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布式天线系统 未来无线通信的开放式架构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分布式天线系统 未来无线通信的开放式架构
  • 胡宏林,张彦,骆济军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08875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52页
  • 文件大小:75MB
  • 文件页数:369页
  • 主题词:无线电通信-天线-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分布式天线系统 未来无线通信的开放式架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信道分析和理论研究3

第1章 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的分集和复用:信道模型分析3

1.1 引言3

1.2 系统非相关和系统相关信道模型的比较4

1.3 系统相关的信道特性5

1.3.1 多径信道的一般描述5

1.3.2 天线方向和系统工作频率对于信道特性的影响7

1.4 分布式天线系统拓扑机构和信道模型10

1.5 退化的单簇单跳(SCSB)信道的分集和自由度11

1.5.1 分集增益计算11

1.5.2 自由度计算13

1.6 完整模型:接收机非理想情况下的多簇多跳(MCMB)信道16

1.6.1 分集增益计算16

1.6.2 自由度计算18

1.7 示例20

1.7.1 接收机理想情况下的SCSB信道20

1.7.2 接收机非理想情况下的SCSB信道21

1.7.3 接收机非理想情况下的MCMB信道21

1.8 小结及开放性问题21

参考文献22

第2章 蜂窝系统中分布式天线处理的信息论分析25

2.1 引言25

2.2 系统模型26

2.2.1 Wyner模型26

2.2.2 发送/接收方法27

2.3 上行信道29

2.3.1 单单元处理30

2.3.2 多单元处理34

2.4 下行信道38

2.4.1 单单元处理38

2.4.2 多单元处理40

2.4.3 分布式的迫零波束成型42

2.5 终端间的协作44

2.5.1 终端协作的Wyner模型44

2.5.2 单单元处理和终端间的前向译码协作45

2.5.3 多单元处理和终端间的前向译码协作46

2.6 观点和讨论47

2.7 文献笔记47

参考文献48

第3章 分布式天线蜂窝系统中的理论限52

3.1 引言52

3.2 分布式天线系统的结构优点52

3.2.1 分布式天线蜂窝结构53

3.2.2 传输策略和多接入53

3.2.3 分布式天线系统的功率效率54

3.2.4 信干噪比(SINR)54

3.2.5 损耗概率55

3.3 多单元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的发射分集性能57

3.4 多单元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的容量59

3.4.1 CSIT情况下的各态历经容量59

3.4.2 CSIR情况下的各态历经容量62

3.5 多单元分布式MIMO系统63

3.5.1 系统模型63

3.5.2 CSIT情况下的各态历经容量64

3.5.3 CSIR情况下的各态历经容量66

3.6 结论67

参考文献67

第4章 移动Ad Hoc网络中的协作通信:抽象链接概念的重思考69

4.1 引言69

4.1.1 协作通信:由上而下的动力69

4.1.2 网络模型70

4.2 协作通信的要素71

4.2.1 协作无线电的物理层模型71

4.2.2 性能增益74

4.3 现有网络结构中的协作链路77

4.3.1 基础网络的中心分割78

4.3.2 含有协作网关的分组网络的连接79

4.4 新Ad Hoc网络结构协作81

4.4.1 随机协作编码81

4.4.2 物理层协作的随机分组83

4.4.3 随机协作的连接84

4.5 结论86

参考文献86

第5章 分布式天线系统和亏秩MIMO系统的线性中继91

5.1 引言91

5.2 前向放大中继的协议93

5.2.1 信号和信道模型94

5.2.2 可达速率96

5.2.3 带分布式中继阵列的系统(DRA)97

5.2.4 带Ad Hoc中继的系统99

5.2.5 例子100

5.3 一种中继辅助亏秩MIMO信道的各项性能102

5.3.1 系统模型102

5.3.2 可达速率103

5.3.3 结果105

5.4 总结和展望108

参考文献108

第二部分 MAC和协议113

第6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分布式信号处理113

6.1 分布式检测和数据融合问题113

6.2 融合架构114

6.3 资源受限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分布式检测/估计的近期进展116

6.3.1 大规模系统中的检测116

6.3.2 衰落信道下的检测性能117

6.3.3 利用分布式传感器进行参数估计118

6.4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模拟数据融合的近期研究成果119

6.4.1 功率和带宽受限系统中确定性信号的分布式检测121

6.4.2 功率和带宽受限系统中高斯随机信号的分布式检测124

6.5 未来研究方向130

6.6 小结130

参考文献130

第7章 分布式天线系统的资源最优分配134

7.1 无线系统的资源分配134

7.1.1 资源分配的最优架构134

7.1.2 自适应技术135

7.2 分布式信道的资源分配137

7.2.1 系统和信道模型137

7.2.2 注水和等功率分配139

7.2.3 发射机完全信道状态信息(CSI)141

7.2.4 发射机长期信道统计144

7.2.5 小结148

7.3 分布式天线系统中多用户资源分配148

7.3.1 基于CDMA的资源分配149

7.3.2 机会传输152

7.3.3 小结154

7.4 结论154

参考文献155

第8章 移动Ad Hoc网络中协同基于竞争的MAC协议和智能天线160

