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年轻人要熟知的100位中国帝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年轻人要熟知的100位中国帝王](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2562901.jpg)
- 志刚编 著
-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143MB
- 文件页数:32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年轻人要熟知的100位中国帝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秦汉三国卷1
秦始皇嬴政——千古第一帝1
吕不韦喜得奇货 嬴政顺势成王1
消除内患 手握实权2
鞭挞宇内 一统天下3
居安思危 改制固权7
大兴土木颂功德 苦求仙药终不得9
秦二世嬴胡亥——窃国篡位的短命皇帝10
赵高矫诏 胡亥即位10
治国暴戾 害人害己11
汉高祖刘邦——英雄不问出处13
人穷志不短 布衣成英雄13
洞察时势适进退 数年苦战终成王14
除患平乱 宽松治国19
汉惠帝刘盈——仁弱有余,刚猛不足20
幼年颠簸 少年即位20
以仁治国 因弱亡身21
汉文帝刘恒——意外登上王位的清明天子22
因祸得福 保身称帝22
党同伐异 加强皇权22
心忧天下 创建治世23
汉景帝刘启——信奉黄老之术的守成之君25
内平藩乱 外抵匈奴25
子承父业 再创治世26
汉武帝刘彻——集雄才伟略于一身27
借梯登高 少年称帝27
推崇儒术 大力改革28
狠击匈奴 扩大疆土30
功过参半 明昏交杂32
汉宣帝刘询——中兴汉室的开明天子34
流离于民间 偶然成帝王34
铲除霍氏 掌权执政35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36
汉元帝刘奭——尊崇儒学,以儒治国37
生于乱世 深爱儒学37
平庸无为 汉室难兴38
汉成帝刘骜——死在温柔乡的昏君39
少而无德 险中即位39
无视外戚专权 只愿沉迷酒色40
汉哀帝刘欣——荒淫无能终其一生41
有皇位之缘 无皇帝之能41
汉平帝刘衎——西汉王朝的末代君王43
不谙世事原是福 初明事理遭杀身43
新帝王莽——一生真伪谁复知44
察言观色 步步高升44
静待时机 重掌朝政45
篡汉称帝 复古改制46
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的开国帝王47
稳抓机遇 揭竿而起47
韬光养晦 一飞冲天49
以德服人 彰显风范50
体恤军民 励精图治51
汉明帝刘庄——一心治国,英年早逝53
少有伟才 中年即位53
平定四方 传播佛教54
严猛治国 实现“永平”55
汉章帝刘炟——有德无能,埋下祸根56
宽厚治国 长者风范56
物极必反 过柔则靡57
汉和帝刘肇——有心无力、回天乏术的软弱之君58
和帝即位 窦氏专权58
铲除外戚 整顿朝纲59
汉桓帝刘志——有志无为、真假莫辨的糊涂君60
外戚刚除 宦官当道60
汉灵帝刘宏——荒淫之帝,无德之君61
祸国殃民 敲响亡钟61
汉献帝刘协——汉室难兴遗恨终生63
生于动荡之世 立于零落之时63
傀儡数次 汉祚不兴63
魏文帝曹丕——东汉王朝的终结者64
文武双全 篡汉称帝64
业绩平平 文采出众65
蜀昭烈帝刘备——一世英名付东流67
历经坎坷 见机行事67
韬光养晦 立地称王68
蜀汉后主刘禅——“乐不思蜀”的二世帝王69
子承父业 无所作为69
吴大帝孙权——早年英明晚年浊71
中年称帝 老年昏聩71
吴末帝孙皓——残暴之徒,亡国之君73
残暴昏庸 败家亡国73
第二篇 东西两晋南北朝卷75
晋武帝司马炎——西晋的开国之君75
坐享其成 篡位称帝75
安抚民心 功灭东吴76
不思进取 荒诞不经77
晋惠帝司马衷——白痴也可为帝,只因生在帝王家77
白痴即位 国焉不亡77
晋元帝司马睿——建立东晋,无为短命78
乱中保身偏安一隅78
晋孝武帝司马曜——酒囊之君,死于妇人之手80
忠臣满堂 占尽人和80
听信谗言 难撑大局82
后赵高祖石勒——少年磨难,出身行伍83
不问出身 只重才能83
前秦宣昭帝世祖苻坚——少年英雄,壮年称帝,晚年独断84
弑兄即位 重用贤臣84
忘却忠言 后悔已晚87
反叛四起 危机四伏89
宋武帝刘裕——生于乱世的英雄91
不鸣则以一鸣惊人91
内固权势外灭南燕93
统一南方建立刘宋95
