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妇科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医妇科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29/31055077.jpg)
- 罗颂平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5894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49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65页
- 主题词:中医妇科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妇科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1
第一章 中医妇科学导论1
第一节 中医妇科学的定义与范围1
第二节 中医妇科学的源流与发展1
一、首重生殖,慎始终远2
二、理论奠基,专科初现2
三、专科设置,世界领先3
四、名医辈出,专著传世3
五、学术发展,医教并进4
第三节 学习中医妇科学的意义与方法5
第二章 女性生殖解剖与生理8
第一节 女性生殖脏器解剖8
一、胞宫8
二、阴道9
三、阴户、玉门10
四、阴器、毛际、交骨10
第二节 女性生殖生理10
一、月经生理与调节10
二、带下生理15
三、妊娠生理16
四、产育生理17
第三章 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21
第一节 妇科疾病的常见病因21
一、淫邪因素21
二、情志因素22
三、生活因素23
四、环境因素24
五、病理产物25
六、体质因素25
第二节 妇科疾病的主要病机26
一、脏腑功能失调26
二、气血失常28
三、冲任损伤29
第四章 妇科疾病的诊断概要31
第一节 妇科疾病的诊法、病历采集与分析31
一、妇科疾病的诊法31
二、病历采集与分析35
第二节 妇科疾病的辨证方法36
一、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和产后病的辨证要点37
二、妇科疾病脏腑病变的辨证要点37
三、妇科疾病气血病变的辨证要点39
第三节 妇科临证思维40
一、妇科血证40
二、妇科痛证41
第五章 妇科疾病的治法概要44
第一节 内治法44
一、调理脏腑44
二、调理气血46
三、调理奇经47
四、周期疗法48
第二节 外治法49
一、外阴熏洗49
二、阴道冲洗49
三、阴道纳药50
四、宫腔注入50
五、肛门导入50
六、外敷热熨50
七、药物离子导入51
八、针灸推拿51
第三节 心理治疗52
第四节 急证治疗53
一、血证53
二、痛证53
三、热证54
第六章 预防与保健57
第一节 月经期保健57
第二节 妊娠期保健57
第三节 产褥期保健58
第四节 哺乳期保健59
第五节 绝经前后保健59
各论61
第七章 月经病61
第一节 月经不调62
月经先期64
月经过多65
经期延长67
月经后期69
月经过少71
月经先后无定期73
第二节 经间期出血74
第三节 崩漏78
第四节 闭经87
第五节 痛经94
第六节 月经前后诸证100
经行乳房胀痛102
经行头痛102
经行感冒103
经行发热104
经行身痛105
经行眩晕105
经行口糜106
经行吐衄107
经行肿胀107
经行泄泻108
经行风疹块109
经行情志异常109
第七节 绝经前后诸证111
第八节 经断复来114
第九节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117
第八章 带下病122
第一节 带下过多122
第二节 带下过少128
第九章 妊娠病131
第一节 妊娠恶阻132
第二节 妊娠腹痛136
第三节 异位妊娠138
第四节 胎漏、胎动不安145
第五节 堕胎、小产149
第六节 胎死不下151
第七节 滑胎154
第八节 葡萄胎157
第九节 胎萎不长160
第十节 子肿、子晕、子痫163
子肿164
子晕166
子痫168
第十一节 子满170
第十二节 子悬172
第十三节 妊娠小便不通173
第十四节 子淋176
第十五节 子嗽179
第十六节 妊娠贫血181
第十七节 难产182
附:纠正胎位法185
第十章 产后病188
第一节 产后血晕189
第二节 产后痉证193
第三节 产后发热197
第四节 产后腹痛201
第五节 产后恶露不绝204
第六节 产后身痛207
第七节 产后自汗、盗汗211
第八节 产后大便难213
第九节 产后小便异常215
一、产后小便不通215
二、产后小便淋痛219
第十节 产后乳汁异常221
一、缺乳221
二、乳汁自出224
附:回乳226
第十一节 产后郁证227
第十二节 产后血劳229
第十一章 妇科杂病234
第一节 癥瘕234
第二节 盆腔炎性疾病239
一、急性盆腔炎240
二、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242
第三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246
第四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252
第五节 不孕症258
第六节 阴挺263
第七节 阴痒265
第八节 阴疮267
附论271
第十二章 女性生殖器官解剖271
第一节 骨盆与骨盆底271
一、骨盆271
二、骨盆底272
第二节 外生殖器与内生殖器273
一、外生殖器273
二、内生殖器274
第十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278
第一节 女性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278
一、胎儿期278
二、新生儿期278
三、儿童期278
四、青春期279
五、性成熟期279
六、绝经过渡期279
七、绝经后期279
第二节 月经周期的生理与调节280
一、月经及月经期的临床表现280
二、卵巢的功能及周期性变化280
三、子宫内膜及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283
四、月经周期的调节285
五、影响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内分泌腺和激素287
第十四章 正常妊娠289
第一节 妊娠生理289
一、胚胎形成与胎儿发育289
二、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其功能291
三、妊娠期母体的变化292
第二节 妊娠的诊断296
一、早期妊娠的诊断296
二、中、晚期妊娠的诊断297
三、胎姿势、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297
第三节 孕期用药299
一、药物对不同妊娠时期的影响299
二、妊娠期用药的一般原则299
三、妊娠期药物危险性分级299
第十五章 正常分娩303
第一节 影响分娩的四因素303
一、产力303
二、产道304
三、胎儿306
四、精神因素306
第二节 枕先露的分娩机制306
一、衔接306
二、下降306
三、俯屈307
四、内旋转307
五、仰伸307
六、复位和外旋转307
七、胎儿娩出307
第三节 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处理307
一、分娩的临床经过307
二、产程各期的临床经过、监护及处理308
第十六章 妇科检查与妇产科常用特殊检查313
第一节 妇科检查313
一、妇科检查的基本要求313
二、妇科检查的方法313
三、妇科检查的记录314
第二节 妇产科常用特殊检查315
一、生殖道细胞学检查315
二、生殖器官活组织检查317
三、输卵管通畅检查318
四、穿刺检查319
五、基础体温测定320
六、女性内分泌激素检查320
七、肿瘤标志物检查324
八、影像学检查325
第十七章 计划生育327
第一节 避孕327
一、工具避孕法327
二、药物避孕法328
三、其他避孕法331
第二节 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331
一、人工流产术331
二、药物流产333
第三节 绝育334
一、经腹输卵管结扎术334
二、经腹腔镜输卵管绝育术334
方剂汇编336
主要参考书目343