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着色配色技术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着色配色技术手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44/30011546.jpg)
- 李青山主编;李秋荣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 ISBN:978751802138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749页
- 文件大小:104MB
- 文件页数:777页
- 主题词:表面着色-技术手册;配色-技术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着色配色技术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有关光与颜色的基础理论3
第一章 颜色理论3
第一节 光与色3
一、光3
二、物体色、固有色、环境色3
三、光与色的关系3
第二节 颜色的属性及混合5
一、颜色的属性5
二、颜色的混合6
第三节 色素的颜色与化学结构7
一、发色理论7
二、有机色素分子结构对颜色的影响9
三、色素的光谱吸收10
第四节 光吸收后的光化学作用10
一、光褪色11
二、光脆损12
第五节 颜色对人心理和生理的影响及作用13
一、颜色对人心理的影响及作用13
二、颜色对人生理的影响及作用14
第二章 色彩的命名及其表示方法15
第一节 色彩的命名15
一、色彩的系统命名法15
二、色彩的习惯命名法15
三、染料的命名16
第二节 色谱及其表色法17
一、色谱表色法17
二、染料和涂料在纺织物上的应用色谱18
三、彩色印刷网纹色谱19
第三节 光谱及其表色法19
一、光谱表色法19
二、分光光度曲线20
第四节 颜色的空间表示法21
一、颜色立方体21
二、孟塞尔颜色立体22
三、OSA—UCS匀色标27
四、自然色系30
五、奥斯瓦尔德颜色空间33
第五节 孟塞尔鉴别颜色物理量与染色工作者鉴别颜色物理量34
一、孟塞尔知觉色变量34
二、棕色的独特性34
三、染色工作者知觉色的可变量35
第二篇 着色剂类型39
第三章 概述39
第一节 着色剂的分类39
一、染料39
二、颜料39
第二节 着色剂的发展历史39
一、染料的发展史40
二、颜料的发展史41
第三节 着色剂的应用42
一、染料的应用42
二、颜料的应用44
第四章 染料类型45
第一节 直接染料45
一、直接染料的结构及其特点45
二、直接染料的染色性能47
三、直接染科的分类48
四、直接染料的染色方法48
第二节 活性染料49
一、活性染料的类型及其染色性能49
二、活性染料的染色方法53
三、影响活性染料染色的主要因素55
第三节 分散染料56
一、分散染料的结构、性能与分类57
二、分散染料的染色方法和染色机理58
第四节 阳离子染料59
一、阳离子染料的类型60
二、阳离子染料的染色机理61
三、阳离子染料的染色性能61
四、新型阳离子染料62
第五节 还原染料63
一、不溶性还原染料63
二、可溶性还原染料64
三、影响还原染料染色的主要因素64
第六节 酸性染料65
一、酸性染料的类型66
二、酸性染料的染色机理66
第七节 酸性媒介染料和酸性含媒染料67
一、酸性媒介染料67
二、酸性含媒染料68
第八节 不溶性偶氮染料69
一、色酚的结构、性能及其打底液的配制69
二、色基的结构、性能及重氮化71
三、色盐74
四、偶合显色75
五、影响不溶性偶氮染料染色的因素76
第九节 硫化染料染色78
