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纪检心理学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纪检心理学概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57/31102016.jpg)
- 王陈俊主编 著
- 出版社: 求实出版社
- ISBN:7800331326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0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纪检心理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纪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
第二节 纪检心理学的任务2
一、纪检心理学的基本任务3
二、纪检心理学与心理学其它分支3
第三节 纪检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5
一、纪检心理学的研究原则5
二、纪检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8
第四节 纪检心理学是纪检干部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10
一、纪检工作性质决定了必须探讨纪检心理学11
二、探讨纪检心理学是纪检干部在新时期进行创新、开拓性工作的需要11
三、探讨纪检心理学有利于提高纪检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12
四、掌握纪检心理学规律有利于完成纪检工作任务12
第五节 心理与心理实质13
一、什么是心理13
二、心理的实质15
第二章 纪检交往19
第一节 纪检交往概述19
一、纪检交往决定于纪检工作19
二、纪检交往的主要表现20
三、纪检交往的基本特点21
第二节 交往对象的积极心理23
一、重视心理24
二、信赖心理24
三、尊重心理25
四、依靠心理25
五、支持心理26
六、期望心理27
第三节 交往对象的消极心理27
一、戒备心理28
二、依赖心理29
三、漠视心理29
四、轻视心理30
五、期望过高心理30
六、“瞻前”心理与逆返心理31
第四节 纪检干部的交往心理32
一、自豪心理与自卑心理32
二、奋进心理与畏难心理33
三、依靠心理与依赖心理33
四、改革开放心理与因循守旧心理34
五、从严心理与从众心理35
六、联合心理与孤独心理35
第五节 交往心理的处置36
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讲究积极交往36
二、运用“同类反应法则”,及时消除心理障碍37
三、利用“心理定势”的积极作用,预防和克服其消极影响39
四、重视人际宣传效应40
五、正确对待社会角色及时空接近42
六、妥善处理逆反心理43
第三章 党性教育的心理及引导45
第一节 党性及其心理属性45
一、什么是党性45
二、党性的心理属性46
第二节 党性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48
一、党的心理现象48
二、党员党性修养的个体心理现象52
三、党性心理变化规律简述57
第三节 党性教育中的心理引导58
一、党性教育在纪检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58
二、实施党性教育的一般方法和一般过程60
三、党性教育中的心理引导61
四、党性教育中心理引导的层次特点分析66
五、团体党性教育中的心理引导70
第四章 党风建设的心理特征及调节73
第一节 党风建设的概念、意义及特点73
一、党风建设的概念73
二、党风建设的意义74
三、党风建设的特点74
第二节 党风建设的心理特征76
一、群体心理特征76
二、党员作风的个体心理特征78
三、优良党风的心理特征80
四、不良党风的心理特征82
第三节 党风建设中党员的心理现象84
一、遵从心理84
二、模仿心理85
三、认同心理86
四、攀比心理86
五、利用心理87
六、相悖心理88
第四节 党风建设中的心理调节89
一、党风建设中的心理影响89
二、党组织在党风建设中的心理调节93
三、党员领导干部在党风建设中的心理调节95
四、非干部党员在党风建设中的心理调节99
第五章 严肃党纪的心理分析及对消极心理的矫正101
第一节 党的纪律及其严肃党纪的心理特征101
一、党的纪律的内容及重要作用101
二、党的纪律的主要特征103
三、严肃党纪的心理特征104
第二节 严肃党纪的心理现象分析106
一、严肃党纪的心理现象分析107
二、对各类党员不同态度的分析111
三、对执纪者在严肃党纪中心理现象分析113
第三节 消极心理的矫正115
一、消极心理产生的原因115
二、消极心理的矫正117
三、纪检干部的心理调节121
第六章 纪律检查的心理现象及其一般规律124
第一节 党内违纪与违纪心理产生的原因124
一、党内违纪及纪律检查的一般概念124
二、违纪行为与违纪心理125
三、违纪心理产生的因素126
第二节 违纪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变化133
一、违纪心理形成的一般理论133
二、违纪心理结构137
三、违纪动机的发展变化139
第三节 违纪者的心理现象及不同违纪者的心理特征141
一、违纪预测准备阶段的心理现象141
二、实施违纪中的心理现象142
三、不同违纪的个性心理特征144
四、违纪的心理后果148
第四节 检查活动中违纪者和纪检干部的不同心理反映149
一、违纪者对检查活动的心理反映149
二、纪检干部的心理特征150
