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业负担问题研究:从事实到价值的判断与反思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学业负担问题研究:从事实到价值的判断与反思
  • 刘合荣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23745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97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12页
  • 主题词:学生作业-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学业负担问题研究:从事实到价值的判断与反思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问题、方法与起点1

一、作为研究课题的学业负担问题2

(一)确定选题的缘由2

(二)本课题的研究价值3

二、研究方法及其倾向性考虑9

(一)方法论原则与方法组合运用策略9

(二)教育理论创生途径与本研究独创性的自我期许12

三、定义、语言和论域的限定14

(一)定义、语言和学业负担的相关概念14

(二)论域边界及其限定16

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相关研究概况与本书的主旨19

(一)文献资源及其特点分析19

(二)学业负担问题基本事实的调研与概念讨论21

(三)学界对过重学业负担问题不同视角的考察26

(四)总体框架与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30

第一章 学业负担问题治理的历程与现状——一种教育事实的陈述、解释和判断35

一、半个世纪中国基础教育中的“减负运动”及其后效观察35

(一)1950年以来国内中小学过重学业负担问题治理历程简要回顾35

(二)“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解读:学业负担问题愈演愈烈40

(三)“课业负担”过重:一些浅表层面的描述45

(四)对学业压力的具体分析50

(五)学生蒙受的身心损害:学业负担问题最实质的层面58

二、中小学学生学业负担状况的总体判断63

(一)学业负担性质和存在形态的描述性判断63

(二)对学业负担程度特征的若干“实证研究”结论的例举与比较70

(三)学业负担问题的区域差异75

(四)关于学业负担轻重问题的思维定势和研究方法偏向的再讨论78

(五)2000年政府向学业负担问题“宣战”之后的平静与沉思86

第二章 学业负担问题的内外根源和基本规律——对一种教育存在的客观认识与理解90

一、学生承受过重学业负担的力量源泉:对内在需要与动机之理解91

(一)为了获取可能的回报:值得同情的“经济人”立场91

(二)自我实现的执着追求:略偏于个人本位的人性观察97

(三)奥苏伯尔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论与叶澜的个体成长阶段分期研究:对马斯洛人性观的印证103

(四)学生在劳动中创造价值与尊严:符合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人性假设109

二、过重学业负担问题的公共责任115

(一)过重学业负担问题的责任牵连115

(二)社会伦理与文化心理因素的干扰122

三、学业负担问题的若干基本规律123

(一)社会生产与教育结合的形态:学业负担的根本来源123

(二)国力竞争和社会变革:学业负担轻重摇摆的时代背景127

(三)集权教育管理体制:为学业负担加码131

第三章 教育意识层面的学业负担问题反思——教育价值观、教育目的和教育理念的相关讨论137

一、学业负担问题的教育价值反思138

(一)对学业负担问题背后若干教育价值关系的澄清138

(二)对教育价值观变革基本轨迹的认识146

(三)学业负担过重问题的主观根源:过度的利益计算151

二、教育内在价值优先的原则及其意义156

(一)对内在教育价值优先原则的理论阐释156

(二)教育内在价值优先:一种超越功利计算的价值取向159

三、教育目的价值取向转换:以学生为本165

(一)对教育目的误区的反思:学生不是教育利益第一主体165

(二)关爱生命:以学生为本理念的核心170

(三)生命化教育的行动起点:尊重儿童,因材施教178

(四)对教育生活场景改造的若干倡议184

四、思考学业负担问题的开阔视野192

(一)“活到老学到老”:走向终身教育192

(二)闲暇教育:不可等闲的自由和谐发展途径195

第四章 超越“减负运动”——缓解学业负担的路径思考200

一、缓解学业负担的外部环境条件假设201

(一)学生成长通道拓展与全社会对教育责任的分摊201

(二)统一高考与高校招生制度的人性化改革方向207

(三)对教育评价管理制度改革与学校转型的期待211

二、在课程变革的历史机遇中缓解学业负担214

(一)知识观和课程价值观反思:探视课程的理论基础层面214

(二)在新课程改革中谋求学业负担的缓解222

三、推动教师从职业倦怠走向专业发展229

(一)对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的若干反思229

(二)中小学教师专业化行动推进策略刍议233

四、引导教学的真善美价值取向237

(一)由教书转向育人:教学活动价值观变革237

(二)回归教学的本质:追求真善美240

五、学业中的苦乐观辩证:兼取古今中外的智慧245

(一)向古代中国“读书人”求教苦学观、乐学观245

(二)理性对待“愉快教育”(“愉快教学”)观念249

(三)对杜威关于兴趣与努力关系学说的重温255

(四)兼听则明:坚持必要的学业标准257

(五)幸福教育过程及其原则的构建260

结语265

附录——1950年以来我国“减负”大事记272

参考文献283

后记2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