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化理论基础 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互动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信息化理论基础 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互动说
  • 钟义信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54049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12页
  • 文件大小:94MB
  • 文件页数:230页
  • 主题词:信息化-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信息化理论基础 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互动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社会动力学:信息化理论基础3

第1章 基础概念3

1.1 什么是科学3

1.2 什么是技术7

1.3 什么是经济9

1.4 什么是社会11

第2章 三大原理14

2.1 科学技术的发生学:辅人律14

2.2 科学技术的生长学:拟人律17

2.3 科学技术的未来学:共生律22

第3章 社会动力学理论28

3.1 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互动机制28

3.2 古代的互动机制:农业文明的解析32

3.2.1 古代的社会需求32

3.2.2 古代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具34

3.2.3 古代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36

3.2.4 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39

3.3 近代的互动机制:工业文明的解析40

3.3.1 近代社会的新需求40

3.3.2 近代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具41

3.3.3 近代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43

3.3.4 近代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45

第2篇 信息学:信息化概念基础49

第4章 什么是信息科学49

4.1 信息49

4.2 什么是信息科学53

4.2.1 信息科学的研究对象53

4.2.2 信息科学的研究内容54

4.2.3 信息科学的研究方法55

4.2.4 信息科学的研究目标57

4.3 信息科学的意义57

第5章 什么是信息技术61

5.1 信息技术61

5.2 信息网络65

5.3 信息网络的奥妙69

第6章 什么是信息经济73

6.1 信息经济73

6.2 网络经济78

6.3 信息经济学82

第7章 什么是信息社会87

7.1 社会划分:准则与结果87

7.2 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92

7.3 信息社会的互动机制95

7.3.1 信息时代的社会需求96

7.3.2 社会需求对信息科学的引导96

7.3.3 信息科学对信息技术的启迪97

7.3.4 信息技术孕育了信息经济98

7.3.5 信息经济满足信息时代社会需求99

第3篇 信息化:基本理论与规律103

第8章 信息化的基本理论103

8.1 基本定义103

8.2 相关概念107

8.2.1 信息过程107

8.2.2 信息资源107

8.2.3 数字技术108

8.2.4 通信网络109

8.2.5 电信网络109

8.2.6 有线电视网络109

8.2.7 计算机网络110

8.2.8 三网融合110

8.2.9 信息网络110

8.2.10 信息网络与通信网111

8.2.11 信息产业111

8.2.12 农业经济112

8.2.13 工业经济112

8.2.14 信息经济112

8.2.15 知识经济112

8.2.16 数字经济113

8.2.17 网络经济113

8.2.18 新经济113

8.2.19 数字地球113

8.2.20 数字鸿沟114

8.3 内容结构、动力机制、目标测度114

8.3.1 信息化的内容结构114

8.3.2 信息化的动力机制117

8.3.3 信息化测度指标118

第9章 信息化的基本规律126

9.1 信息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126

9.1.1 社会演进的机制回顾126

9.1.2 信息化是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129

9.2 信息化覆盖现代化的全局130

9.2.1 什么是“现代化”130

9.2.2 只有推进信息化才能实现现代化131

9.2.3 工业现代化的出路在信息化131

9.2.4 农业现代化出路在信息化132

9.2.5 其他各领域现代化的出路也在信息化134

9.2.6 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出路更在信息化135

9.3 信息化是后来居上的机遇135

9.3.1 后来居上是普遍规律136

9.3.2 什么是后发优势136

9.3.3 善用后发优势,才能后来居上137

第10章 信息化的基本阶段139

10.1 人类信息能力进化的阶段性140

10.2 信息技术与智能技术143

10.3 智能化是信息化的高级阶段149

第11章 信息化理论补余153

11.1 信息化是坦途还是陷阱154

11.2 后进地区应当推进信息化还是实行单纯的工业化157

11.3 信息化会缩小还是会扩大数字鸿沟161

附录1 信息化的基本理论167

第一节 基本概念167

一、信息化167

二、信息与信息科学169

三、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172

四、信息经济与信息社会176

第二节 基本规律181

一、信息化是历史的必然181

二、信息化覆盖现代化的全局185

三、信息化的后发优势与后来居上190

附录2 CIIC:信息化水平测度的新方法193

一、信息化:新一代生产力的呼唤193

二、现有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综述195

三、现有方法的若干数值结果198

四、CIIC:一种新的信息化指数200

附录3 现代化与信息化205

一、“现代化”的科学含义205

二、“信息化”的科学含义206

三、信息化与四个现代化208

四、推进信息化,实现现代化210

参考文献2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