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医学实验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等医学实验技术
  • 陈虹,李灵芝,张莉主编;刘岱琳,顾军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4812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47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162页
  • 主题词:实验医学-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等医学实验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

第一节 概述1

一、有机物分子电子跃迁的类型1

二、影响有机化合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因素2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8

一、Lambert-Beer定律8

二、吸收系数8

三、吸光度的加合性9

四、影响紫外分光光度法准确度的因素9

第三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13

一、定性鉴别和纯度检测13

二、结构分析15

三、定量分析17

第2章 荧光分光光度法22

第一节 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22

一、荧光的产生22

二、荧光光谱22

三、荧光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的特征23

四、荧光与分子结构的关系24

第二节 荧光分光光度计简介26

第三节 荧光分析法27

一、荧光法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27

二、一般测定方法的建立27

第四节 荧光分析法的应用29

一、临床实验诊断29

二、药物检测30

三、药动学研究30

第3章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32

第一节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基本原理32

一、发生FRET的条件32

二、能量传递率的测定33

三、FRET的测量33

第二节 供体与受体的选择33

一、荧光蛋白34

二、传统有机染料34

三、镧系染料35

第三节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的应用35

一、研究生物大分子的功能35

二、研究生物大分子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35

三、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36

四、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36

五、细胞内物质的测定37

六、物质含量的测定37

七、应用量子点测定核酸含量38

第4章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41

第一节 核磁共振原理41

一、原子核自旋现象41

二、核磁共振现象41

三、弛豫过程42

第二节 1 H核磁共振提供信息与分子结构的关系42

一、化学位移42

二、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43

三、积分线44

四、化学位移与分子结构的关系45

第三节 自旋偶合与自旋裂分46

一、基本原理46

二、偶合常数46

三、偶合作用的一般规律47

四、质子的远程偶合48

第四节 核磁共振的测定48

一、主要组件48

二、仪器分类48

三、样品制备49

四、谱图解析49

第五节 13 C核磁共振50

第六节 二维核磁共振谱52

一、同核位移相关谱52

二、异核位移相关谱53

三、总相关谱53

第七节 核磁共振的应用53

一、推导有机化合物结构54

二、有机物定量分析54

三、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谱55

第5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56

第一节 概述56

一、主要特点56

二、色谱仪组成56

三、主要方法59

四、主要发展61

第二节 色谱法基本理论61

一、基本概念和术语61

二、塔板理论66

三、速率理论67

第三节 基本分析方法70

一、主要类型70

二、分析方法的建立72

三、标准曲线的建立73

四、色谱条件选择74

第四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77

一、在药学中的应用77

二、在医学中的应用78

三、在其他方面的应用79

第五节 制备型色谱的操作80

一、分离条件的选择80

二、上样80

三、检测80

四、馏分收集和再循环80

五、色谱置换81

第六节 超高效液相色谱的主要特点与应用81

一、主要特点81

二、主要应用82

第6章 毛细管电泳技术84

第一节 概述84

一、仪器组成84

二、电泳84

三、电渗85

四、分离效率和分离度85

第二节 毛细管电泳分离模式86

一、毛细管区带电泳86

二、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86

三、毛细管凝胶电泳86

四、毛细管等电聚焦87

五、毛细管等速电泳87

六、毛细管电色谱87

第三节 毛细管电泳硬件技术87

一、进样方法87

二、毛细管柱技术87

三、检测技术88

第四节 毛细管电泳在生物医药的应用90

一、化学药品分析90

二、生物大分子分析90

三、中药分析91

第7章 质谱分析技术93

第一节 概述93

一、发展简史93

二、质谱分析法的特点和用途93

第二节 质谱仪的工作原理94

一、分析原理94

二、主要离子源及其功能95

三、质量分析器的种类及其作用96

四、离子检测器和记录器98

五、质谱仪的主要性能指标98

六、质谱表示方式99

第三节 离子类型99

一、分子离子99

二、碎片离子100

三、重排离子100

四、放射性核素离子100

五、亚稳离子101

六、多电荷离子102

七、负离子102

第四节 裂解过程102

一、简单裂解102

二、重排裂解103

第五节 分子离子峰判断原则与分子式确定方法103

一、分子离子峰判断原则103

二、分子式确定方法104

第六节 质谱分析技术应用举例105

第8章 色谱联用技术108

第一节 气相色谱-红外光谱技术108

第二节 气相色谱-质谱技术108

一、概述108

二、研究应用109

三、质谱仪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10

四、GC-MS的操作方法111

第三节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113

一、概述113

二、基本流程和应用范围113

三、接口方式114

四、接口原理114

五、LC-MS对LC的要求116

六、分子量测定116

七、LC-HRMS的方法117

八、LC-MS/MS118

九、应用119

第四节 液相色谱-核磁共振联用技术120

一、主要特点120

二、应用120

第五节 液相色谱与其他技术的联用121

一、液相色谱-毛细管电色谱121

二、液相色谱-生物色谱法121

第9章 热分析技术124

第一节 概述124

一、热分析仪的结构和原理124

二、热分析方法分类125

第二节 热分析技术的应用126

一、药物特性研究126

二、药物制剂研究127

三、药物、辅料及包装材料质量检查128

四、中药材鉴别128

五、蛋白质变性检测129

第三节 热分析与其他技术联用129

一、键合药物的表征129

二、药物晶型研究129

三、药物热降解及稳定性研究129

四、新剂型和制剂新技术129

第10章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133

第一节 概述133

一、发展简史133

二、仪器设备133

三、基本原理134

四、荧光探针选择134

第二节 主要应用技术135

一、黏附细胞分选技术135

二、光漂白后的荧光恢复技术135

三、细胞激光显微外科及光陷阱技术135

四、笼锁化合物解笼锁-光活化技术135

五、活细胞生理信号动态监测技术135

第三节 在临床医疗上的应用137

一、肿瘤诊治137

二、眼科疾病诊治137

三、牙科疾病诊治137

四、其他常见疾病诊治138

第四节 在药学研究的应用138

一、药物制剂研究138

二、药动学研究138

三、药理学研究139

第11章 膜片钳技术141

第一节 概述141

一、发展简史141

二、基本原理141

三、研究进展142

第二节 膜片钳技术的主要记录模式142

一、细胞贴附模式143

二、膜内面向外模式143

三、膜外面向外模式143

四、常规全细胞模式和穿孔膜片模式143

第三节 在医学上的应用144

一、主要用途144

二、离子通道研究与发现145

三、心肌离子通道与药物作用研究145

四、生理与病理状态下离子通道研究145

五、单细胞形态与功能的关系研究146

六、药物作用机制研究146

七、心血管药理学研究146

八、药物创新研究与高通量筛选1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