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工程理论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信息工程理论基础
  • (苏)捷莫尼科夫著;高远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15033·5702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538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55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信息工程理论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绪论1

一、信息的转化过程3

二、信息的类型5

七、幅度分割 347

三、信息的结构9

四、去除信息的多余度12

第一章 信息的测量14

§1-1 信息的结构度量15

一、几何度量16

二、组合度量17

三、累加度量(哈特莱度量)19

四、信息量结构估计的举例23

§1-2 信息的统计度量29

一、概率与信息29

二、熵的概念34

三、集群熵35

四、联合熵39

五、信息量和多余度44

六、信息量统计估计的举例46

七、测量和检验的质量估计53

§1-3 信息的语义度量57

一、信息的内容充实性58

二、信息的合理性59

三、动态熵61

四、信息的本质性63

§1-4 信息功能的其它度量,熵、噪声和数据库64

第二章 信息的量化68

§2-1 基本概念与定义68

§2-2 离散化方法的分类71

一、取样的规律性72

二、精度估计的准则73

三、基础函数77

四、逼近原理78

§2-3 均匀离散化79

一、根据卡切尔尼科夫定理选择取样频率80

二、最大偏差准则选择取样频率84

三、均方误差准则选择离散化间隔91

§2-4 自适应离散化93

一、零阶逼近代数多项式94

二、一阶逼近代数多项式95

三、标准逼近函数的自适应离散化98

§2-5 幅度量化99

第三章 信息的编码104

§3-1 一般概念和定义与编码目的104

§3-2 编码是一个用数字形式表示信息的过程107

一、变换器的种类112

§3-3 用数字表征信息的技术设备112

二、直读型模拟—数码变换器113

三、串行计数模拟—数码变换器120

四、逐次反馈型模拟—数码变换器127

§3-4 有效性编码130

§3-5 有效性编码与译码的技术设备140

§3-6 抗干扰编码143

§3-7 字组码145

一、多余度运用的一般原则145

二、码的纠错能力与码距的关系148

三、校正字组码的几何解释151

四、校正码的质量指标152

五、线性码155

六、线性码的数学导论155

七、线性码是线性向量空间的子空间160

§3-8 二元群码的构成162

一、多余码元个数的确定162

二、伴随式表的编排165

三、检验方程的确定168

四、群码的大数译码170

五、线性码的矩阵表示法172

§3-9 群码的编码和译码的技术设备181

§3-10 二元循环码的构成186

一、一般概念和定义186

二、循环码的数学导论188

三、对生成多项式的要求190

§3-11 根据给定码的容量和校正能力来选择生成多项式192

一、发现单个错误192

二、纠正单个错误或发现二重错误193

三、对三个错误的发现197

四、发现并纠正任意重的独立错误197

五、对突发错误的发现和纠正198

六、循环码的形成方法199

七、循环码的矩阵表示201

一、线性开关线路203

§3-12 二元循环码的编码和译码技术设备203

二、编码设备206

三、译码设备209

四、循环码的大数译码218

§3-13 迭代码222

一、古典迭代码222

二、专用二维码225

三、磁带记录信息的迭代码225

四、按行与对角线进行偶性校验的码228

§3-14 递归码的概念232

第四章 信息载体的调制242

§4-1 载体和信号的种类242

§4-2 调制与编码246

§4-4 描述信号的时域形状和频域形状248

§4-3 确知信号和随机信号248

§4-5 直流载体信号的频谱252

一、无扰动载体252

二、直接调制254

§4-6 谐波载体信号的频谱254

一、无扰动载体254

二、调幅254

三、调频与调相256

一、单个脉冲的频谱263

§4-7 脉冲载体的信号频谱263

二、脉冲载体的频谱267

三、脉冲调制信号的频谱271

§4-8 随机信号的频谱273

§4-9 已调信号的抗干扰性276

一、寄生调制276

二、抗干扰性278

一、分类283

§5-1 识别的基本形式与方法283

第五章 信息的识别283

二、识别程序的操作线路284

一、信源的信息景象285

§5-2 信息的初始识别和测量285

二、初始识别287

三、测量290

§5-3 分析294

一、相关器295

二、随机过程的频谱分析300

三、数字频谱分析307

§5-4 发现与识别316

一、识别的质量特性318

二、发现的统计准则319

三、识别的统计准则326

第六章 信息的传输329

6-1 传输信道的类型330

一、机械信道330

二、声信道332

三、光信道334

四、电信道337

五、无线电信道340

§6-2 信道的分割342

一、空间分割343

三、频率分割344

二、差接分割344

四、时间分割345

五、相位分割345

六、编码分割346

八、波形分割348

九、相关分割348

十、组合分割353

§6-3 信息沿信道的传输354

一、信道的信息模型356

二、离散无干扰信道358

三、离散有干扰信道368

四、连续有干扰信道375

五、信号与信道间的特性匹配391

§6-4 提高传输和接收的抗干扰性396

一、频域滤波399

二、积累方法400

三、相关滤波法(时域滤波法)402

四、匹配滤波法405

五、卡切尔尼科夫接收的潜在抗干扰性406

§7-1 基本概念410

第七章 信息的处理410

§7-2 信息处理的算法和程序及其描述语言413

§7-3 信息处理的技术设备433

§7-4 信息处理系统的构成437

第八章 信息的显示462

§8-1 向操作员进行信息显示的问题462

§8-2 在识别、存贮和处理信息中操作员的主要特点465

一、操作员识别信息的主要特点465

二、操作员的信道容量和记忆力471

三、用解析法说明操作员处理信息的能力474

一、信息简单显示的基本形式476

§8-3 信息显示元件476

二、发出信号与显示信息的元件477

三、记录元件497

§8-4 现行的信息显示设备499

§8-5 信息显示的基本原则508

§8-6 在操作板与信息显示器上,对信息进行复合显示的方法510

一、积分控制与监督级511

二、形象控制与监督级517

三、标记控制与监督级521

四、细目控制与监督级522

附录524

参考文献5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