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民族村寨调查 裕固族 甘肃肃南县大草滩村调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民族村寨调查 裕固族 甘肃肃南县大草滩村调查
  • 郑筱筠,高子厚主编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68794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01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34页
  • 主题词:裕固族-居住区-调查报告-肃南县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民族村寨调查 裕固族 甘肃肃南县大草滩村调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况与历史1

第一节 民族源流1

一、族称1

二、民族源流及历史概述2

第二节 大草滩所属部落的迁徙及其演变10

一、乃曼部落的由来和演变10

二、大头目部落的迁徙与演变12

第二章 生态环境16

第一节 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17

一、垂直变化的立体气候17

二、立体分布的自然植被19

三、丰富的物产资源20

四、自然灾害28

第二节 生态环境的现代调适31

一、草场问题31

二、生物多样性的衰退和保护40

三、牧民的生态观42

第三章 人口45

第一节 人口概况45

一、大草滩村人口的自然状况45

二、大草滩村人口的行业状况45

三、大草滩村的生育状况46

四、死亡状况50

五、人口迁移流动情况51

第二节 计划生育53

一、康乐区内计划生育政策及规定53

二、计划生育政策执行情况以及顺利实施的原因58

三、大草滩村妇女节育方式、孩次比例以及性别状况60

四、历年计划生育经费投入情况61

第三节 人口与发展62

一、人口与资源状况62

二、消费结构62

三、人口的民族与宗教构成64

四、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65

第四章 经济66

第一节 生产方式的变迁66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66

二、民主改革时期(1949年~1966年)68

三、“文革”时期(1966年~1976年)70

四、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后71

第二节 劳动生产方式73

一、生产工具73

二、放牧形式74

三、四季的牧业劳动75

四、定居、半定居的居住形式77

第三节 经济结构的变迁77

一、草场结构78

二、生产结构的变迁80

三、收入情况的变化91

第五章 社会结构94

第一节 大草滩村在历史上的部落与氏族94

第二节 部落与今日的村民98

第三节 村民的姓氏由来与氏族的关系98

第四节 社会分层101

一、按经济分层101

二、按职业分层104

三、按教育程度分层106

四、按权力声望分层107

第五节 大头目谱系110

一、大头目的远祖110

二、安定王世系116

三、清代的大头目世系119

四、民国时期的安·贯布什嘉125

五、迎接新的曙光130

六、安·贯布什嘉家庭族谱134

第六章 生活方式141

第一节 游牧生活方式141

一、游牧生产方式141

二、劳动时间的安排和分工143

三、劳动环境与生活条件144

第二节 消费生活方式145

一、收入基本情况145

二、牧民的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150

第七章 婚姻家庭156

第一节 婚姻156

一、表示婚姻的称谓156

二、婚姻的性质157

三、婚姻形态159

四、婚姻礼仪165

五、婚后居住方式175

六、族际婚姻状况175

七、离婚(婚姻的解除)176

八、大草滩村婚姻形态透视177

第二节 家庭179

一、家庭结构179

二、家庭人际关系181

第八章 政治与法律186

第一节 政治186

一、新中国建立后大草滩村的政治体系186

二、村民的政治参与191

三、政治关系与政治意识198

四、红西路军石窝会址纪念碑映照下的大草滩村村民202

第二节 法律208

一、习惯法208

二、村规民约212

第九章 语言与文学225

第一节 语言225

一、裕固语是大草滩村的通用语言225

二、裕固语的消失现象十分严重227

三、裕固语迅速消失的原因230

四、防止裕固语消失的措施231

第二节 民间文学235

一、民间故事236

二、民歌245

三、史诗255

第十章 民族风俗262

第一节 日常生活习俗262

一、居住习俗262

二、服饰习俗266

三、饮食习俗275

四、生产习俗286

第二节 人生礼仪习俗287

一、诞生礼287

二、命名礼289

三、剃头礼291

四、裕固族姑娘戴头面礼293

五、婚礼294

六、寿礼294

七、葬礼294

第三节 岁时节日习俗301

一、春节302

二、赛马节303

三、中秋节305

第十一章 教育307

第一节 传统教育方式307

一、家庭教育307

二、社会教育309

三、宗教教育310

第二节 现代基础教育311

一、康乐区学校311

二、“马背小学”313

三、大草滩村小学315

四、教育成果317

五、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319

第三节 成人教育321

第十二章 科技卫生323

第一节 传统科技323

一、天文323

二、民族医药及医疗324

三、百工技艺326

第二节 以绵羊改良为中心的现代科技329

一、先进技术方法的推行329

二、寄生虫病和传染病的科学防治333

第三节 现代科普知识的宣传和推广335

一、牧民科技观念的更新336

二、培养科普人才336

三、正常性的科普工作337

第四节 现代医疗卫生的开展337

一、基本医疗状况338

二、新中国建立以来大草滩村的医疗状况338

三、地方性常见病及传染病的防治341

四、牧民的心声344

第十三章 宗教346

第一节 民间信仰347

一、自然崇拜348

二、祖先崇拜357

三、生殖崇拜359

四、占卜359

第二节 藏传佛教信仰情况362

一、佛教的传入362

二、历史上的康隆寺363

三、康隆寺的重建368

四、佛教神系370

五、宗教节日371

第三节 宗教在当代社会中的变迁372

一、宗教活动恢复的速度慢372

二、宗教活动场所规模小373

三、宗教职业者队伍规模小373

四、群众宗教意识的淡薄373

五、藏传佛教与萨满教的相互斗争与融合374

六、寺院经济情况375

附录:大事记377

参考文献397

后记3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