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析化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分析化学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42/31098783.jpg)
- 冯务群,李菁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4956713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77页
- 文件大小:101MB
- 文件页数:392页
- 主题词:分析化学-高等职业教育-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分析化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分析化学的任务与作用1
第二节 分析方法的分类2
一、依据测定原理和操作方法不同分类2
二、根据试样用量的多少分类3
三、根据被测组分的含量高低分类3
第三节 分析化学发展趋势4
第二章 误差与分析数据的处理6
第一节 误差6
一、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6
二、误差的表示方法8
三、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10
第二节 有效数字及其应用12
一、有效数字12
二、有效数字的记录、修约与运算规则13
三、有效数字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14
第三节 分析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15
一、可疑值的取舍15
二、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16
三、显著性检验18
第三章 滴定分析方法概论23
第一节 概述23
一、滴定分析法的特点23
二、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24
三、主要滴定分析方法24
四、主要滴定方式24
第二节 基准物质与标准溶液25
一、基准物质25
二、标准溶液26
第三节 滴定分析计算29
一、滴定分析计算的依据29
二、滴定分析计算的基本公式及应用30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36
第一节 酸碱指示剂37
一、指示剂的变色原理37
二、指示剂的变色范围37
三、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39
四、混合指示剂39
第二节 酸碱滴定基本原理40
一、强酸(碱)的滴定40
二、一元弱酸(弱碱)的滴定43
三、多元酸(碱)的滴定45
第三节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47
一、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48
二、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48
第四节 酸碱滴定法应用示例49
一、直接滴定法49
二、间接滴定法50
第五节 非水溶液酸碱滴定法51
一、基本原理51
二、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与应用55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63
第一节 概述63
第二节 基本原理65
一、配位平衡65
二、配位滴定曲线69
三、金属指示剂70
第三节 配位滴定条件的选择72
一、酸度的选择72
二、干扰离子的排除——掩蔽法74
三、配位滴定方式75
第四节 标准溶液77
一、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77
二、锌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78
第五节 应用示例78
一、水的硬度测定78
二、钙盐的测定79
三、铝盐的测定79
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82
第一节 氧化还原滴定基本原理82
一、条件电位82
二、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84
三、滴定曲线86
四、指示剂87
五、氧化还原滴定中的预处理89
第二节 碘量法90
一、基本原理90
二、指示剂91
三、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91
四、应用示例93
第三节 高锰酸钾法94
一、基本原理94
二、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95
三、应用示例96
第四节 亚硝酸钠法97
一、基本原理97
二、指示剂98
三、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98
四、应用示例99
第七章 沉淀滴定法和质量分析法102
第一节 沉淀滴定法102
一、银量法终点的指示方法102
二、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105
三、应用与示例105
第二节 质量分析法106
一、挥发法107
二、萃取法107
三、沉淀法108
第八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13
第一节 概述113
一、光谱分析法的基本概念113
二、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116
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特点117
第二节 基本原理118
一、透光率与吸光度118
二、光的吸收定律119
三、吸光系数119
四、吸收光谱120
五、偏离比尔定律的因素121
第三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22
一、主要部件122
二、分光光度计的光学性能124
三、分光光度计的类型125
第四节 分析条件127
一、入射光的波长与校正127
二、吸光度的范围与检定127
三、显色反应128
四、参比溶液128
第五节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129
一、定性分析129
二、定量分析131
第六节 紫外吸收光谱在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135
一、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135
二、紫外吸收光谱在有机化合物结构研究中的应用139
第九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144
第一节 概述144
一、红外线及红外吸收光谱144
二、红外光谱与紫外光谱的区别145
三、红外光谱的主要用途146
第二节 基本原理146
一、分子的振动与红外吸收146
二、振动形式147
三、振动自由度与峰数148
四、吸收峰的类型149
五、吸收峰的峰位和影响峰位的因素151
六、吸收峰的强度和影响因素153
七、红外吸收光谱中的重要区段154
第三节 红外分光光度计与制样158
一、色散分光型红外分光光度计158
二、干涉调频分光型红外分光光度计160
三、样品制备161
第四节 红外光谱法的应用162
一、定性分析与结构分析162
二、定量分析166
第十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68
第一节 概述168
第二节 基本原理169
一、吸收线与共振线169
二、基态与激发态原子的分配169
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基础170
第三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174
一、光源-空心阴极灯174
二、原子化系统175
三、单色器179
四、检测系统180
第四节 定量分析方法180
一、标准曲线法180
