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土壤物理学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土壤物理学概论
  • (美)希勒尔(Hillel,Daniel)著;尉庆丰等译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7541901512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262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土壤物理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基本关系3

第一章 土壤物理学的任务3

第二章 土壤的—般物理性质5

2.1 概述5

2.2 土壤物理学的定义5

2.3 作为三相分散体系的土壤6

2.4 土壤组分的容积与质量的关系6

2.5 土壤剖面9

例题10

第二部分 土壤固相15

第三章 土壤质地,土粒大小分布及比面15

3.1 概述15

3.2 土壤质地15

3.3 粘粒的性质17

3.4 土壤质地类型19

3.5 颗粒大小分布20

3.6 机械分析21

3.7 比面23

例题25

第四章 土壤结构及团聚作用27

4.1 概述27

4.2 土壤结构的类型27

4.3 单粒状土壤的结构28

4.4 团聚化土壤的结构29

4.5 土壤结构特征的描述30

4.6 团聚体的稳定性33

4.7 土壤的结壳34

例题35

第三部分 土壤液相39

第五章 土壤水:含量及水势39

5.1 概述39

5.2 土壤含水量湿度39

5.3 土壤湿度的测定40

5.4 土壤水的能态43

5.5 土壤水势45

5.6 土壤水势的定量表示49

5.7 土壤水分特性曲线50

5.8 滞后现象52

5.9 土壤水势的测定53

例题57

第六章 饱和土壤中的水流60

6.1 概述60

6.2 达西定律61

6.3 重力的,压力的和总的水头63

6.4 垂直土柱中的水流65

6.5 通量,流速和弯曲度66

6.6 导水率,渗透率和流动性66

6.7 饱和土壤导水率的测定68

例题69

第七章 非饱和土壤中的水流71

7.1 概述71

7.2 非饱和流与饱和流的比较71

7.3 导水率与吸力及湿度的关系72

7.4 非饱和流的一般方程74

7.5 水扩散率75

7.6 非饱和导水率和扩散率的实验室测定77

7.7 土壤剖面非饱和导水率的田间测定78

7.8 气态水运动81

例题82

第四部分 土壤气相89

第八章 土壤空气与通气89

8.1 概述89

8.2 土壤空气的容积分数90

8.3 土壤空气的组成91

8.4 土壤空气的对流91

8.5 土壤空气的扩散93

8.6 土壤呼吸和通气的必要性95

8.7 土壤通气的测定96

例题98

第五部分 综合性质和行为103

第九章 土壤温度和热流103

9.1 概述103

9.2 能量传递的方式103

9.3 土壤中的热传导104

9.4 土壤的容积热容量106

9.5 土壤的导热率107

9.6 土壤剖面的热状况110

例题114

第十章 土壤压实和固结117

10.1 概述117

10.2 土壤压实性与湿度的关系118

10.3 农田中土壤压实的产生119

10.4 机械产生的压缩120

10.5 土壤压实的后果124

10.6 土壤压实的控制125

10.7 土壤固结126

例题129

第十一章 耕作与土壤结构管理132

11.1 概述132

11.2 传统的和现代的耕作方式133

11.3 耕作研究中的问题134

11.4 耕作农具的作用134

第六部分 田间水分循环及其管理139

第十二章 入渗和地面迳流139

12.1 概述139

12.2 “入渗容量”或入渗性能139

12.3 入渗过程中土壤剖面的水分分布141

12.4 入渗性能公式142

12.5 入渗的基本理论144

12.6 间层剖面的入渗147

12.7 地表有结壳土壤的入渗148

12.8 雨水的入渗149

12.9 地表径流150

例题151

第十三章 入渗后的内排水和再分布154

13.1 概述154

13.2 完全湿润剖面的内排水154

13.3 不完全湿润剖面中土壤水分的再分布155

13.4 再分布过程的分析156

13.5 “田间持水量”159

13.6 影响田间持水量因素的概述161

例题162

第十四章 地下水的排水164

14.1 概述164

14.2 非承压的地下水流方程164

14.3 水位降落的分析165

14.4 非承压地下水流方程167

14.5 地下水的排水168

14.6 影响排水的因素170

14.7 排水设计方程171

例题174

第十五章 裸土蒸发176

15.1 概述176

15.2 物理条件176

15.3 有地下水位情况下的蒸发178

15.4 高水位条件下的盐害179

15.5 无地下水位条件下的蒸发(干燥)180

15.6 干燥过程中第一、二阶段的分析182

15.7 裸土蒸发的防止184

例题185

第十六章 植物对土壤水分的吸收189

16.1 概述189

16.2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系190

16.3 植物—水分关系的基本问题191

16.4 根系吸收,土壤水分移动和蒸腾192

16.5 土壤水分有效性的经典概念194

16.6 土壤水分有效性的新概念196

16.7 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和水分的保持197

第十七章 田间的水量平衡和能量平衡199

17.1 概述199

17.2 根区的水量平衡199

17.3 水量平衡的估算201

17.4 田间辐射能的交换202

17.5 总的能量平衡204

17.6 热和水汽向大气的输送205

17.7 平流206

17.8 潜在蒸散(综合公式)207

例题208

参考文献2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