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狡黠的心灵 主体认识图式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周文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09972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312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22页
- 主题词:主体-认识论 认识论-主体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狡黠的心灵 主体认识图式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 肖前1
卷首絮语3
引言9
第一章 主体认识图式的理论源流20
第一节 主体认识图式理论在中国哲学史上的思想踪迹21
一、“良知说”21
二、“静观论”23
第二节 主体认识图式理论在西方思想史上的主要形态27
—、“四假相”:培根的否定性探索28
二、“直观形式”和“范畴”:康德的肯定性揭示30
三、“理解的前结构”:海德格尔的哲学—释义学观点32
四、“范式”:库恩的哲学—科学史研究34
五、“图式”:皮亚杰以哲学—心理学为主干的多学科综合研究36
第三节 主体认识图式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原则表述40
第二章 主体认识图式的构成44
第一节 主体认识图式的一般规定45
一、构成性规定45
二、功能性规定47
三、效应性规定49
四、与康德、皮亚杰的“图式”之区别50
第二节 认知意识、道德意识和审美意识52
一、认知意识52
二、道德意识56
三、审美意识60
第三节 对象意识、自我意识和实践意识67
一、对象意识68
二、自我意识72
三、实践意识77
第四节 逻辑、意向、个性81
一、逻辑81
二、意向87
三、个性101
第五节 意识和无意识107
一、无意识及其本质107
二、无意识的来源和成因109
三、无意识的认识论地位和作用115
第三章 主体认识图式的本质121
第一节 主体认识图式的整体性122
第二节 实践逻辑的内化127
一、思维逻辑和实践逻辑128
二、思维逻辑和客体逻辑133
三、机能逻辑和客体逻辑136
第三节 客观现实的反映139
第四节 社会文化的积淀142
第四章 主体认识图式与社会文化148
第一节 作为主体认识图式背景的社会文化范畴149
第二节 语言155
一、语言的差异引起主体认识图式的差异156
二、语言的变化导致主体认识图式的变化159
三、从个体社会化过程看语言对主体认识图式的影响162
一、民族日常心理和民族心理素质165
第三节 民族心理165
二、两种遗传:民族心理向主体认识图式的渗透167
第四节 社会风貌171
一、社会风俗和社会习惯172
二、社会风气和社会风尚175
三、社会规范和社会制度177
四、社会开放程度180
第五节 交往185
一、交往:认识社会关系185
二、认识交往主要是精神交往188
三、影响主体认识图式的精神交往形式190
第五章 主体认识图式的功能196
第一节 主体认识图式的认识功能197
一、设定对象的选择功能198
二、整理信息的规范功能202
三、形成认识的解释功能205
第二节 主体认识图式的实践功能210
一、主体改造客体的内在尺度——评价功能212
二、建构主体改造客体的观念模型——决策功能217
三、主体改造客体的指挥系统——调控功能222
第三节 主体认识图式功能的二重性225
一、主体认识图式的积极功能225
二、主体认识图式的消极功能228
第四节 “从实际出发”的认识论分析237
第六章 主体认识图式与认识的客观性243
一、主体性:认识的永恒属性244
第一节 认识的主体性及其引起的思索244
二、认识的主体性所引起的思想困惑246
三、康德对客观性问题的解决248
第二节 认识通过主体性而走向客观性251
一、认识的客观性和客观性原则251
二、认识主体性和客观性:一个深刻的矛盾255
三、认识主体性和客观性的辩证统一256
四、统一的基础在实践259
第三节 认识客观性的相对性和对象的客观实在性263
一、认识客观性的相对性263
二、认识对象的客观实在性264
第一节 主体认识图穴的开放性和稳定性268
一、主体认识图式的开放性268
第七章 主体认识图式的发展268
二、主体认识图式的稳定性270
三、强化和保护:图式稳定性的两大支柱275
第二节 主体认识图式的发展及其机制279
一、进步和退化:图式的开放性所导致的两极279
二、图式发展的两种形式和双重机制282
三、同化和顺应间的张力:图式发展的内在动力288
第三节 主体认识图式的优化292
一、主体认识图式的优化是现时代的迫切要求292
二、主体认识图式的优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295
三、主体认识图式的优化与人的自由297
后记300
主要参考书目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