一、硫化染料的结构与性能79
二、硫化染料的类型80
三、硫化染料的染色过程80
第十节 荧光增白剂81
一、增白的方法81
二、荧光增白剂的增白机理82
三、荧光增白剂的分类82
四、荧光增白剂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83
第五章 颜料类型86
第一节 无机颜料86
一、白色颜料86
二、黑色颜料95
三、黄色颜料97
四、红色颜料104
五、绿色颜料109
六、蓝色颜料112
第二节 有机颜料114
一、偶氮颜料115
二、色淀类颜料115
三、酞菁类颜料116
四、多环颜料(稠环酮类还原颜料)117
五、芳甲烷系颜料117
六、荧光颜料及珠光颜料118
七、功能性有机颜料118
第三篇 纺织品着色123
第六章 纺织品染色基础知识123
第一节 染料与纤维的作用及染色方法123
一、纺织纤维的分类123
二、染料与纤维的相互适用性124
三、染料的染色方式和方法125
第二节 染色牢度127
一、染色牢度的概念127
二、常见的染色牢度127
第七章 纤维素纤维纺织品的染色129
第一节 概述129
一、纤维素的分子结构129
二、纤维素的基本性能129
第二节 棉织物的染色129
一、直接染料染棉织物130
二、活性染料染棉织物131
三、还原染料染棉织物132
四、不溶性偶氮染料染棉织物134
五、硫化染料染棉织物136
第三节 麻织物的染色138
一、还原染料染亚麻织物139
二、活性染料染亚麻织物140
三、直接染料染亚麻织物143
第八章 蛋白质纤维纺织品的染色144
第一节 概述144
一、蛋白质的分子结构144
二、蛋白质的基本性能144
三、蛋白质纤维的主要类型144
第二节 毛制品的染色146
一、羊毛织物的染色146
二、羊绒的染色152
三、毛绒线的染色152
四、毛衫的染色154
第三节 蚕丝织物的染色154
一、直接染料染蚕丝织物154
二、活性染料染蚕丝织物156
三、酸性染料染蚕丝织物156
四、酸性媒介染料染蚕丝织物157
五、酸性含媒染料染蚕丝织物157
第九章 聚酯纤维材料的着色159
第一节 聚酯纤维材料的纺前着色159
一、聚酯纤维材料的纺前着色方法159
二、聚酯纤维材料纺前着色剂的选择161
三、聚酯纤维材料纺前着色工艺165
第二节 涤纶织物的染色167
一、分散染料染涤纶织物167
二、阳离子染料染酸改性涤纶织物170
第十章 聚酰胺纤维材料的着色172
第一节 聚酰胺纤维材料的纺前着色172
一、聚酰胺纤维材料的纺前着色方法172
二、聚酰胺纤维材料纺前着色剂的选择173
第二节 锦纶织物的染色176
一、活性染料染锦纶织物176
二、酸性染料染锦纶织物177
三、酸性含媒染料染锦纶织物178
四、分散染料染锦纶织物179
第十一章 聚丙烯腈纤维材料的着色180
第一节 聚丙烯腈纤维材料的纺前着色180
一、聚丙烯腈纤维材料的纺前着色方法180
二、聚丙烯腈纤维材料纺前着色剂的选择181
三、聚丙烯腈纤维材料纺前着色工艺182
第二节 腈纶织物的染色184
一、阳离子染料染腈纶织物184
二、分散染料染腈纶织物186
第十二章 其他纤维材料的着色187
第一节 黏胶纤维材料的着色187
一、黏胶纤维的纺前着色187
二、黏胶纤维织物的染色189
第二节 醋酯纤维材料的着色189
一、醋酯纤维的纺前着色189
二、醋酯纤维织物的染色191
第三节 聚乙烯醇纤维材料的着色192
一、聚乙烯醇纤维材料的纺前着色192
二、维纶织物的染色193
第四节 聚丙烯纤维材料的着色194
一、聚丙烯纤维材料的纺前着色194
二、阳离子染料可染丙纶织物的染色198
第五节 聚氨基甲酸酯纤维材料的着色199
一、氨纶的结构和性能199
二、氨纶弹力织物的染色200
第十三章 新型纤维纺织品的染色201
