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护理质量评价标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护理质量评价标准](https://www.shukui.net/cover/27/30126339.jpg)
- 王益锵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0463992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86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505页
- 主题词: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护理质量评价标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护理管理的基本概念1
一、护理管理发展史1
二、护理管理的概念2
三、护理管理的功能2
四、护理管理的目的和意义2
五、护理管理的任务3
六、护理管理的特点3
七、护理管理程序3
八、未来护理管理的重点与挑战4
第二节 护理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4
一、护理质量管理的概念4
二、护理质量管理的特点4
三、护理质量管理的内容5
四、护理质量管理的要求6
第二章 护理管理7
第一节 护理行政管理7
一、护理管理组织标准7
二、护理管理组织标准量化表8
三、护理物品、器械、药品管理制度质量标准9
四、护理物品、器械、药品管理制度质量标准量化表11
第二节 护理业务管理11
一、护理管理标准11
二、护理管理标准量化表12
三、护理质量管理标准及评价指标13
四、护理质量管理标准及评价指标量化表14
五、护理技术水平要求标准15
六、护理技术水平要求标准量化表16
七、基础护理质量管理标准17
八、基础护理质量管理标准量化表17
九、分级护理标准17
十、分级护理标准量化表18
十一、整体护理质量标准19
十二、整体护理质量标准量化表20
十三、护理病历书写质量标准20
十四、一般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标准量化表22
十五、重症护理记录质量标准量化表22
十六、手术护理记录质量标准量化表23
十七、体温单记录质量标准23
十八、体温单记录质量标准量化表24
十九、医嘱单记录质量标准25
二十、医嘱单记录质量标准量化表26
第三节 护理教学管理26
一、护理人员继续再教育管理标准26
二、护理人员继续再教育管理标准量化表28
三、实习护生的教学管理标准28
四、实习护生的教学管理标准量化表29
五、进修护理人员管理标准29
六、进修护理人员管理标准量化表30
七、理论考试30
八、技术操作考试30
九、平时考核31
十、护理人员考核标准量化表31
第三章 护理制度32
第一节 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工作职责32
一、护理部主任(总护士长)职责32
二、科护士长职责32
三、病区护士长职责33
四、急诊科护士长职责33
五、门诊部护士长职责34
六、手术室护士长职责34
七、供应室护士长职责35
第二节 各部门护士工作职责35
一、病区护士职责35
二、急诊科护士职责37
三、门诊部护士职责38
四、手术室护士职责38
五、供应室护士职责40
六、助产士工作职责41
七、透析室护士职责42
八、职工保健护士职责42
九、医技科室护士职责42
十、预防保健护士职责43
十一、社区护士职责44
第三节 各级职称护理人员职责44
一、主任(副主任)护师职责44
二、主管护师职责45
三、护师职责45
四、护士职责45
五、护士助理员职责46
第四节 护理人员工作质量标准46
一、护理部主任工作质量标准46
二、科护士长工作质量标准46
三、护士长工作质量标准46
四、总责任护士工作质量标准47
五、责任护士工作质量标准47
六、早班护士工作质量标准47
七、小夜班护士工作质量标准47
八、大夜班护士工作质量标准48
九、后勤护士工作质量标准48
十、带教护士工作质量标准48
十一、护士助理员工作质量标准49
第五节 抢救制度49
一、抢救制度标准49
二、抢救制度标准量化表49
第六节 交接班制度50
一、交接班制度50
二、值班、交接班制度量化表51
第七节 执行医嘱制度51
一、执行医嘱制度51
二、执行医嘱制度量化表52
第八节 护理查对制度53
一、医嘱查对制度53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53
三、输血查对制度54
四、饮食查对制度54
五、手术病人查对制度55
六、供应室工作查对制度55
七、护理查对制度量化表55
第九节 饮食管理制度57
一、饮食种类57
二、饮食管理制度57
三、饮食管理制度量化表58
第十节 差错事故管理制度58
一、差错事故的分类评定标准58
二、差错事故管理制度59