宋文帝刘义隆——守成有余,难有作为的太平之君96
藉父之资 成己之事96
消除内乱 开创太平98
执意北伐 祸起萧墙99
齐高帝萧道成——善治天下的乱世雄杰101
静观时势妥善保身101
忠于宋室权倾朝野102
被逼篡位励精图治104
梁武帝萧衍——马上得天下的一代长寿之君105
处变不惊 后来居上105
前期勤政 晚年向佛108
陈武帝陈霸先——勇谋兼备、善抓时机的乱世英雄109
人穷志高 稳打基础109
身为良禽 善择良木109
步步为营 把握良机110
陈后主陈叔宝——颓靡、荒淫的陈朝末代之君111
顺理成章做帝王 治国无方负众望111
向隋称臣 客死异国113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乱世中建立北魏的一代雄杰115
数次脱险得以立足115
以战养国扩充势力116
不善守成中年被杀118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文采不足、武功有余的枭雄119
众望所归沿承父业119
统一北方武功显著119
尽心治国中年被弑122
北魏孝文帝元宏——南北朝时的人中之杰123
幼有灵性极尽孝道123
勤于政务英年早逝124
北魏宣武帝元恪——无德无能的亡国之君126
重用嬖臣自取灭亡126
北齐文宣帝高洋——不能抓住机遇成事的武夫127
权臣之后声望日重127
穷兵黩武凶残暴虐129
北齐后主高纬——昏庸无能的乱世亡君130
宠信小人滥杀无辜130
不理朝政无愁天子132
第三篇 隋唐五代十国卷133
隋文帝杨坚——少年得志,中年称帝133
收买人心,奠定基础133
打击突厥 收复江南135
隋炀帝杨广——荒淫无度,残暴丧国137
圆滑处世 弑父篡位137
奢靡堕落 穷兵黩武138
唐高祖李渊——能屈能伸的开国帝王139
暗中扩张 静待时机139
势如破竹 攻取长安141
结束分裂 统一全国142
建制安邦 晚年退位143
唐太宗李世民——一代贞观明君144
难掩壮志 易临帝位144
清明廉俭 德扬四海146
呕心沥血 贞观之治147
唐高宗李治——柔弱有余,刚劲不足149
兄长相争坐收皇位149
虽有仁孝却无帝才151
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历史上唯一的女皇152
深居宫中十二年 含泪又入尼姑庵152
万千宠爱于一身 借女除去心头恨153
母仪天下不足道 女子亦欲披皇袍155
本想以功来补过 不料余生添新错158
唐中宗李显——两度为帝,难成大事159
废后被立再登帝位159
作茧自缚自食恶果159
唐睿宗李旦——中途禅位,寿终正寝161
宽厚恭谨熬过险境161
消灭外戚夺回皇权163
意求妥协禅位后世164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明君,安史之乱元凶165
掌权显能 开创盛世165
重用奸臣 迷恋美色167
唐肃宗李亨——受命于危难之间169
因卑得福后来居上169
屡受威胁委曲求全170
伺机称帝劳苦而终173
唐代宗李豫——有心无力,困惑终生174
本无才略仓促即位174
惶恐一生绝望而去175
唐德宗李适——志大才疏,无力回天176
心系国民立志兴国176
屡不如愿无所适从177
唐宪宗李纯——有才无德,难以中兴唐室的短命天子179
英年登基清理权奸179
大力削藩重用贤臣181
得意忘形暴死宫中182
唐武宗李炎——有皇帝之缘、无皇帝之能的庸君184
朝臣弄权被迫即位184
重用贤臣 平内安外185
偏好道教意欲长生187
唐僖宗李儇——少年即位、青年早亡的碌碌之君188
懵懂少年 无视国乱188
辗转返都 病死长安189
唐昭宗李晔——大唐王朝的末代君王190
临危受命 苦撑大局190
几经辗转 无力回天193
后梁太祖朱温——乱世枭雄195
乡里地痞 战场骁将195
弑君篡位 暴虐荒淫197
后唐庄宗李存勖——一介武夫难当大任199
不辜厚望建立后唐199
不辨忠奸无力回天201
后晋高祖石敬瑭——认贼作父的儿皇帝203
建功立业图谋篡位203
忍辱偷生忧郁而终204
后汉高祖刘知远——五代十国的英雄205
忠心耿耿深受信任205
不服弱主拥兵自立207
当年建国来年辞世207
北汉世祖刘旻——难有作为的北汉开国之君208
拥兵自立欲收河山208
屡战屡败举步维艰209
后周太祖郭威——乱世英杰、短命之君210
顺应潮流乱中立世210
人主昏残取而代之211
摒除奢华一心治国213
后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的英明君主214