8.1 简介160

8.2 智能天线使用条件161

8.2.1 输入161

8.2.2 自适应结果162

8.2.3 天线自适应模型164

8.2.4 智能天线的使用条件164

8.3 竞争MAC165

8.3.1 机制165

8.3.2 竞争MAC层协议165

8.3.3 MANET竞争MAC协议的失败模式170

8.3.4 使用智能天线与流行的竞争MAC协议171

8.4 同步冲突分解MAC层协议172

8.4.1 概述172

8.4.2 采用单时隙Phase设计冲突分解信令175

8.4.3 回声176

8.4.4 天线使用策略178

8.4.5 开发条件179

8.5 MANET仿真中具有SCR的智能天线建模179

8.5.1 智能天线建模过程180

8.5.2 智能天线效果的建模180

8.6 SCR的评估182

8.6.1 仿真情况182

8.6.2 实验182

8.7 开放的问题和研究机会186

8.7.1 使用智能天线建立MANET节点186

8.7.2 使用SCR的高级概念186

8.7.3 新的技术187

8.8 结论187

参考文献188

第9章 具有虚拟MIMO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跨层设计190

9.1 引言190

9.2 相关工作192

9.2.1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关于虚拟MIMO设计的相关工作192

9.2.2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关于可靠数据传输的相关工作192

9.2.3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关于QoS保障的相关工作193

9.3 基于虚拟MIMO方案的跨层设计193

9.3.1 系统架构193

9.3.2 单跳传输方案设计194

9.3.3 端到端传输方案设计201

9.4 跨层设计的理论分析203

9.4.1 能耗及端到端QoS性能分析203

9.4.2 参数优化205

9.5 仿真分析205

9.5.1 跨层设计的节能性能206

9.5.2 跨层设计的QoS保障性能208

9.6 结论及开放性的问题212

参考文献212

第10章 协作天线系统的分布式组织215

10.1 引言215

10.2 协作天线引入的动因216

10.2.1 理论性能限及算法216

10.2.2 室外测量221

10.3 分布式系统概念224

10.3.1 下行224

10.3.2 上行227

10.3.3 挑战与优化230

10.4 开放性的问题238

10.5 结论238

参考文献239

第三部分 案例及应用243

第11章 室内分布式天线系统的实验研究243

11.1 引言243

11.1.1 动因243

11.1.2 方法及目的244

11.1.3 概述244

11.2 实验描述244

11.2.1 测量实验244

11.2.2 测量环境及所采用的天线246

11.2.3 X-dB窗及数据完整性247

11.3 发射分集的后处理248

11.3.1 下行分集248

11.3.2 选择性分集248

11.3.3 多径天线分集248

11.3.4 同相发射分集249

11.4 实验结果与问题251

11.4.1 分集性能251

11.4.2 覆盖254

11.4.3 非平衡链路SNR及最优功率分配256

11.5 结论及将来的工作258

11.5.1 结论258

11.5.2 将来的工作258

参考文献259

第12章 分布式天线系统案例261

12.1 引言261

12.2 案例:室内环境中的DAS262

12.2.1 室内传播特性263

12.2.2 用户配置方案264

12.3 无线资源分配265

12.3.1 功率分配与端口配置265

12.3.2 动态信道分配270

12.4 系统仿真272

12.4.1 仿真假定272

12.4.2 系统容量274

12.5 结论及一些开放性问题280

12.6 总结280

参考文献281

第13章 CDMA分布式天线系统的RF系统工程283

13.1 引言283

13.2 DAS小区特征283

13.3 DAS小区室外传播及链路预算287

13.3.1 DAS小区室外传播287

13.3.2 DAS小区链路预算291

13.4 DAS小区反向链路容量295

13.5 DAS扇区分簇和基站分簇297

13.5.1 CMI扇区分簇规则298

13.5.2 BTS分簇302

13.6 CMI小区重叠考虑302

13.6.1 增量法302

13.6.2 一致性方法304

13.7 天线安装配置304

13.7.1 CMI天线电缆规格304

13.7.2 电缆绞合线的CMI天线安装配置305

13.7.3 空间分集305

13.7.4 天线隔离306

13.7.5 天线灵敏度降低306

13.8 DAS/CMI现场性能测量设计过程及效果307

13.8.1 理论限308

13.8.2 关于容量的现实因素309

13.8.3 整体基站扇区容量313

13.9 结论及将来的研究方向314

13.9.1 结论314

13.9.2 将来的研究方向314

参考文献315

第14章 多跳虚拟蜂窝网316

14.1 引言316

14.2 多跳VCN概念317

14.3 无线多跳路由318

14.3.1 路由构建过程319

14.3.2 MHMRC分集320

14.3.3 计算机仿真323

14.4 无线多跳信道分配327

14.4.1 CS-DCA在上行多跳通信中的应用327

14.4.2 计算机仿真328

14.5 结论333

参考文献333

第15章 DVB-H网络的DAS335

15.1 DAS和DVB-H335

15.1.1 DVB-H介绍335

15.1.2 DVB-H中DAS的应用338

15.2 DVB-H网络中有源中继器的应用339

15.2.1 DVB-H中的软切换340

15.2.2 使用中继器形成DVB-H中的虚拟小区343

15.2.3 中继器辅助的软切换算法343

15.2.4 仿真分析345

15.3 DVB-H网络中有源中继器的应用349

15.3.1 目前的研究状况349

15.3.2 开放性问题349

15.4 结论350

参考文献3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