三、差错事故管理制度量化表60
第十一节 探视陪护制度61
一、探视陪护制度61
二、探视陪护管理制度量化表62
第十二节 护理业务查房制度62
一、各级护理人员查房内容及要求62
二、护理业务查房制度63
三、护理业务查房制度量化表64
第十三节 护理部各种会议制度65
一、护理部各种会议制度65
二、护理部各种会议制度量化表65
第十四节 护士长夜间、节 假日查房制度66
一、护士长夜间、节 假日查房制度66
二、护士长夜间、节 假日查房制度量化表66
第四章 医院感染管理68
第一节 医院感染管理68
一、医院感染管理标准68
二、医院感染管理标准量化表69
三、医院感染管理制度70
四、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量化表72
五、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标准74
六、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标准量化表75
七、医院感染知识在职培训要求76
八、医院感染知识在职培训要求量化表77
第二节 医院感染的监测78
一、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质量标准78
二、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质量标准量化表78
三、医院内环境监测质量标准79
四、医院内环境监测质量标准量化表80
五、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标准81
六、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标准量化表82
第三节 医院感染的控制84
一、医院感染散发的报告与控制84
二、医院感染散发的报告与控制量化表84
三、医院感染流行、暴发的报告与控制85
四、医院感染流行、暴发的报告与控制量化表86
五、消毒、灭菌与隔离87
六、消毒、灭菌与隔离量化表88
七、消毒药械的管理97
八、消毒药械的管理量化表98
九、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98
十、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量化表99
第四节 各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101
一、门诊、急诊的医院感染管理101
二、门诊、急诊的医院感染管理量化表102
三、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103
四、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量化表104
五、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注射室的医院感染管理106
六、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注射室的医院感染管理量化表107
七、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108
八、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量化表109
九、ICU的医院感染管理111
十、ICU的医院感染管理量化表111
十一、血液净化室的医院感染管理112
十二、血液净化室的医院感染管理量化表113
第五章 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管理117
一、护士长素质管理标准及量化表117
二、护士素质管理标准及量化表123
三、护工素质管理标准及量化表127
第六章 护理程序131
第一节 病人服务程序131
一、护理服务策划程序131
二、护理部工作程序132
三、病人入院接待程序及出院程序133
四、门诊病人接待程序133
五、急诊病人接待程序134
六、门诊病人服务管理程序134
七、急诊病人服务管理程序135
八、住院病人服务管理程序137
第二节 护理管理程序138
一、护理管理评审程序138
二、设备、设施管理程序139
三、护理用品的验收、搬运、贮存管理程序139
四、临床护理管理程序140
五、教学、科研管理程序142
六、安全保卫管理程序143
七、护理服务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143
八、护理测量设备校准程序145
九、外来文件控制程序145
十、公开文件控制程序146
十一、护理人员考核、录用管理程序146
十二、护理人员培训管理程序147
第三节 护理质量管理程序148
一、质量体系文件管理程序148
二、质量记录管理程序149
三、服务过程检查程序150
四、护理部工作考核程序151
五、科护士长工作考核程序151
六、护士长工作考核程序151