第一节 新型聚酯纤维织物的染色201
一、涤纶超细纤维织物的染色201
二、PTT纤维织物的染色202
第二节 新型再生纤维织物的染色202
一、Lyocell纤维织物的染色202
二、Modal纤维织物的染色203
第三节 聚乳酸纤维及大豆蛋白纤维织物的染色204
一、聚乳酸纤维织物的染色204
二、大豆蛋白纤维织物的染色204
第四节 竹纤维织物的染色205
一、竹原纤维织物的染色205
二、竹浆纤维织物的染色206
第十四章 多组分纤维纺织品的染色207
第一节 概述207
一、多组分纤维纺织品的特点207
二、多组分纤维纺织品的色彩效果207
三、有色多组分纤维纺织品的生产方法208
四、多组分纤维纺织品的染色方法208
五、染料的选择209
六、多组分纤维纺织品的分类209
第二节 羊毛/锦纶、蛋白质纤维/氨纶、锦纶/氨纶(AA)类纺织品的染色209
一、羊毛锦纶纺织品的染色209
二、蛋白质纤维/氨纶弹力织物的染色210
三、锦纶/氨纶弹力织物的染色210
第三节 羊毛/腈纶(AB类)纺织品的染色210
一、严重影响羊毛/腈纶纺织品染色质量的问题211
二、羊毛/腈纶纺织品的染色方法及注意事项211
第四节 羊毛/纤维素纤维、锦纶/棉、真丝/黏胶丝(AC类)纺织品的染色212
一、羊毛/纤维素纤维纺织品的染色212
二、锦纶/棉纺织品的染色213
三、真丝/黏胶丝交织物的染色214
第五节 腈纶/纤维素纤维(BC类)纺织品的染色215
一、留白染色215
二、同色或异色染色215
第六节 纤维素纤维/氨纶(CA类)和纤维素/纤维素纤维(CC类)纺织品的染色216
一、纤维素纤维/氨纶(CA类)弹力织物的染色216
二、纤维素/纤维素纤维(CC类)纺织品的染色216
第七节 涤纶/羊毛、涤纶/锦纶、涤纶/氨纶(DA类)纺织品的染色217
一、涤纶/羊毛纺织品的染色217
二、涤纶/锦纶纺织品的染色217
三、涤纶/氨纶弹力织物的染色218
第八节 涤纶/阳离子可染涤纶(DB类)纺织品的染色219
一、留白染色219
二、异色染色219
第九节 涤纶/棉(DC类)纺织品的染色220
一、分散染料染色220
二、可溶性还原染料染色220
三、分散染料/可溶性还原染料—浴法染色221
四、分散染料/活性染料染色221
五、分散染料/还原染料染色223
六、分散染料/直接染料染色223
七、分散染料/硫化染料(或分散硫化还原染料)染色224
第十节 涤纶/醋酯纤维(DD类)纺织品的染色224
一、留白染色225
二、浓淡效果225
三、同色染色225
第十五章 涂料染色226
第一节 涂料染色的特点及染色液组成226
一、涂料染色的特点226
二、涂料染色液的组成226
第二节 涂料染色方法228
一、涂料轧染228
二、涂料浸染231
三、涂料回修染色色光234
第三节 涂料染色新技术235
一、染色—印花—步法235
二、染色—整理—步法235
三、碧纹砂洗或涂料水洗工艺236
第四篇 高分子材料的着色与配色239
第十六章 塑料的着色与配色239
第一节 塑料的分类及其基本特性239
一、塑料的分类239
二、塑料常用品种的基本特性239
第二节 塑料着色原理及其作用242
一、塑料着色原理242
二、塑料着色的作用243
第三节 塑料用着色剂243
一、塑料用着色剂的性能及要求243
二、塑料用着色剂的分类245
三、塑料用着色剂的品种246
四、着色剂对塑料制品理化性能的影响254
五、着色剂在塑料中的分散256
第四节 塑料着色方法258
一、塑料的原液着色258
二、塑料染色262
第五节 聚烯烃类塑料的着色与配色263
一、影响聚烯烃类塑料着色的因素263
二、聚烯烃类塑料制品的配色268
第六节 聚氯乙烯的着色与配色272
一、影响聚氯乙烯着色的因素272