二、标准加入法180
三、浓度直读法181
四、原子吸收分析的灵敏度和检出限181
第五节 原子吸收分析的实验技术182
一、试样预处理182
二、实验条件的选择183
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的干扰及抑制184
第六节 原子吸收分析法的应用与示例187
一、药物制剂或中药材中微量铜的测定(火焰法)187
二、药物制剂或中药材中镉的测定(石墨炉法)188
第十一章 经典液相色谱法191
第一节 概述191
一、色谱法的产生与发展191
二、色谱法的分类191
三、色谱法的基本原理192
第二节 柱色谱法194
一、液-固吸附柱色谱法194
二、液-液分配柱色谱法197
三、离子交换柱色谱法198
四、凝胶柱色谱法200
五、柱色谱法的应用201
第三节 薄层色谱法201
一、基本原理201
二、吸附剂的选择202
三、展开剂的选择202
四、操作方法203
五、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205
六、应用示例206
第四节 纸色谱法207
一、基本原理207
二、影响Rf值的因素207
三、操作方法208
第十二章 气相色谱法211
第一节 概述211
一、气相色谱法的分类和特点211
二、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组成212
三、气相色谱的一般流程213
第二节 气相色谱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213
一、气相色谱法的分离原理213
二、气相色谱图的基本概念214
三、气相色谱法的基本理论216
第三节 色谱柱221
一、气-液填充色谱柱221
二、气-固填充色谱柱223
三、毛细管色谱柱224
第四节 检测器226
一、检测器的性能要求227
二、常用检测器228
第五节 分离条件的选择231
一、分离度231
二、分离条件的选择233
三、气相色谱仪的维护与故障排除234
第六节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238
一、定性分析238
二、定量分析239
三、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242
第七节 应用示例243
一、药物制剂中乙醇含量的测定243
二、中成药中挥发性成分的含量测定243
第十三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246
第一节 概述246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与经典液相色谱法的比较246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与气相色谱法247
第二节 基本原理247
一、柱内展宽247
二、柱外展宽249
第三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类249
一、液-液分配色谱法249
二、化学键合相色谱法250
三、液-固吸附色谱法251
四、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流动相和洗脱方式252
第四节 高效液相色谱仪254
一、输液系统255
二、进样系统255
三、分离系统——色谱柱256
四、检测系统256
五、附属系统258
第五节 分离方法的选择与应用示例258
一、分离方法的选择258
二、应用示例258
第十四章 电化学分析法262
第一节 概述262
一、电化学分析法的分类262
二、化学电池及其类型263
三、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265
第二节 直接电位法267
一、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值267
二、电位法测定其他离子浓度269
第三节 电位滴定法270
一、方法原理和特点270
二、确定终点的方法271
第四节 永停滴定法273
一、原理273
二、应用示例274
第十五章 其他仪器分析方法277
第一节 荧光分析法277
一、基本原理277
二、荧光分光光度计280
三、定量方法及应用280
第二节 核磁共振波谱法281
一、基本原理281
二、核磁共振波谱仪283
三、11H波谱图与分子结构283
四、应用示例286
第三节 质谱法287
一、概述287
二、质谱仪及工作原理287
三、质谱图与离子类型289
四、质谱图在有机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290
第十六章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294
第一节 样品的采集294
一、固体样品的采集294
二、气体样品的采集296
三、液体样品的采集296
第二节 样品的预处理297
一、固体样品的初步处理297
二、样品的溶解与熔解297
三、有机试样的分解299
第三节 干扰物质的分离、掩蔽与测定方法的选择300
一、干扰物质的分离和掩蔽300
二、测定方法的选择原则300
三、测定方法的选择示例301
第四节 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评价302
一、实验数据的记录302
二、分析数据的处理303
三、实验报告303
第十七章 实验指导305
第一节 分析化学实验基本知识305
一、实验操作规则305
二、实验室安全知识306
三、化学试剂使用与保管规则307
四、分析化学实验数据记录和实验报告基本要求308
第二节 分析化学实验309
实验一 分析天平的结构、使用与称量练习309
实验二 滴定分析仪器的基本操作及滴定练习320
实验三 0.1mol/L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329
实验四 0.1mol/L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331
实验五 药用氢氧化钠的含量测定333
实验六 硼砂样品中Na2B4O7·10H2O的含量测定335
实验七 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336
实验八 高氯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337
实验九 枸橼酸钠的含量测定339
实验十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及水的总硬度的测定340
实验十一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343
实验十二 间接碘量法测定硫酸铜的含量344
实验十三 直接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346
实验十四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347
实验十五 高锰酸钾法测定亚硝酸钠的含量349
实验十六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350
实验十七 氯化钠注射液的含量测定352
实验十八 高锰酸钾吸收曲线的绘制353
实验十九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12注射液的含量354
实验二十 薄层色谱法检测琥珀氯霉素中游离氯霉素355
实验二十一 几种氨基酸的纸色谱357
实验二十二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贝诺酯的含量358
实验二十三 直接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值360
实验二十四 永停滴定法测定磺胺嘧啶的含量363
附录365
附录一 常用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表365
附录二 弱酸、弱碱的电离常数367
附录三 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Ksp)369
附录四 标准电极电位表(25℃)370
附录五 常用氧化还原电对的条件电位表374
附录六 常用溶剂的物理性质表375
参考文献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