统的区别284
7.6.4 LUDV系统的应用285
7.7 电液伺服复合控制变量泵的应用286
7.7.1 前言286
7.7.2 基本原理及特性286
7.7.3 系统应用实例288
第8章 液压变量泵(马达)的选择、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290
8.1 液压变量泵、马达的选择与计算290
8.1.1 功率范围的计算290
8.1.2 液压变量泵的选择294
8.1.3 液压马达的选择296
8.1.4 最终驱动速比的选择300
8.1.5 液压马达的制动和超速计算302
8.2 变量泵的调节方法306
8.2.1 恒压变量泵的调节方法306
8.2.2 负载敏感变量泵的调节方法307
8.2.3 A4VSO DP泵的调试308
8.2.4 恒功率变量泵的调节310
8.2.5 LRDF型恒压+恒流量+恒功率控制泵变量调节方法311
8.2.6 川崎K3 V泵的功率调整312
8.2.7 Linde泵无零点的处理方法313
8.2.8 Linde HPV-02 CA型泵的调节315
8.2.9 A4VG闭式泵的调整317
8.3 电液比例液压泵试验321
8.3.1 试验回路321
8.3.2 比例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及测试323
8.4 用于开式回路的液压轴向柱塞泵的操作规程328
8.4.1 管路及安装说明329
8.4.2 轴向柱塞泵的机械连接329
8.4.3 安装形式330
8.4.4 管路连接331
8.4.5 液压油、过滤精度和使用温度331
8.4.6 初次起动332
8.4.7 维护保养334
8.5 用于闭式回路的液压轴向柱塞元件的操作规程335
8.5.1 HPV 02变量泵335
8.5.2 高、低压管路,最高压力335
8.5.3 排气口、回油管路和壳体压力335
8.5.4 带外吸式补油泵的HPV泵335
8.5.5 带内吸式补油泵的HPV泵335
8.5.6 外吸或混合吸油的补油泵吸油管路336
8.5.7 闭式回路静压传动336
8.5.8 初次起动336
8.5.9 闭式系统首次加油(用加油机)337
8.5.10 闭式系统首次加油(不用加油机)339
8.6 丹尼逊(DENISON) PV/PVT系列泵的维护、维修及故障诊断341
8.6.1 最大壳体压力341
8.6.2 泵的安装341
8.6.3 花键连接341
8.6.4 平键连接341
8.6.5 偏载能力342
8.6.6 管道连接342
8.6.7 系统溢流阀342
8.6.8 推荐的油液342
8.6.9 维护343
8.6.10 油液的清洁度343
8.6.11 新泵的安装起动过程343
8.6.12 故障诊断344
8.6.13 泵的拆卸351
8.6.14 安装过程362
8.6.15 试验过程373
参考文献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