二、聚氯乙烯制品的配色277
第七节 聚苯乙烯(含ABS)的着色与配色281
一、聚苯乙烯(含ABS)着色的特点281
二、聚苯乙烯(含ABS)用有机颜料281
三、聚苯乙烯(含ABS)制品的配色282
第八节 其他塑料的着色与配色284
一、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品的着色与配色284
二、聚酰胺制品的着色与配色285
三、聚碳酸酯制品的着色与配色286
四、聚亚烷基对苯二酸酯和聚甲醛制品的着色与配色287
第十七章 橡胶的着色与配色288
第一节 橡胶的分类及着色方法288
一、橡胶的分类及常用品种288
二、橡胶的着色方法及注意事项291
第二节 橡胶用着色剂的基本要求及组成292
一、橡胶用着色剂的基本要求292
二、橡胶用着色剂的组成293
第三节 橡胶色母的制备及应用296
一、橡胶色母的制备296
二、橡胶色母的应用297
第四节 橡胶制品的配色298
第十八章 涂料的着色与配色299
第一节 涂料的组成、分类和命名299
一、涂料的组成299
二、涂料的分类299
三、涂料的命名300
第二节 涂料用着色剂303
一、颜料303
二、染料306
三、加工颜料307
第三节 涂料的生产配色307
一、涂料的生产配色技术要点308
二、复色涂料的颜色配方309
三、色漆的颜色配方311
四、乳胶漆的颜色配方315
第四节 涂料的应用配色318
一、涂料的应用配色方法318
二、涂料涂饰中的配色与配料319
第五节 各种类型的涂料的颜色配方326
一、酚醛树脂漆类326
二、聚氨酯漆类331
三、丙烯酸漆类332
四、硝基漆类333
五、聚酯漆类335
六、油脂漆类335
七、天然树脂漆类337
八、醇酸树脂漆类339
九、氨基树脂漆类343
十、过氯乙烯漆类345
十一、环氧树脂漆类345
第六节 涂料的涂施348
一、木器漆料的涂施349
二、水泥质表面、墙面用涂料的涂施352
三、金属表面用涂料的涂施354
第五篇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着色与配色361
第十九章 玻璃的着色与配色361
第一节 玻璃的整体着色361
一、离子着色361
二、辐照着色365
三、金属胶体粒子着色365
四、化合物着色366
五、玻璃整体着色用着色剂367
第二节 玻璃表面的色釉装饰368
一、玻璃色釉的分类369
二、对玻璃色釉的性能要求369
三、玻璃色釉的组成369
四、玻璃色釉的着色方法371
五、玻璃色釉的配色372
六、玻璃色釉的调配、施釉和烧结377
第二十章 水泥的着色与配色381
第一节 水泥的分类及其着色方法381
一、彩色水泥的分类381
二、水泥的着色方法382
三、影响水泥着色的因素383
第二节 水泥着色用颜料385
一、无机颜料385
二、有机颜料387
三、复合颜料387
第三节 彩色水泥的生产388
一、水泥的配色方法388
二、水泥的调色388
三、混色法生产彩色水泥实例390
四、直接煅烧法生产彩色水泥实例392
第四节 混凝土的着色与配色395
一、混凝土着色用着色剂395
二、混凝土着色的常见问题396
三、混凝土着色注意事项396
第二十一章 陶瓷的着色与配色398
第一节 陶瓷颜料398
一、陶瓷颜料的分类398
二、陶瓷颜料的制备399
三、陶瓷颜料的颜色配方400
四、陶瓷颜料的特性406
第二节 陶瓷着色408
一、色釉409
二、色坯与化妆土411
三、彩绘412
四、光泽彩413
五、晶化釉415
第二十二章 搪瓷的着色与配色416
第一节 搪瓷着色方法及着色剂416
一、搪瓷的着色方法416
二、搪瓷对着色剂的基本要求416
三、搪瓷用着色剂及其呈色情况417
第二节 搪瓷的配色418
