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性与个性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性与个性
  • 王江松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 ISBN:978750872586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38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58页
  • 主题词:人性论;个性-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性与个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六十年代生人思想录》总序1

第一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3

实践哲学探源3

一、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抽象对立3

二、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抽象对立5

三、实践哲学——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7

四、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命运13

自然唯物主义在历史哲学中的命运——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16

一、把自然唯物主义直接输入历史哲学的种种尝试及其失败16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然主义历史观和客观主义历史观的批判20

三、略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25

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人——科学人道主义化与人道主义科学化30

一、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人30

二、史前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人33

三、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人36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历史考察42

一、生产力的历史演变42

二、生产关系的历史演变47

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历史演变55

人的活动与历史规律59

一、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59

二、人类活动与历史规律61

三、个体活动与历史规律65

第二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问题73

哲学从何处突破73

上篇:哲学应从人突破73

下篇:人的研究应从个人突破86

竞争——中国哲学繁荣之路97

一、把竞争机制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97

二、把竞争机制引入整个哲学领域100

论哲学家104

一、哲学家的心理构成104

二、哲学家的文化修养108

三、哲学家的人格品质和生活实践109

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初探116

略论康德的批判理性126

中国三代学人对康德哲学诠释范式的嬗变——以郑昕、李泽厚、黄裕生为例135

一、《康德学述》:认识论的角度和范式135

二、《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人类学本体论的视角和范式139

三、《真理与自由》:存在论的视角和范式149

四、结语158

《辩证理性批判》之第一卷 第一分册《方法问题》初探160

一、《方法问题》所要解决的问题160

二、萨特论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161

三、建立历史人学的中介问题和辅助学科167

四、萨特论“逆溯一前进”的方法及其认识论基础170

五、结语180

第三篇 人性、主体性、人道主义问题185

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论纲185

一、论人的存在185

二、论人的本质191

三、论人的存在与本质的关系198

四、论历史哲学与人学的关系220

马克思的健康人格思想——兼论马克思的英雄人格226

一、病态人格与健康人格226

二、无产阶级革命——从病态人格到健康人格235

三、英雄人格——病态社会中的健康人格239

四、小结246

恩格斯的健康人格思想——兼论恩格斯的辩证人格248

一、恩格斯的人格思想248

二、恩格斯的辩证人格261

三、小结271

第四篇 个体、个人、个性问题275

试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的理论275

一、西方哲学史与个人问题275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个人问题282

三、马克思主义个人理论的基本内容291

重建马克思主义的个人哲学312

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的形成和发展314

一、《博士论文》314

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论犹太人问题》315

三、1844年的《摘要》和《手稿》317

四、《神圣家庭》、《费尔巴哈论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319

五、《1857—1858年的经济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326

第五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改革实践335

建立以公民权利为本位的现代文化价值体系335

一、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与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比较335

二、应建立以公民权利为本位的现代文化价值体系337

三、超越五四与超越历史341

务实主义的伟大宣言——兼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及其特点342

一、南方谈话吹响了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号角342

二、务实主义与“左”倾思想的对比344

三、务实主义思想路线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348

普通职工应该成为改革的主体和推动者352

一、改革的原则:无公平的效率还是有效率的公平352

二、改革的性质: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356

三、改革的战略:重蹈西方路径还是独创中国道路361

劳动与资本的历史合题——劳动性资本366

一、劳动与资本各自向对方演变366

二、劳动与资本的矛盾依然存在367

三、劳动与资本的现代定义369

四、“劳动性资本”这一历史合题能够确立吗?372

论经济与伦理的原生统一性与内在同一性378

劳动哲学:重构中国工人群众的阶级意识386

一、当代中国的国家意识形态与工人阶级的特殊意识形态386

二、劳动哲学的意识形态性质和意识形态定位390

三、劳动哲学的科学性质和学科定位392

四、劳动哲学的理论传统和理论资源393

五、劳动哲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402

六、从劳动哲学视角看中国工会的改革、建设和发展406

七、结语413

交互主体论(Intersubjective Theory)——大学德育课改革的基本构想415

一、交互主体论的基本思路415

二、大学德育课目标的转变420

三、大学德育课内容的转变424

四、大学德育课过程的转变426

五、大学德育课形式的转变428

六、与大学德育课改革相关的配套改革430

王江松作品一览4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