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思维的建构和反思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思维的建构和反思
  • 陈志良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06396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361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71页
  • 主题词:思维科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思维的建构和反思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第一章 认识思维自己15

一、思维自己构成自己16

二、智能时代的历史必然19

三、迅速膨胀着的“小宇宙”22

第二章 从行为思维到概念思维26

一、“纯粹畜群意识”的思维27

(一)潜存于劳动结构中的“奇异点”28

(二)行为思维--不是思维的思维35

二、思维“摆脱世界”的独立化运动39

(一)思维独立化的标志40

(二)动作向语言的内化42

(三)我向思维和借喻思维46

(四)图腾、巫术、神话思维48

(五)潜概念思维--形象思维到概念思维的中介56

三、立足于概念本性的思维62

(一)概念结构及其发展道路63

(二)逻辑与非逻辑的运动规律67

(三)逻辑与历史的对立统一74

第三章 超前性和认识的本质80

一、反映是超前的81

二、超前性的构成要素和动态分析86

三、定向、定势、主体势的超前性90

四、超前、选择、建构和反映98

第四章 思维的内在矛盾运动110

一、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的矛盾--意识是被意识到的意识111

二、建构性思维与反思性思维的矛盾--思维是被反思着的思维119

三、知性思维与辩证思维的矛盾--思维操作是把运动的东西静止化128

四、从“熟知”到“真知”的运动--理论思维是高级化的思维运动133

五、从“方面”向“整体”的运动--哲学思维是最人化的整体的反思和综合137

第五章 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150

一、历史上的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151

(一)古代:“人是万物的尺度”152

(二)近代:只是从客体的形式出发155

(三)德国古典哲学:抽象发展的能动方面159

二、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的本质、结构和功能166

(一)本质:劳动的对象性和自觉的目的性166

(二)结构:他反性结构和自反性结构172

(三)功能:一级反映和二级反映175

三、客观性和自我意识181

(一)客观性和自我意识的矛盾182

(二)客观性的方向性190

(三)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辩证运动192

第六章 建构性思维与反思性思维197

一、反思与科学发展199

(一)科学上的三次大反思200

(二)亚里士多德直观科学阶段203

(三)伽利略--牛顿经典科学阶段205

(四)现代非经典科学阶段207

(一)科学演化规律与建构、反思活动212

二、建构和反思所构成的思维运动212

(二)概念结构演化规律与建构、反思活动216

三、思维建构活动与反思活动的内涵219

(一)思维的建构性219

(二)思维的反思性230

第七章 反思的历史形态和实践反思规律238

一、反思的历史发展239

(一)朦胧的反思239

(二)否定的反思243

(三)怀疑的反思249

(四)批判的反思255

(五)思辨的辩证否定的反思258

二、实践反思规律263

(一)自我批判基础上的批判264

(二)反过来思和普照的光271

(三)反思思维的本质275

三、反思和现代认识的发展281

(一)反思的现代形态282

(二)反思是现代思维的重要环节291

(三)反思是特殊形式的反映298

第八章 知性思维向辩证思维“复归”的现代运动306

一、“拒斥形而上学”与可证实性307

二、矛盾是思维的本质313

三、悖论与无矛盾性321

四、形式化和非形式化、完全性和不完全性325

五、系统和非系统331

六、必然性、概率性、可能性336

七、现代思维和主体性原则343

小结353

后记3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