一、涂搪用彩色釉的调制与配色418
二、喷花彩釉的调制与配色420
第六篇 金属材料的着色与配色425
第二十三章 金属材料表面着色技术425
第一节 热处理着色425
一、热处理着色工艺425
二、热处理着色后金属表面的颜色变化425
第二节 电化学着色425
一、电解发色技术426
二、电解着色技术426
第三节 化学氧化着色技术427
一、化学氧化着色对氧化膜的要求427
二、化学氧化着色对染料的选择427
第二十四章 常用金属材料及其合金的着色428
第一节 铝及铝合金的着色428
一、阳极氧化膜着色技术428
二、其他着色技术437
第二节 铜及铜合金的着色438
一、表面着色工艺过程438
二、铜着色工艺及其颜色配方439
三、铜合金着色工艺及其颜色配方444
四、铜及铜合金电解仿金着色447
第三节 钛及钛合金的着色449
一、钛及钛合金的阳极氧化着色技术449
二、钛及钛合金的阳极氧化着色工艺450
第四节 不锈钢的着色451
一、不锈钢着色技术451
二、INCO法452
三、化学氧化着色法生产工艺及其颜色配方453
四、彩色不锈钢的性能454
第五节 其他金属材料的着色455
一、碳素钢的着色455
二、镀锌染色457
第七篇 食品、药品的着色与配色461
第二十五章 食品的着色与配色461
第一节 食品与色泽的关系461
一、食品营养价值与色泽的关系462
二、常见的颜色带给人的感官感觉462
第二节 食品着色剂的分类462
一、食用合成色素465
二、食用天然色素468
第三节 食用色素的性能要求470
一、溶解度470
二、着色性471
三、坚牢度471
四、安全性能475
第四节 食品的调色、着色与配色配方479
一、食品着色的色调选择与调配479
二、食品着色的方法480
三、食品着色注意事项480
四、食用色素的配色与配方481
第五节 食品用护色剂484
一、护色剂护色机理485
二、护色剂的毒性485
三、复配型护色剂配方486
第六节 食品用漂白剂488
一、氧化型漂白剂488
二、还原型漂白剂490
第二十六章 药剂的着色与配色492
第一节 药剂用着色剂492
一、药剂的常用颜色492
二、药剂用着色剂的用量492
三、药剂用着色剂的分类493
第二节 各种剂型药剂的着色方法494
一、胶囊剂着色495
二、包糖衣药剂的着色495
三、包薄膜衣药剂的着色495
四、液体药剂着色497
五、散剂药物着色497
第八篇 日用化学品的着色与配色501
第二十七章 化妆品的着色与配色501
第一节 化妆品的分类501
一、按效果分类501
二、按用途分类501
三、按剂型分类502
四、按对象分类502
五、按功能分类503
第二节 化妆品用着色剂503
一、化妆品用着色剂的分类504
二、对化妆品用着色剂的要求505
三、化妆品着色注意事项506
第三节 常用化妆品配色配方513
一、肤用化妆品513
二、美容类化妆品514
三、发用化妆品518
四、口腔卫生用化妆品524
第二十八章 洗涤用品的着色与配色526
第一节 洗涤用品用着色剂526
一、洗涤用品用着色剂种类526
二、对洗涤用品用着色剂的要求526
三、洗涤用品着色注意事项527
第二节 洗涤用品的制备与配方527
一、皂类洗涤剂528
二、沐浴用化学品529
三、织物洗涤剂529
四、家用洗涤剂530
第九篇 皮革和毛皮的着色与配色535
第二十九章 皮革和毛皮用着色剂及着色方法535
第一节 概述535
一、皮革的分类535
二、鞣制工艺536
三、皮革表面处理工艺537
四、影响皮革和毛皮染色性能的主要因素538
第二节 皮革和毛皮用着色剂540
一、水溶性染料541
二、非水溶性染料545
三、皮革揩光浆和颜料膏546
第三节 皮革和毛皮的着色方法551
一、浸染551
二、表面染色552