三、消极因素对纪检干部的心理影响及调节152
第七章 案件审理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处置155
第一节 案件审理的原则和基本要求155
一、案件审理的概念155
二、案件审理的指导原则156
三、案件审理的基本要求158
第二节 审理活动的特征及心理现象159
一、案件审理的程序和方法159
二、案件审理活动的特征160
三、审理活动中的几种心理现象162
第三节 案件审理中诸因素的作用及审理活动的教育影响166
一、影响审理活动的客观因素167
二、影响审理的心理因素168
三、审理活动中的教育影响170
第八章 纪检信访的心理现象及其处理原则和方式174
第一节 纪检信访工作的地位和作用174
一、纪检信访工作的内容、地位和作用175
二、纪检信访工作的特点177
三、纪检信访工作的基本要素179
第二节 纪检信访的心理构成及心理反映180
一、产生信访心理的主客观因素180
二、信访心理的构成181
三、信访者的几种心理反映183
第三节 信访者的个体心理差异及集体上访心理分析185
一、信访者的个体心理差异185
二、集体上访心理分析188
第四节 纪检信访工作人员的心理特征及处理的原则和方式191
一、纪检信访工作人员的心理特征191
二、心理障碍的预防与克服193
三、处理信访的心理原则和方法194
第九章 保证改革的心理现象与引导197
第一节 纪检工作与改革197
一、纪检工作与改革的关系197
二、纪检工作是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198
三、纪检工作保证改革的主要特征199
第二节 领导者心理现象与引导201
一、开拓创新心理201
二、急于求成心理202
三、务实和图“实惠”心理203
四、珍惜荣誉心理204
五、求助心理205
六、反感心理206
七、胆怯心理207
第三节 群众心理现象与引导207
一、拥护支持心理208
二、因循守旧心理209
三、矛盾心理209
四、担心忧虑心理211
五、嫉妒心理211
六、乘机得利心理212
七、借助心理213
八、攀比心理213
第四节 纪检干部的心理现象与引导214
一、顾虑畏难心理215
二、急躁心理216
三、观望等待心理216
四、消极泄气心理217
五、自卑心理217
第十章 党内监督的心理现象及正确引导219
第一节 党内监督的含义、特征、意义和作用219
一、党内监督的含义219
二、党内监督的基本特征220
三、党内监督的意义和作用221
第二节 党内监督的一般心理现象223
一、积极健康心理223
二、消极心理225
第三节 党内监督心理的正确引导229
一、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接受监督的自觉性230
二、加强党性教育,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231
三、做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心理引导234
四、加强舆论监督,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236
第四节 党内监督的有效方法和措施237
一、实行党政分开,使党组织集中精力抓好党的思想建设237
二、严格“三会一课”制度和坚持思想汇报的制度238
三、发扬党内民主,加强民主监督238
四、建立健全党内监督制度,严格执行党风责任制240
五、充分发挥纪检机关监督的职能作用241
第十一章 纪检干部的心理品质243
第一节 纪检干部的心理品质243
一、崇高的理想243
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244
三、敏锐的观察力245
四、出色的思维力245
五、顽强的意志力247
六、稳定的注意力247
七、牢固的记忆力248
八、优良的性格249
九、良好的情绪和情感249
第二节 影响纪检干部心理品质的因素250
一、客观因素的影响250
二、主观因素的影响251
第三节 纪检干部心理品质的培养253
一、学习理论,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253
二、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思想和实践253
三、积极参加改革,树立新观念254
四、加强自我修养,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255
五、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256
第十二章 纪检干部的讲话艺术261
第一节 纪检干部要善于运用讲话艺术261
一、纪检干部的讲话艺术及其特点261
二、讲话艺术在纪检工作中的作用263
三、纪检干部要努力掌握并不断提高讲话艺术264
第二节 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中的讲话艺术265
一、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的目的和形式265
二、说理教育中听众的一般心理反应266
三、运用演讲艺术,增强教育的效果267
第三节 违纪案件检查和审理过程中的讲话艺术276
一、违纪案件检查和审理过程中的讲话艺术的目的和形式276
二、违纪案件检查和审理中谈话对象的一般心理反应276
三、访谈的艺术277
第四节 纪检信访工作过程中的讲话艺术282
一、纪检信访工作过程中讲话艺术的形式282
二、纪检信访工作过程中来访人员的一般心理反应283
三、纪检信访中与来访者的谈话艺术284
后记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