七、护士工作考核程序152
八、护士助理员工作考核程序152
第七章 护理单位管理153
第一节 普通病区的布局、设备与护理管理153
一、布局与设备153
二、护理业务管理155
三、普通病区护理质量标准及量化表166
第二节 门诊部护理管理171
一、门诊总体建筑设计171
二、门诊科室布局与设备172
三、护理工作特点173
四、护理业务管理174
五、普通门诊护理质量标准及量化表176
六、口腔门诊护理质量标准及量化表181
第三节 急诊科护理管理184
一、急诊科布局与设备184
二、学科现状与护理工作特点186
三、护理业务管理186
四、急诊科护理质量标准及量化表188
第四节 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195
一、布局与设备195
二、学科现状与护理工作特点196
三、护理业务的管理197
四、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质量标准及量化表199
第五节 手术室护理管理200
一、布局与设备200
二、扩理工作特点201
三、护理业务管理202
四、手术室护理质量标准及量化表204
第六节 消毒供应室(科)护理管理209
一、布局与设备209
二、护理业务管理210
三、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标准及量化表213
第七节 血液净化科护理管理217
一、布局与设备217
二、学科现状及护理工作特点218
三、护理业务管理219
四、血液净化科护理质量标准及量化表221
第八节 妇产科护理管理222
一、布局与设备222
二、学科现状及护理工作特点224
三、护理业务管理225
四、妇产科护理质量标准及量化表226
第九节 儿科护理管理232
一、布局与设备232
二、学科现状及护理工作特点233
三、护理业务管理233
四、儿科护理质量标准及量化表235
第十节 整形外科护理管理236
一、布局与设备236
二、学科现状与护理工作特点236
三、护理业务管理237
四、整形外科护理质量标准及量化表238
第十一节 传染科护理管理238
一、布局与设备238
二、学科现状与护理工作特点239
三、护理业务管理239
四、传染科护理质量标准及量化表240
第十二节 治疗室护理管理241
一、布局与设备241
二、治疗室护理质量标准及量化表241
第十三节 换药室护理管理242
一、布局与设备242
二、换药室护理质量标准及量化表242
第十四节 抢救室护理管理243
一、布局与设备243
二、抢救室护理质量标准及量化表244
第十五节 预防保健科管理245
一、布局与设备245
二、学科现状及护理工作特点245
三、护理业务管理245
四、预防保健科护理质量标准247
第十六节 内窥镜室护理管理与质量标准248
一、布局与设备248
二、学科现状与护理工作特点248
三、护理业务管理249
四、内窥镜室护理质量标准249
第十七节 CT室护理管理250
一、布局与设备251
二、护理工作特点251
三、护理业务管理251
四、CT室护理质量标准252
第十八节 ECT室护理管理253
一、布局与设备253
二、护理工作特点253
三、护理业务管理254
四、ECT室护理质量标准254
第十九节 MR室护理管理255
一、布局与设备255
二、学科现状与护理工作特点256
三、护理业务管理256
四、MR室护理质量标准256
第二十节 X-刀室护理管理258
一、布局与设备258
二、护理工作特点258
三、护理业务管理259
四、X-刀室护理质量标准259
第二十一节 高压氧护理管理260
一、布局与设备260
二、护理工作特点261
三、护理业务管理261
四、高压氧室护理质量标准264
第二十二节 导管室护理管理265
一、布局与设备265
二、学科现状与护理工作特点266
三、护理业务管理266
四、导管室护理质量标准267
第二十三节 社区护理管理268
一、社区护理管理268
二、社区护理管理质量标准271
第八章 护理操作技术基础护理技术273
第一节 病室环境整理273
一、入院病人护理273
二、出院病人护理274
三、晨间护理274
四、晚间护理276
第二节 铺床法277
一、铺备用床277
二、铺麻醉床278
三、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279
第三节 预防感染及交叉感染280
一、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280
二、穿脱使用过的隔离衣282
第四节 帮助病人清洁身体,促进舒适283
一、昏迷病人的口腔护理283
二、床上洗头法285
三、床上浴285
四、褥疮的预防法287
五、各种卧位289
六、尸体护理290
第五节 生命体征的评估292
一、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的测量292
二、体温单的绘制293
第六节 满足病人的营养需要295
一、鼻饲法295
二、协助病人饮食297
第七节 冷与热的应用298
一、热水袋使用法298