第三十章 皮革和毛皮的着色工艺和配方553
第一节 皮革和毛皮的浸染工艺553
一、直接染料浸染工艺553
二、硫化染料浸染工艺553
三、酸性媒介染料浸染工艺554
四、酸性染料浸染工艺554
五、金属络合染料浸染工艺557
六、碱性染料浸染工艺558
七、皮革专用染料浸染工艺558
八、荧光增白剂增白浸染工艺559
第二节 皮革和毛皮的表面染色工艺561
一、刷染工艺561
二、喷射染色工艺562
三、表面涂饰工艺563
第三节 皮革和毛皮的配色配方565
一、皮革的配色配方565
二、毛皮的配色配方568
第三十一章 毛皮的褪色579
第一节 毛皮的褪色机理和常用方法579
一、毛皮褪色的机理579
二、毛皮褪色的方法582
第二节 毛皮的碱性氧化褪色工艺582
一、碱性氧化褪色液的组成582
二、碱性氧化褪色方法和工艺583
第三节 毛皮的催化接触褪色工艺584
一、醛复鞣584
二、碱处理585
三、媒染585
四、褪色586
五、褪色后处理587
第十篇 油墨的着色与配色591
第三十二章 油墨的组成、分类及其性能591
第一节 油墨的组成591
一、着色剂591
二、连结料592
三、辅助材料593
第二节 油墨的分类及其性能594
一、油墨的分类594
二、油墨的性能595
第三十三章 油墨的色彩学基础及其配色598
第一节 油墨的色彩学基础598
一、色光三原色598
二、减法三原色599
三、油墨的颜色599
第二节 油墨的网点呈色原理600
一、油墨实地和网点的叠合600
二、单色网点的并列601
三、叠色网点的并列601
第三节 油墨的配色601
一、油墨的配色原理602
二、油墨配色的要求603
三、油墨的配色过程603
四、油墨的配色方法605
五、油墨的配色注意事项606
第四节 油墨的调配与制备607
一、专色墨的调配方法607
二、专色墨调配注意事项608
三、油墨的制备609
第三十四章 各种油墨的配色配方及制备实例610
第一节 平版油墨610
一、原材料610
二、平版油墨的工艺配方611
第二节 凸版油墨612
一、轮转油墨612
二、铅印油墨613
三、铜版油墨614
四、柔性凸版油墨615
第三节 凹版油墨618
一、照相凹版油墨618
二、雕刻凹版油墨623
第四节 网孔版油墨623
一、誊写油墨623
二、丝网油墨625
第五节 其他印刷油墨626
一、紫外线干燥油墨626
二、红外线干燥油墨629
三、静电印刷油墨629
四、电子束固化油墨631
五、荧光油墨631
六、塑料溶胶油墨631
七、潮致凝固油墨632
八、织物印刷用油墨632
九、陶瓷贴花印刷用油墨633
十、玻璃印刷用油墨634
十一、喷墨油墨634
十二、无碳复写纸用减感油墨635
十三、防伪油墨635
十四、示温油墨635
十五、磁性油墨635
十六、发泡油墨和发泡抑制油墨635
十七、上光油636
十八、芳香油墨636
第十一篇 文化用品的着色与配色639
第三十五章 纸品的着色与配色639
第一节 纸品的分类639
一、按生产方式分类639
二、按厚薄和重量分类639
三、按用途分类639
第二节 纸品着色剂及其选用640
一、纸品着色常用着色剂640
二、纸品着色剂的选用642
第三节 纸品着色方法643
一、纸浆着色方法643
二、纸面着色方法644
第四节 纸品着色要点645
一、染料的溶解645
二、染料留着率647
三、pH647
四、温度647
五、加料顺序648
六、计量及绝干量积算控制仪的使用648
七、水质648
八、浆料白度、洗净度及打浆要求648
九、染色纸耐晒、耐光性的提高649
十、媒染剂的使用649
第五节 纸品的配色与配方649
一、纸品的配色原理649
二、纸品配色的实验室操作650
三、纸品着色配方651
第六节 纸品常见着色问题及处理659
一、色泽不一致659
