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诊断基本功与临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医诊断基本功与临床
  • 庄泽澄,庄欣,月辰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7019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03页
  • 文件大小:95MB
  • 文件页数:419页
  • 主题词:中医诊断学-中医学院-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医诊断基本功与临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诊法基本功3

第一章 问诊基本功3

第一节 问诊的内容3

第二节 问现在症7

一、问寒热7

二、问汗19

三、问疼痛24

四、问头身胸腹37

五、问耳目52

六、问睡眠55

七、问饮食口味59

八、问二便66

九、问妇科76

十、问男科85

十一、问小儿89

第二章 望诊基本功91

第一节 整体望诊91

一、一般望诊91

二、望神94

三、望色99

四、望形体105

五、望姿态106

第二节 局部望诊109

一、望头面109

二、望五官112

三、望躯体123

四、望四肢129

五、望二阴133

六、望皮肤136

第三节 望小儿食指络脉140

一、望食指络脉的方法141

二、望食指络脉的内容141

第三章 舌诊基本功143

第一节 舌诊概说143

一、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43

二、正常舌象144

第二节 望舌质144

一、望舌神144

二、望舌色145

三、望舌形147

四、望舌态149

五、望舌下络脉150

第三节 望舌苔152

一、望苔色153

二、望苔质155

第四章 闻诊基本功161

听声音161

一、声音161

二、语言166

三、呼吸167

四、咳嗽171

五、呕吐173

六、呃逆175

七、嗳气177

八、肠鸣音177

第五章 脉诊基本功179

第一节 脉诊概述179

一、诊脉的部位179

二、诊脉的方法180

第二节 正常脉象182

一、正常脉象的形态182

二、正常脉象的特点182

三、生理性变异的脉象183

四、影响正常脉象的常见因素184

第三节 病理脉象186

一、常见病脉186

二、相兼脉206

三、真脏脉207

四、妇人脉与小儿脉209

第六章 按诊基本功212

第一节 按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212

一、按诊的体位212

二、按诊的手法213

三、按诊的注意事项215

第二节 按诊的内容215

一、按头面与颈项215

二、按胸胁216

三、按腹部220

四、按脊柱与四肢228

五、按手足229

六、按皮肤229

七、按腧穴230

下篇 辨证基本功237

第七章 八纲辨证基本功237

第一节 表里辨证237

一、表里证候238

二、表证和里证的关系239

第二节 寒热辨证241

一、寒热证候241

二、寒证和热证的关系242

三、寒证热证和表里的关系247

第三节 虚实辨证249

一、虚实证候249

二、虚证和实证的关系250

三、虚证实证和表里寒热的关系253

第四节 阴阳辨证253

一、阴阳证候254

二、阴虚证和阳虚证255

三、亡阳证和亡阴证255

第八章 病因辨证基本功262

六淫辨证262

一、风淫证262

二、寒淫证263

三、暑淫证264

四、湿淫证265

五、燥淫证266

六、火淫证267

第九章 气血病辨证基本功269

第一节 气病辨证269

一、气虚证269

二、气陷证270

三、气不固证270

四、气脱证271

五、气滞证272

六、气逆证273

七、气闭证274

第二节 血病辨证274

一、血虚证274

二、血脱证275

三、血瘀证276

四、血寒证277

五、血热证278

第三节 气血同病辨证279

一、气血两虚证279

二、气虚血瘀证281

三、气滞血瘀证282

四、气不摄血证283

五、气随血脱证283

第十章 脏腑辨证基本功286

第一节 脏病辨证286

一、心病辨证286

(一)心气虚证286

(二)心阳虚证288

(三)心阳欲脱证288

(四)心阳暴脱证289

(五)心血虚证292

(六)心阴虚证292

(七)心气阴两虚证293

(八)心脉痹阻证293

(九)心火亢盛证295

(十)痰火扰神证296

(十一)痰迷心窍证296

(十二)饮停心包证297

(十三)瘀阻脑络证298

二、肺病辨证299

(一)肺气虚证299

(二)肺阳虚证299

(三)肺阴虚证300

(四)肺气阴两虚证301

(五)风寒犯肺证301

(六)寒邪客肺证302

(七)燥邪犯肺证302

(八)风热犯肺证303

(九)热邪壅肺证303

(十)痰热壅肺证304

(十一)痰饮停肺证304

(十二)饮停胸胁证306

(十三)风水相搏证308

三、脾病辨证308

(一)脾阴虚证308

(二)脾气虚证309

(三)脾阳虚证310

(四)脾气下陷证311

(五)脾不统血证311

(六)寒湿困脾证312

(七)湿热蕴脾证313

四、肝病辨证313

(一)肝血虚证314

(二)肝阴虚证314

(三)肝气郁结证315

(四)肝火上炎证317

(五)肝阳上亢证318

(六)肝风内动证319

(七)湿热蕴肝证323

(八)寒滞肝脉证324

五、肾病辨证325

(一)肾阳虚证325

(二)肾虚水泛证326

(三)肾阴虚证327

(四)肾精不足证329

(五)肾气不固证329

第二节 腑病辨证331

一、胆病辨证331

(一)胆郁痰扰证331

(二)湿热蕴胆证331

二、胃病辨证332

(一)胃气虚证332

(二)胃阳虚证334

(三)胃阴虚证335

(四)胃热证335

(五)寒邪犯胃证336

(六)胃脘血瘀证337

(七)胃脘气滞证337

(八)饮停胃脘证338

(九)食滞胃脘证339

三、小肠病辨证340

(一)小肠虚寒证340

(二)小肠实热证341

四、大肠病辨证341

(一)大肠液亏证341

(二)大肠虚寒证342

(三)大肠实热证342

(四)大肠湿热证343

(五)瘀热阻肠证344

(六)肠蛔虫证344

五、膀胱病辨证345

膀胱湿热证345

第三节 脏腑兼病辨证347

一、心肺气虚证347

二、心脾气虚证348

三、心脾阳虚证349

四、心脾气血两虚证349

五、心脾气阴两虚证350

六、心肾不交证351

七、心肾阳虚证352

八、心肝血虚证354

九、脾肺气虚证354

十、脾肾阳虚证355

十一、肺肾气虚证356

十二、肺肾阴虚证357

十三、肝肾阴虚证358

十四、肝火犯肺证359

十五、肝脾不调证359

十六、肝胃不和证361

十七、肝胆湿热证362

十八、湿热蕴胆扰心证363

第十一章 其他辨证方法基本功371

第一节 六经辨证概要371

一、辨六经病证372

(一)太阳病证372

(二)阳明病证373

(三)少阳病证374

(四)太阴病证374

(五)少阴病证375

(六)厥阴病证376

二、六经病证的传变377

(一)传经377

(二)直中377

(三)合病377

(四)并病377

第二节 卫气营血辨证概要379

一、辨卫气营血病证380

(一)卫分证380

(二)气分证381

(三)营分证383

(四)血分证383

二、卫气营血病证的传变387

(一)顺传387

(二)逆传387

第三节 三焦辨证概要392

一、辨三焦病证392

(一)上焦病证392

(二)中焦病证393

(三)下焦病证395

二、三焦病证的传变397

主要参考文献4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