二、热、湿敷法299
三、冰袋(冰囊)的使用法299
四、局部红外线灯照射法300
五、酒精拭浴301
第八节 满足病人排泄需要303
一、女病人导尿术303
二、男病人导尿术305
三、大量不保留灌肠306
四、保留灌肠307
五、肛管排气法308
六、协助病人排泄309
第九节 给药治疗310
一、口服给药法310
二、超声波雾化吸入法311
三、青霉素过敏试验法312
四、皮下注射314
五、肌肉注射314
六、静脉注射315
七、密闭式静脉输液(一次性)316
八、静脉留置针输液法317
九、输液泵操作技术320
十、密闭式静脉输血法(一次性输血器)320
第十节 标本采集322
一、静脉采集血标本法322
二、股静脉采血法324
三、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法325
四、环境卫生学标本采集法326
第十一节 整体护理327
一、护理体检(一)327
二、护理体检(二)328
三、护理体检(三)331
四、护理体检(四)333
五、护理病历书写337
第十二节 急救安全护理技术371
一、约束带的使用法371
二、鼻导管给氧法372
三、鼻塞给氧法373
四、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昏迷病人)375
五、漏斗胃管洗胃法377
六、电动洗胃机洗胃法378
七、简易呼吸器的使用380
八、BIPAPS/T型无创通气呼吸器的使用法381
九、成人心肺复苏术383
十、气管内插管术385
十一、气道护理常规387
十二、止血、包扎法389
十三、骨折的急救处理391
十四、病人搬运法393
十五、非同步电除颤操作技术395
专科护理操作396
第一节 内科护理技术396
一、诺和笔注射法396
二、腹膜透析技术398
三、使用呼吸机病人吸痰法399
四、心电图检查技术400
五、心电图分析401
六、周围静脉压测定术的配合402
七、腰椎穿刺配合403
八、胸腔穿刺配合404
九、骨髓穿刺配合405
十、腹腔穿刺配合406
十一、肾脏穿刺配合407
十二、肝脏穿刺配合408
十三、心包穿刺配合409
十四、气囊三腔管压迫止血配合410
十五、肺功能检查411
第二节 外科护理技术412
一、手术区皮肤准备412
二、伤口换药413
三、冲洗胃管414
四、更换引流袋415
五、肛门栓剂置入416
六、更换胸腔闭式引流装置417
七、膀胱冲洗418
八、更换胃肠减压器419
九、皮牵引420
十、关节 被动活动器(CPM)的使用421
十一、足底静脉泵的使用422
第三节 妇科护理技术423
一、阴道冲洗放药423
二、阴道栓剂置入424
三、术前阴道冲洗425
四、为孕妇测宫高、腹围技术426
五、胎心监护仪的使用427
六、产后会阴冲选技术428
七、乳房按摩429
八、指导产妇用手挤奶法430
九、新生儿抚触法431
第四节 儿科护理技术432
一、普通全牛奶配制432
二、奶瓶喂奶433
三、婴幼儿身长测量法434
四、婴儿体重测量法434
五、婴儿全身约束法435
六、婴儿沐浴法(盆浴)436
七、更换婴儿尿布法437
八、臀红烤灯照射法438
九、婴幼儿口服给药法439
十、婴幼儿颈外静脉穿刺法440
十一、婴幼儿股静脉穿刺法441
十二、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法442
十三、新生儿脐部护理443
十四、新生儿口腔护理444
十五、新生儿洗胃法444
十六、蓝光照射治疗技术446
十七、婴幼儿留取尿标本法447
第五节 眼科护理技术448
一、洗眼技术448
二、滴眼药法449
三、涂眼药膏法450
四、结膜下注射技术451
五、球后注射技术452
六、球侧注射453
七、泪道冲洗法454
八、泪道探通法455
九、泪道X线造影碘化油注射456
十、Schirmer氏泪液实验技术457
十一、眼压测量技术458
十二、结膜结石取出术460
十三、电解导睫术461
十四、结膜囊细菌培养技术462
十五、眼部检查标本采集法463
第六节 耳鼻喉科护理技术464
一、气道吸痰464
二、鼻腔滴药技术465
三、鼻腔喷雾给药法466
四、鼻腔冲洗法466
五、剪鼻毛法467
六、下鼻甲黏膜下注射法468
七、鼻窦变压置换法469
八、上颌窦穿刺冲洗技术469
九、咽喉部喷雾技术471
十、咽部封闭技术471
十一、外耳道冲洗法472
十二、滴耳技术473
十三、耳手术备皮技术474
十四、耳包扎技术474
十五、咽鼓管吹胀鼓膜按摩技术475
第七节 口腔护理技术476
一、Bass刷牙技术476
二、牙线洁牙技术477
三、下颌阻生齿拔除术配合与击锤技术478
四、印模材料调拌技术479
五、调取上下颌印模技术480
六、磷酯锌粘固粉调和技术482
七、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配合技术482
八、光敏修复术配合技术483
九、颌面手术后气管切开伤口换药技术484
十、口腔颌面伤口负压引流法485
十一、口腔冲洗技术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