二、彩色纸“阴阳面”660
三、染色不均661
第三十六章 墨水的着色与配色662
第一节 墨水用着色剂及其选用662
一、墨水对着色剂的要求662
二、墨水用着色剂的选用663
第二节 墨水的配制及配色配方664
一、墨水的配制664
二、墨水的配色配方665
第三十七章 其他文化用品的着色与配色668
第一节 绘画颜料的着色与配色668
一、绘画颜料的组成668
二、绘画颜料的质量要求669
第二节 彩色蜡笔和蜡质书写材料的着色与配色670
一、彩色蜡笔670
二、蜡质书写材料670
第三节 彩色粉笔、画粉和铅笔芯的着色与配色671
一、彩色粉笔671
二、画粉671
三、铅笔芯671
第四节 印泥和印台墨水的着色与配色672
一、印泥672
二、印台墨水673
第五节 照片调色和显色673
一、黑白照片调色配方及其操作673
二、有色照片晒印675
三、多层片法彩色成像676
第十二篇 其他材料的着色与配色681
第三十八章 竹、藤、草制品的着色与配色681
第一节 竹材的着色与印花681
一、竹材的着色681
二、竹材的印花682
第二节 藤制品的着色与配色683
一、藤制品的漂白683
二、藤制品染色684
第三节 草制品的着色与配色684
一、草制品染色684
二、草制品的漂白685
第三十九章 木材的着色与配色687
第一节 木材的颜色687
一、芯材的成分687
二、芯材色范围和边材色范围687
三、测色688
第二节 木材着色原理和着色剂688
一、木材着色原理688
二、木材用着色剂689
三、木材的着色方法691
第三节 木材的着色配色工艺691
一、木材的染料染色691
二、木材的化学着色696
三、木材的脱色697
第四十章 砂石的着色与配色698
第一节 石英砂的着色与配色698
一、彩砂的基本性能要求698
二、石英砂着色工艺698
第二节 石材的着色与配色701
一、有机染料或颜料着色701
二、无机金属氧化物着色702
第三节 灰砂砖的着色与配色703
一、灰砂砖的着色工艺703
二、灰砂砖用着色剂703
第十三篇 计算机自动测色配色707
第四十一章 计算机测色配色系统和技术707
第一节 计算机测色配色发展概况707
一、国外计算机测色配色发展概况707
二、我国计算机测色配色发展概况707
第二节 计算机测色配色系统的特性、组成及程序708
一、计算机测色配色系统的特性708
二、计算机测色配色系统组成709
三、计算机测色配色一般程序709
第三节 计算机颜色匹配的理论基础710
一、库贝尔卡—芒克(Kubelka—Munk)理论710
二、Saunderson修正711
第四节 计算机配色方法712
一、色号归档检索712
二、反射光谱拟合712
三、三刺激值匹配712
第五节 计算机自动配色软件包713
一、基础光学数据库的建立与管理714
二、配方计算模块的计算流程714
三、配方管理功能715
第四十二章 计算机自动测色配色的应用716
第一节 计算机测色配色在纺织工业上的应用716
一、测色系统的校正717
二、染料的定标着色717
三、染料配方的预测717
四、配色误差分析与讨论719
五、配色注意事项和提升配色精度的措施719
第二节 计算机配色在其他行业的应用724
一、涂料、油漆的计算机配色724
二、印刷油墨的计算机配色724
三、塑料的计算机配色725
四、连续染色的在线色泽控制725
参考文献726
附录一 禁止使用的染(颜)料清单735
附表1-1 德国规定的禁用染(颜)料735
附表1-2 未列入德国规定的禁用染(颜)料740
附表1-3 受致癌芳香胺的同分异构体影响的染(颜)料742
附录二 与颜色、染料、颜料有关的历史年表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