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科学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科学化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1090714.jpg)
- 蒯正明,付启章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23553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93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311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科学化-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科学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科学化的基本问题分析1
一 制度与制度系统的构成、层次架构1
(一)制度的内涵与特点1
(二)制度系统的构成4
(三)制度系统的层次架构6
二 党的制度与党的制度建设8
(一)党的制度的内涵8
(二)党的制度的特点8
(三)党的制度系统的层次架构12
(四)党的制度建设13
三 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是实现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要保障14
(一)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的内涵15
(二)提高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意义17
第二章 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科学化的现状分析22
一 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的价值导向有待提升22
(一)民主理念相对淡薄22
(二)制度体系观念不强25
二 党的制度系统的有效运作面临诸多障碍25
(一)制度体系不完善25
(二)制度创新滞后27
(三)制度系统存在不协调性现象29
(四)制度运行的变形走样和虚置问题严重31
三 党的具体制度建设还面临诸多问题32
(一)民主集中制在实践运行中发生变异32
(二)代表大会制度面临诸多困境35
(三)集体领导制度不健全44
(四)党内监督制度有待完善45
(五)干部制度存在诸多弊端48
(六)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有待改进52
第三章 提高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理论借鉴54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制度建设的思想54
(一)推翻资产阶级,建立工人阶级专政55
(二)加强党内制度建设,规范党的组织59
(三)完善执政制度,规范党与国家的关系70
二 国外制度主义学派关于制度建设的相关思想76
(一)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生成、演化与有效构建理论77
(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关于制度有效性理论86
三 政党制度化的相关理论96
(一)政党制度化的概念与衡量标准96
(二)政党制度化的实现条件99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科学化的探索历程与基本经验104
一 提高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探索历程104
(一)提高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初步探索104
(二)党的制度建设的科学化在革命和初步执政中初见成效123
(三)提高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探索遭受挫折137
(四)党的制度建设朝着科学化方向不断迈进145
二 提高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历史经验164
(一)遵循客观规律,实现制度建设的科学化164
(二)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不断推动党的制度建设165
(三)制度建设要与正确政治路线形成良性互动167
(四)不断完善党的制度体系,保证党的制度得到切实贯彻落实169
第五章 教训与经验:提高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比较视野172
一 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制度建设的主要教训与经验172
(一)苏联共产党制度建设的主要教训172
(二)越南古巴共产党制度建设的新探索177
二 西方主要政党制度建设可供借鉴的主要经验186
(一)完善党内制度体系,实现政党自身的制度化186
(二)加强执政制度建设,实现执政党与公共权力的良性互动189
(三)推进政党法治化建设,增强政党制度与国家制度之间的耦合性191
第六章 提高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体思路196
一 树立科学的制度建设理念196
(一)树立民主化理念196
(二)树立制度体系理念198
二 完善党的制度制定、修改、补充和废止工作机制,提高制度可操作性200
(一)制度的制定201
(二)制度的修改和补充207
(三)制度的废止209
三 实现党的制度系统的有效运作210
(一)建立合理完善的制度体系,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和程序化210
(二)适时进行制度创新,增强党的制度系统的适应性212
(三)增加制度系统的协调性,避免制度冲突212
(四)坚持把制度建设同其他建设结合起来218
(五)实现制度与党组织成员之间的契合,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219
四 塑造有利于提高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生态环境221
(一)经济生态环境222
(二)政治生态环境224
(三)文化生态环境225
第七章 提高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具体分析227
一 健全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化走向227
(一)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团结和活力228
(二)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229
(三)建立健全与民主集中制配套的实体性和程序性制度231
二 加强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建设234
(一)完善党代表遴选制度234
(二)完善党代表结构,提高党代表的素质235
(三)探索建立发挥党代表作用制度236
(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探索实现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有效途径237
三 完善党的集体领导制度240
(一)扩大党内民主,为集体领导制度的有效运作奠定坚实基础240
(二)正确处理全委会与常委会、书记与委员之间的关系242
(三)树立程序民主的权威,最大限度地缩小权力操纵的空间243
(四)切实保障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的贯彻落实244
四 改革与完善党内监督制度245
(一)进一步健全党内监督制度体系245
(二)理顺纪律检查机构的领导体制255
五 加强党的干部制度建设256
(一)创新干部管理体制256
(二)完善干部考核制度257
(三)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制度259
六 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262
(一)增强执政意识,认识党政部门的各自角色262
(二)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功能263
(三)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规范党和国家的功能边界264
第八章 构建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科学化的评价体系265
一 构建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评价体系的意义265
(一)有利于对党的制度建设的总体情况作出诊断265
(二)有利于党的制度体系的自我创新、完善和科学化目标的实现266
(三)有利于党的制度建设和中国政治发展的良性互动266
二 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的评价主体267
(一)自我评估267
(二)对象评估268
(三)专家评估268
三 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的评价原则269
(一)方向性原则269
(二)整体性原则269
(三)差异性原则270
(四)对比性原则270
(五)反馈性原则271
四 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评价的内容——以全局评价为考察对象271
(一)制度体系构成状况的评价272
(二)制度可操作性状况的评价273
(三)制度创新状况的评价273
(四)制度权威和制度落实状况的评价274
(五)制度“内化”状况评价276
五 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评价方法与运用277
(一)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评价方法277
(二)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评价方法的运用280
参考文献285
后记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