即位显威颇得人心214
呕心沥血为民着想215
南唐后主李煜——填词作赋高手,治国理政一塌糊涂216
不爱江山和龙袍 唯好美人与辞令216
国难临头手脚乱 风流才子空悲切217
第四篇 宋元明清卷220
宋太祖赵匡胤——善于统兵打仗,精于玩弄权术的开国天子220
先受指点后蓄势 陈桥兵变建新朝220
感化融矛盾 杯酒释兵权222
脱下龙袍换战袍 南方刚定与世辞223
宋太宗赵炅——功大于过的宋朝二代君王225
兢兢业业文武兼备225
无为而治勤政爱民225
宋真宗赵恒——有帝王之缘、无帝王之能的平庸天子227
文治出色武略平庸227
粉饰太平自欺欺人228
宋神宗赵顼——有心强国、无为而终229
苦心孤诣推行新法229
主动出击壮志未遂230
宋徽宗赵佶——重文轻武,客死他乡230
勤奋好学擅长书画230
宠信奸臣民不聊生231
玩火自焚国破家亡232
宋钦宗赵桓——临危受命,难挽狂澜233
临危受命替罪羔羊233
去留不定反复无常233
求和破国客死他乡236
宋高宗赵构——南宋王朝的建立者236
贪生怕死主张议和236
迫害岳飞苟且偷生237
宋恭帝赵?——饱经磨难、客死异国的南宋末代君王238
幼年即位灾难重重238
大势不妙被迫离乡240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大漠中的契丹英雄241
以武立威 建国契丹241
西夏景宗李元昊——能建国、不善治国的党项枭雄242
不甘居下图谋自立242
穷兵黩武立足西夏243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白山黑水间的女真英雄244
能征善战不卑不亢244
与辽对抗建立金朝246
元太祖成吉思汗——神州大地上的一代天骄247
历经磨难 称霸四方247
威猛无敌 所向披靡249
元太宗窝阔台——把元朝推向繁荣的有为之君251
消灭金朝威慑四方251
重用能臣创造治平252
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的蒙古英雄254
广纳幕僚羽翼渐丰254
心机过人建立元朝255
元顺帝妥懽帖睦尔——难挽大厦将倾的元朝末代君王256
饱受劫难少年称帝256
矛盾重重手忙脚乱257
明太祖朱元璋——布衣开国帝王258
出身贫寒借梯登高258
果断决策自树旗帜259
看清形势谋定后动260
以威立法不徇私情261
兢兢业业劳碌一生262
明成祖朱棣——文武兼备的篡位之君264
心有异志篡位称帝264
文治出色武功过剩265
明宣宗朱瞻基——英年早逝的太平天子266
天性聪慧顺利登基266
平叛立威创造盛世266
明英宗朱祁镇——好大喜功、无才无德的短命天子268
年幼无知宦官当道268
虽得复辟但无功绩268
明世宗朱厚熜治国无能、善于享乐的昏庸之君269
因私忘公亲佞斥贤269
昏聩无能国运不济270
明思宗朱由检——煤山遗恨的末代君王271
不堪重负国破家亡271
清太祖努尔哈赤——靠十三副盔甲起兵的女真英雄272
步步为营 统一女真272
改制称帝 壮志未酬273
清太宗皇太极——奠定后世兴旺的英明君主276
宝剑锋从磨砺出 初试牛刀锋芒露276
安抚民心 加强集权277
驰骋疆场 锐意扩张279
清世祖福临——第一个入主紫禁城的大清皇帝281
命如其名 福临即位281
顺利入关 问鼎中原281
及早亲政 治国安邦283
清圣祖玄烨——将大清带到鼎盛的一代明君283
亲政即显能 鳌拜败下阵283
运筹帷幄 根除国患285
外治朝政 内修学问287
清世宗胤禛——承上启下的改革之君289
隔岸观火 后发制人289
尽心改革 突然逝世290
高宗弘历——善治国、会享乐的长寿天子291
功过参半是非难定291
吏治腐败起义四起292
清仁宗颙琰——一心为国的太平天子293
励精图治难救大局293
清宣宗旻宁——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者295
大力禁烟卓有成就295
瞻前顾后步步妥协296
清文宗奕?————无远见、无胆识、无才能、无作为的不称职皇帝297
全力平乱无所成就297
难挽狂澜心忧而死298
清穆宗载淳——碌碌无为的少年天子299
受制慈禧华年早逝299
清德宗载湉——有心治国、无力回天的夹板皇帝300
国势日衰忠臣竭力300
主持维新惨遭打击301
宣统皇帝溥仪——从皇帝到平民的坎坷一生302
复辟不成反遭罪 静心改造重做人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