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镇江滨江湿地植物群落结构、功能及修复技术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镇江滨江湿地植物群落结构、功能及修复技术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0/31223451.jpg)
- 李萍萍,吴沿友,付为国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1335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50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159页
- 主题词:长江流域-沼泽化地-植物群落-研究-镇江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镇江滨江湿地植物群落结构、功能及修复技术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湿地的定义及分类1
1.1.1 湿地的定义1
1.1.2 湿地的分类2
1.2 国内外湿地研究的现状2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2
1.2.2 国内湿地的研究现状4
1.3 滨江湿地特性——以镇江滨江湿地为例7
1.3.1 滨江湿地的形成7
1.3.2 滨江湿地的类型与分布8
1.3.3 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8
1.3.4 土壤状况9
1.3.5 水文和水质状况9
1.3.6 生物资源状况10
1.3.7 生态环境状况10
1.3.8 滨江湿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11
1.4 滨江湿地的研究意义12
参考文献13
第2章 镇江滨江湿地植物群落演替规律19
2.1 滨江湿地植物群落演替阶段的划分19
2.2 演替进程中的群落物种多样性21
2.2.1 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其重要值21
2.2.2 不同演替阶段物种的生活型结构特征22
2.2.3 物种的科属组成23
2.2.4 群落的α多样性变化24
2.2.5 群落的β多样性分析25
2.3 群落演替各阶段生态位的动态特征26
2.3.1 生态位宽度27
2.3.2 生态位重叠29
2.4 植物群落演替进程中群落小气候的多样性35
2.4.1 光照强度36
2.4.2 空气温度36
2.4.3 空气相对湿度38
2.4.4 土壤温度的时空动态38
2.4.5 不同阶段群落气候因子相关分析39
参考文献41
第3章 镇江滨江湿地优势植物的生长特性44
3.1 优势植物的季节生长动态44
3.1.1 优势种?草的季节生长动态研究45
3.1.2 优势种芦苇季节生长动态研究50
3.1.3 人工栽培芦苇的生长动态研究54
3.1.4 芦苇和?草的适应进化对策55
3.2 优势植物的光合特性56
3.2.1 优势种?草光合特性研究57
3.2.2 优势种芦苇光合特性研究62
3.2.3 芦苇和?草光合特性的比较66
参考文献70
第4章 滨江湿地优势植物的种间关系73
4.1 优势植物间竞争特性的研究73
4.1.1 ?草和芦苇竞争力的研究74
4.1.2 种间竞争对?草形态及生理的效应75
4.2 优势植物系统内的氧化酶与植物的竞争性78
4.2.1 不同植被带土壤氧化酶的空间分布78
4.2.2 不同优势植物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年变化79
参考文献82
第5章 滨江湿地优势种芦苇的生长模拟模型84
5.1 芦苇发育进程模型84
5.2 芦苇的形态发生模型86
5.2.1 茎秆生长动态模型86
5.2.2 芦苇叶面积指数动态模型88
5.3 芦苇的生理功能模型89
5.3.1 芦苇的光合生产动态模型89
5.3.2 芦苇的呼吸作用模型91
5.3.3 芦苇的干物质积累模型92
5.3.4 芦苇的干物质分配模型93
5.4 基于芦苇形态结构的同化物再分配模型98
5.4.1 植株模拟中的相关定义及假设98
5.4.2 基于植株结构的同化物再分配模型99
5.4.3 模型的验证101
参考文献104
第6章 滨江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106
6.1 滨江湿地物质循环功能106
6.1.1 北固山湿地土壤金属元素空间分布与变化106
6.1.2 北固山湿地土壤水提液中阴离子空间分布与变化111
6.1.3 北固山湿地土壤中的氮、磷时空分布特征114
6.1.4 滨江湿地植物氮、磷积累能力的研究117
6.1.5 北固山湿地生态系统中氮、磷分布的生态意义119
6.2 滨江湿地的能量流动规律120
6.2.1 滨江湿地能量流动过程121
6.2.2 能量流动模型与分析123
6.2.3 滨江湿地能量流动模型的生态意义124
参考文献125
第7章 滨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评价128
7.1 滨江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128
7.1.1 物质生产功能128
7.1.2 景观娱乐休闲功能128
7.1.3 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132
7.1.4 大气组分与气候调节功能133
7.1.5 生物多样性维持与生物栖息地功能134
7.1.6 科研教育功能134
7.2 镇江滨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核算135
7.2.1 价值讨论135
7.2.2 镇江滨江湿地生态服务的资源价值估算137
7.2.3 镇江滨江湿地生态服务的环境价值估算138
7.2.4 镇江滨江湿地生态服务的人文价值估算141
7.2.5 镇江滨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经济价值估算结果143
7.2.6 镇江滨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经济价值分析与评价144
7.3 北固山湿地的生态修复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148
7.3.1 北固山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量与其前途抉择148
7.3.2 北固山湿地生态修复的成本-收益分析148
7.3.3 北固山湿地的生态修复与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变化149
参考文献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